第277章 重啟 (續)(2 / 2)

作為發起戰役的一方,共和**方所獲得豐富經驗更不用說了。

幾乎徹底顛覆了共和國建軍以來的大部分戰術思想這是國防大學高級指揮研究部門給出來的結論。

海、陸兩部分先不說,支點戰役給共和國空軍帶來的衝擊是最大的,畢竟,現代常規戰爭製空權幾乎就是一切。

發揮製空權的重要因素,除了先進的戰鬥機之外,被譽為戰力放大器的加油機徹底征服了共和**方,長腿就是比短腿好,這條已經成了共和國空軍的鐵律。

不久前,北邊的地圖君來共和國推銷戰鬥機,麵對米格29的誘『惑』,除了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圍觀叫好,真正能說得上話的共和國內行大佬眼皮都沒撩一下,倒是參與談判的有不少人私下裏吐槽,就那米格小短腿還想出口給我們~,嘖嘖~

梁土豪的名言大長腿由於某種不明氣氛過濃並沒有人拿來借鑒,小短腿代指飛機航程短倒是被寧雷給活學活用了,以寧雷在共和國空軍的影響力而言,幾次脫口而出就足以造成流行風『潮』。

雖說共和國空軍移情別戀了,不過自家早年已經裝備的那上千架小短腿又不能扔了,加油機作為戰力放大器頓時成了空軍關注的新焦點。

為支點戰役急就章加工出爐的運八加油機,最多隻能服務兩架f14戰鬥機,而且預定加油的地點還不能超過f14航程的二分之一,作為戰鬥力放大器,隻能說比沒有強那麼一丟丟,空軍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放在了大型加油機上,而西飛作為共和國唯一一家具備研製大型軍機的廠所,受軍內影響也把大飛機這事兒重新提上日程。

九十年代共和國的軍事硬『性』需求開始由北向南轉變,第一目標從地麵的裝甲狂『潮』,空中的逆火風暴變成了大洋上的綜合航母戰鬥群。

這個位麵用f14戰鬥機打了兩仗的共和**方,更能體會到大洋上那無處不在的威脅,f14可以在距離航空母艦編隊600公裏以外的空域巡邏遊弋兩個小時。這是一個很可怕是數據,都不談作戰,共和國目前大批量裝備的殲五、殲六哪怕掛著副油箱,能在天上飛的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小時的,這仗怎麼打?

從紙麵的航程上計算,目前的共和國沒有任何國產現役戰鬥機能突破航空母艦編隊的防空圈,這意味著隻能挨打不能還手。

為了在這種極端不利的情況下維持海峽的製空權,共和國空軍搞出來了在整個九十年代知名的小批量、多批次、飽和起飛的空軍作戰戰術,試圖用源源不斷抵達預定戰場的飛機海,來維持空軍在戰區上的存在。

此時深刻知道f14戰鬥機『性』能的共和國空軍壓根就沒用爭奪製空權這個詞,而是用了一言難盡看起來比較無害的存在一詞,在寧雷主導的內部討論中,依托現有空中力量共和國壓根就無力爭奪海峽戰場的製空權,隻能把自己當做客場作戰,用源源不斷的飛機海來打斷太平洋對麵的飛行聯隊對本方登陸場的持續破壞。

哪怕是這種戰術,也麵臨著很大的問題,前線機場本身就數量有限,戰時的完好率更是堪憂,共和國空軍預定戰術的核心在於源源不斷,一旦前線機場被炸,隻能依靠內陸縱深機場起飛的戰機群在海峽上空維持的時間更短,力度更弱,屆時能否維持住在登陸部隊上空的存在都是兩說。

運八加油機在支點戰役中的成功應用給共和國空軍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運八加油機屬於特事特辦對共和國空軍目前的窘境沒有根本『性』的幫助,不過大型加油機可就不一樣了。

一家大型加油機可以支撐8架f14級別的戰鬥機加油補給,換成共和國現役的大批量殲五和殲六則能支持24架,這意味著哪怕不考慮地麵機場,隻要20架大型加油機,就足夠共和國空軍在海峽空域投入五百架戰鬥機,而海峽空域超音速戰鬥機飽和容量也就維持在五百架。

更何況大型加油機就是能跑路的機場,生存能力,戰術應用的靈活『性』更不是隻能原地挨揍的固定機場所能比擬的,如果共和國沒有加油機,第七艦隊的防空方向主力監控西方即可,如果共和國裝備了大型加油機,可以說三百六十度空域就沒了安全的地方,如果想維持住原本的安全級別艦隊隻能後撤,而艦隊後撤之後投入的空中力量強度自然就會發生下降。

因此,在寧雷的主導下,共和國空軍把提升自身戰鬥力的方向定義成兩條腿走路,一條是自研或引進f14級別的第三代戰鬥機,另一條則是搞大飛機,無論戰略運輸機還是大型加油機,都能即時放大共和國目前現有裝備的戰鬥力。

戰鬥機這事兒和西飛關係不大,北方大廠,西南大廠甚至南方大廠都有研發下一代戰鬥機的能力,不過大飛機這條線這事兒就隻能指望西飛這根獨苗了。

在貝爾法斯特沒『露』頭那會兒,西飛內部雖然也有立項大飛機的聲音,不過由於自研的難度太高,哪怕空軍有需求立項的呼聲也不算強烈,貝爾法斯特的橫空出世則改變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