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陸老爹很是采買了幾樣好茶和點心,帶著兒女去了陸謙的落腳之地,拜會老院長。
老院長是個博學又和藹之人,居然同陸老爹一見如故,兩人喝著茶,吃著點心,說道日上當空也沒罷休的意思。
小米無奈,趕緊張羅了一桌兒酒席。
老院長這些日子可是沒少得小米的吃食,自然少不了誇讚一番。他也是精明之人,陸家和皇家之事,京都傳的是沸沸揚揚,他如何會不知道。但言談間,老人家卻是沒有半點兒諂媚,完全當小米是家中小輩兒,親近又和藹,倒是讓小米一家人待他更尊敬了。
程子恒和劉不器,原本因為小米即將轉變的身份,稍微有些拘謹,但被小米左一句“劉大哥”,右一句“程大哥”喊下來,慢慢也就放開了,倒是狠狠點了幾個愛吃的菜色。
小院裏這般其樂融融,倒是完全不知道外邊的京都已經吵得是沸反盈天。
昨夜鎮南侯用金牌敲開了京都的大門,帶了親衛快馬出城,就已經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結果今日一早鐵夫人也是出了城,那些全副武裝的親衛,就是瞎子也認得出來。
於是就有人猜測是不是西南又有蠻族作亂,不等這話傳開,正午時候西市口卻是擺了刑場。
一道聖旨高唱了足足半個時辰,身世離奇的二皇子,蘇家老少幾十口,外加幾個蘇丞相一係的鐵杆官員,還有拜火教百餘號都坐了刀下鬼。
西市口血流成河,嚇得所有人都白了臉色。
當然這臉色也不隻是為了殺幾個該死之人,實在是聖旨的內容太過驚悚。
原來當年東海的瘟疫,死傷兩萬百姓,不是瘟疫,是拜火教引動的神罰!
原來當年皇後娘娘不是病逝,是被拜火教毒害而亡!
原來陸家姑娘不是拜火教的聖女,是拜火教為了重複舊日計謀,故意扔出的誘餌。隻等著除掉太子心愛的女子,再把拜火教教主收過房的神使捧上未來皇後的位置,企圖掌控大元!
原來先前那場謀奪皇位的慘劇,也是出自拜火教的謀劃…
這簡直是山高海深一樣的仇恨啊!
既然朝廷已經找到了拜火教的致命之處,決定出征東海,那就徹底把拜火教碾平!
整個京都都轟動了,無數學子上了街,無處可以發泄憤怒,就聚集到了酒樓茶樓,無數戰詩鬥詞,雪花一般飛了出去。
無數商賈叫囂著捐銀子捐東西,無數兵卒開始擦抹刀箭…
整個大元,從未有過如此齊心的時刻,隻因為拜火教欺大元太甚。
兩萬性命,皇後性命,顛覆皇權,他們把大元看成什麼了,隨便捏斷脖子的雞鴨不成?
若是不把拜火教除掉,怕是他們哪日抽起風來,多發動幾次神罰,大元就半條人命都不剩了!
郭叔正好領了一眾後生們溜達到西市,即便他們每年都要進山狩獵,手下也不是沒沾過血腥,但如此人頭滾滾,還是驚了一跳。
待得聽說拜火教樁樁件件罪惡,想起陸家事,人人都是恨不得立刻報名,跟隨大軍去鏟平逍遙島。
晚上,眾人直接回了小莊,見到了陸老爹父子,還有不放心父兄跟來的小米,就把這事說了一遍。
小莊裏不如侯府裏房子寬敞,英武大氣,但好在院子不小,如今又是初夏時節,吹來的風都是暖的。
飯桌直接放在院子裏,眾人團團圍坐了,也很是舒坦。
不同於侯府的山珍海味,長條木桌上放了大盤的發芽蔥,各色翠綠的小青菜,配了肉醬,還有城裏買來的烤雞撕成條,卷上烙的薄薄的麵餅,金黃色的小米粥。
眾人吃的是腮幫子都塞得同秋日屯糧的鬆鼠一般,人多好吃飯,小米也跟著吃得有些撐。
李五爺和陸老爹,郭大叔,畢三叔喝了兩碗老酒,臉色都有些透紅,耳裏聽著後生們意氣風發,高談闊論,好似隻要他們上了戰場,立刻就能殺敵無數,封侯拜將,於是都是有些猶豫。
老熊嶺上十八家,總共才一百口,實在算不得人多。後生更是家家戶戶的眼珠子,畢竟指望他們傳宗接代,接過家裏以後的生計日子呢。
若是讓他們去東海吧,萬一有個折損,不論是哪家的孩子,老熊嶺上下都是不好過啊。
但若是攔著他們吧,又沒什麼好理由。
倒是小米猜的幾個長輩心思,待得拾掇了桌子,送上茶水時候就笑嘻嘻插話兒道。
“封大哥說,怕是不會另外在募兵呢,因為東海侯那裏有些準備,鐵大哥又回西南調兵五萬,一個小小的逍遙島的,彈丸之地,怎麼都夠用了。”
“啊,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