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風波(六)(1 / 2)

6謙風塵仆仆進了院門,一見老父親迎在門口,直接就跪了下來。

“爹,不孝兒子回來了。”

所謂父母在,不遠遊。他一走就是三年,雖然知道妹妹孝順,家裏也不缺銀錢衣食,但他依舊可以說是不孝。畢竟沒有在老父親身邊,端茶倒水,伺候衣食。

“快起來,起來,地上涼。你出門是為了大元盡忠,又不是出去玩了,不需要愧對任何人。再說,我身體康健,能走能跳,不必你們惦記。”

6老爹親手扶了兒子,若說閨女是他一輩子放不下的牽掛,那6謙這個小兒子就是他的驕傲了。不但繼承了他讀書的天分,一路科考點了探花,如今更是完成了他年輕時候走遍大元的夢想,自然怎麼看怎麼順眼,怎麼歡喜。

“是啊,三少爺快進屋吧,一路辛苦,趕緊歇歇。”

陳信也是上前勸說,6謙又同他見禮,“陳大哥,怎麼還如此客套,喚我德敬就好。本就一家人,平日又多有勞煩你照顧家裏,還沒同陳大哥道謝呢。”

陳信趕緊擺手,“哎呀,都是應該的,你也說了都是一家人。”

他嘴上這麼說著,臉上卻是笑的更親近了三分。

三人回身進了書房,很快茶水點心就端了上來。6謙強自忍耐著心裏的急迫,笑著答了老爹的問話,簡單說了說路上的風土人情之類,聽得6老爹心生向往。

到底他還沒讀書讀傻了,問了幾句,就拿了一本書起身,“你們也知道我不擅長這些謀劃算計,小米這事,你們拿主意吧。不過,若是小米在宮裏受了委屈,那個皇後不做也罷。家裏還收著先帝的遺旨呢,讓她帶著孩子,咱們一起回老熊嶺去。”

“好,爹,這事您老放寬心。一來,小米那個脾氣不是好欺負的,二來皇上也是百般維護,說不定過幾日這事就解決了。”

陳信起身送了老爹,低聲勸慰。

這話倒是對了6老爹的心思,歎氣道,“他若是對你妹妹不好,我早就帶你妹妹回老熊嶺了。就是讀書,這京都也不如老熊嶺安靜闊氣。”

待得送了6老爹回來,6謙才鬆了一口氣,抬手喝幹杯子裏茶水,正色問陳信,“陳大哥,我路上就聽了幾句閑話兒,勞煩你仔細同我說說。”

“好,你別急。”

陳信也沒耽擱,仔仔細細把事情前後說了一遍,末了又道,“娘娘送了消息出來,囑咐我們不要輕舉妄動,一切有皇上呢。另外看好門戶,別讓有心人鑽了空子。”

6謙皺著眉頭,點頭不已,“娘娘可說,皇上…”

陳信會意,猜測6謙是惦記皇上不肯保護娘娘,於是就道,“放心,皇上還是一如既往的對奶娘體貼寵愛。年初時候又駁了選妃的奏折,而且選了兩位大學士,給大皇子和二皇子開蒙了。”

“那就好,這事容我想想,明日上朝,我自有應對。”

6謙眼底閃過一抹冷意,襯得他神色都多了三分嚴肅,褪去了翩翩公子的無害模樣,倒是讓陳信想起了他這三年的觀風使做下來,大小官員落馬十幾個,都是他的功勞。

若是沒點兒手段,也不會如此功勳累累。

“好,但凡我能幫得上的,一定吩咐下來。”

陳信趕緊應聲,6謙笑起來,好似方才的冷酷是錯覺一般,“陳大哥放心,需要勞煩你的地方很多。我們6家雖然不如那些世家大族,但到底也不是隨便都可以踩一腳的小門戶。小米護了家裏這麼久,也該輪到我們做一次她的後盾了。”

“是啊,國公府不欺人,可也不能容忍別人欺負到頭上。”

兩人又說了幾句,天色黑透,陳信就告辭了。

待得回到家裏,妻子馬氏已經等候多時了,見他進屋趕緊上前伺候他換了衣衫,洗了手臉,末了問道,“國公爺可定了章程,到底這事要怎麼辦啊?還有娘娘,可有吩咐?”

陳信忍不住好笑,疲憊的揉揉眉心,眼見丫鬟上了飯菜,盡皆擺上小炕桌兒,這才揮揮手攆人,末了招呼妻子一起吃。

“娘娘有消息送出來,要咱們不要輕舉妄動,一切有皇上做主呢。侯府那裏,鐵夫人和侯爺都不在,我心裏惦記是回事,就去了國公府。你也不是不知道,國公爺被娘娘照料的太好,根本不擅長這些。倒是三少爺碰巧趕回來了,同我說了幾句。我瞧著,三少爺怕是要威了。”

“威?”

馮氏手裏給夫君夾著菜,臉上帶了驚喜,“照我說,6家也該威了,否則這京都人人都以為國公府好欺負呢。娘娘平日裏常把生意的紅利分出來,造橋鋪路,供給慈濟院那些孤寡。這些年,善事做了多少,就是宮裏,吃穿用度都一減再減。結果呢,這些人不但不感激,反倒用這麼陰損的手段,攀誣娘娘。實在是可恨,要我說啊,砍了他們的腦袋,讓有心人都長長記性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