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們一聽到炒作這二個字就反感。
這些年稍微好些了,大家對“炒作”漸漸司空見慣。從理性的角度,也許一部分人能理解娛樂圈或者新聞刻意炒作的行徑;但在感情上,大多數網友們並不樂見“炒作”——
誰喜歡被人牽著鼻子走,繞了一大圈,到頭來發現自己被耍了?
既然有網友提出假設——所謂的“戀情曝光”可能是炒作宣傳的手段,有的人相信,也有的人不相信。
網友們議論的角度從“是不是真的在交往”轉移到“是不是在炒作”。
有網友給出了新電影幾位負責人的微博地址,比如說導演、監製、製片主任……沒過多長時間,某位網友在帖子裏po了自己發私信詢問的截圖。
“支持,坐等片方的解釋。”
“傻了吧,片方如果真的弄出如此low的宣傳手段,你跑去問,他們會承認嗎?”
不看好的人數居多。
在私信發出去大半天,大家都認定片方鐵定不會做出任何回應的時候,一位記者聯絡上了正在某地機場候機的導演王睿以及監製等人,他們給出的答複令媒體和網友大吃一驚。
“照片?”王睿擰著眉,看了一眼記者,“什麼照片?”
旁邊有人遞上手機,低聲說:“王導,就是這個,您看看……”
監製等人湊過來一起看,看完之後,負責統籌的劉姐哈哈大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她拿過手機問記者:“這是打哪兒來的?嗨,沒想到那天試鏡竟然還有媒體朋友過來。”
試鏡?記者一頭霧水。
見他不甚明白,劉姐耐心為對方解釋原委:“我們這次拍的戲啊,裏頭有一部分內容要用到替身。陸陸續續見了好幾撥替身演員,王導他都不是特別滿意。前不久,王導和司先生一塊兒過去試鏡,正好見著一位替身,從背影看著特別像電影女主角的扮演者明一湄,把司先生都給唬住了,他上前拉住對方詢問怎麼能演得這麼像……”
王睿板著臉,低聲訓斥:“說那麼多幹什麼,反正就那麼一回事,記者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們解釋有用嗎?”
記者賠笑了幾聲,站在那兒特別尷尬,總覺得劇組這幾位看自己的眼神不太友善。
想來也怪不得他們,照片本來就拍得不甚清晰,隻拍到了司懷安的側臉,照片中的女孩全都隻有一個身穿運動服的背影,發型打扮與飲料廣告裏的明一湄如出一轍。
而且那兩人也沒做什麼親密的舉動,反而看上去像是發生了什麼爭執。
硬要用這樣的照片來證明司懷安和“明一湄”正在談戀愛,似乎欠了一些說服力。
這位好不容易才搶先跟劇組進行接觸的記者,拿著錄音筆想了半天,最後有一位自稱是電影投資方的人找來,與他一番密談,又塞了什麼東西到記者手裏,記者捏了捏,臉上現出會意的笑容。
他回去之後加班加點趕出一篇稿子,給總編審核通過之後,第一時間發到網上。
“……據悉,這位被導演王睿選中的替身演員是一名y姓女子,她將在王睿執導的新片《自愈(暫定名)》中出演。為了進一步了解她與司懷安之間的關係,記者連夜聯係到某演藝公司負責人b先生,b先生拒絕透露更多訊息,表示他們隻負責為演員安排工作上的事,對y姓替身演員感情生活完全不了解。”
放下平板電腦,明一湄不讚同的目光投向正躺在躺在葡萄架子下的司懷安,他手裏捧著一卷知名學者的手稿,津津有味地讀著,感覺到她的視線,司懷安唇畔帶起淡淡的笑意。
“盯著我做什麼?”
對他做個鬼臉,明一湄哼了哼,把平板轉過去,屏幕對著他:“喏,這個剛出爐的報道是怎麼回事?”
“什麼?”司懷安放下手裏的書卷,將平板接過去,他一目十行地迅速瀏覽了一下大致內容,笑了笑,把平板還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