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緹莉西亞撐著椅子的扶手站起來,昂頭的動作如白天鵝伸頸般優雅,“那麼,謝謝你了。”
“唔?”偏過頭,靆散遮眨眨眼,隨即笑了起來,“不用客氣。”
“我也是,謝謝了。”穗波也跟著站了起來,對她行了一禮。
“不用不用。”靆散遮往後退了兩步,有些不習慣的說道,“隻是舉手之勞而已。”
“在逗留英國的期間,歡迎你來我家作客。”安緹莉西亞緊接著報了一串地址,在靆散遮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就有些不滿的說道,“怎麼還不記下來!”
“啊......啊啊......”滴著汗,靆散遮從口袋裏拿出同樣沒有被雨水打濕的倫敦地圖,找到她所說的名為斯拉烏的一個地方畫了個圈。
安緹莉西亞再度報了個地址,然後別扭的說道,“我在倫敦不會待很久,你就這兩天過來吧。”
這一番疑似命令的口氣讓本來在速記地址的靆散遮不禁有些目瞪口呆。
“聽到沒有!”
“......啊?哦哦......”氣勢沒人強的靆散遮連連點頭,並再三保證一定會在兩天之內上門拜訪,安緹莉西亞才終於放過她,讓她跟著影崎離開。
“安緹。你這麼做會不會太......”失笑的問向曾經和自己一起在『學院』學習過的少女,穗波有些無奈的說道,“奧爾德賓會生氣的吧。”
“沒關係。我不介意。”金發少女有些虛弱的重新坐回了位子上。因為剛才靆散遮的幫助,她身上承受的咒波汙染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接下來隻要上點藥就可以了。
“......”你是不介意看戲吧......
同樣也因為大蛇的緣故而承受了極大的咒波汙染的穗波也坐了下來,在位子上無奈的歎氣。隻是她的全身仍舊緊繃,直到名為達留斯·利維的男人離開後,才漸漸放鬆。
另一邊,靆散遮在影崎的帶路下,一路禹步來到了下車的地方。
不知是否為錯覺,在踏回起點的刹那,整個倫敦仿佛幹淨了不少。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三更,然後這裏又引用了很多(擦汗)
唔......感謝秋院野唱的地雷~
2011-02-04/5
小修一下重要BUG
2011-02-06 淩晨
禹步
禹步是道士在禱神儀禮中常用的一種步法動作。傳為夏禹所創,故稱禹步。因其步法依北鬥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轉折,宛如踏在罡星鬥宿之上,又稱“步罡踏鬥”。
葛洪《抱樸子內篇·登涉》引《遁甲中經》曰:“往山林中,當以左手取青龍上草,折半置逢星下,曆明堂入太陰中,禹步而行”,可辟“百邪虎狼”。“又禹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後,次複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並,是一步也。次複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從左足並,是二步也。次複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並,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畢矣。”
其《仙藥》篇又記禹步法曰:“前舉左,右過左,左就右。次舉右,左過右,右就左。次舉右,右過左,左就右。如此三步,當滿二丈一尺,後有九跡。”
《雲笈七簽》卷六十一《服五方靈氣法》記服氣時所行之禹步,雲:“諸步綱起於三步九跡,是謂禹步。……其法先舉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後,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腳橫直,互相承如丁字,所以象陰陽之會也。
《太上除三屍九蟲保生經》又記以禹步配合服氣滅三屍,其法為:閉氣,先前左足,次前右足,以左足並右足,為三步。
據《洞神八帝元變經·禹步致靈》說,自夏禹創禹步以來,後人“推演百端”,“觸類長之,便成九十餘條種,舉足不同,咒頌各異。”
南宋後諸符籙派多以內煉配合符法,施行禹步時,亦強調配合內氣。路時中《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九《三五步罡品》雲:“夫步罡者,飛天之精,躡地之靈,運人之真,使三才合德,九氣齊並,……九步象九靈萬罡之祖也。”“凡步星之際,先運出三元五行之神,然後躡履也。”
引用資料
——出自《魔法使派遣會社》第十一卷
“…………”
保持著沉默。
停止了呼吸。
注視著蛇的牙齒。
影崎“咚”地把自己的腳踏落在地板上。
光是這樣而已。
既不需要做什麼誇張的動作,也不需要什麼煞有介事的觸煤。
瞬間——世界被扭曲了。
“什麼……!”
梅爾吉奧雷知道這種異常。
他知道這樣的異端。
也知道這樣的異形。
整個廣闊的世界,都收束在影崎踏下的一腳之中了。
影崎剛才說已經繞了一周的這整座倫敦城,在影崎足跡的牽引下,其咒力形態已經被強行扭曲了。那過分強烈的重力,就好像能夠扭曲空間的黑洞一樣,影崎的一腳就把整個世界扭曲了。
“——如果是聖人的話,其走過的足跡也充滿了神秘。這是中國古代的某個國王的故事,你知道嗎?”
達留斯平靜地說道。
“…………”
當然,梅爾吉奧雷也同樣知道。
身為魔法師的話,大部分的人都應該會知道吧。
在誕生於東洋的魔術中,有一種被稱為禹步的技法。這是根據古代的天子·禹王的走路方式創造出來的,在《抱樸子》或者其他史書上也有記載的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