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子是鄉村遠去的沉重符號,那時每個村有好幾處輾房,聽父親說,光我們水坑自然村就有兩處。其中一處叫輾子跟,我還有記憶。輾子有畜力拉和人力推兩種。所謂畜力就是牛拉,有時人牽著牛韁繩趕,人不在時蒙住牛的雙眼,這樣牛以為人在邊上,就一直圍著輾子轉。輾子一角,還有一腳踏的石搗臼,也是用來搗穀的,人必須登上去,雙手扶住梁,再前一腳後一腳地搗穀,不過隻有少量穀子時才用搗臼。做醬油,一般是用豆瓣做的,俗稱豆瓣醬,煮熟至糊狀後,晾在陰處,待發酵長毛後,再拌上鹽水,鹽水要很鹹,標準是鹽湯調好後放個鴨蛋,蛋浮著不下沉方可。接著就將拌好的豆瓣醬拿出去曬太陽,期間還需用筷子攪拌,反複如此,直至曬成紫色。搓草繩,多用早稻草,因為早稻草比晚稻草軟,搓繩前在稻草上噴水,再用木榔頭敲幾下,使稻草更軟,以便於搓繩。草繩除了自用外,還可以賣給供銷社。年幼時,我也搓過繩,不過我搓的草繩粗細不勻,也不結實,隻能自用,供銷社是不會要的。從前鄉村人家,家家有一兩缸鹹齏,叫“長下飯”。醃鹹齏,需要踩,俗稱“鬧鹹齏”,這可苦了小男孩,因為女孩子是不允許上缸的。在我家,母親將雪裏蕻菜曬癟洗淨後,就準備好一口缸,放一層菜灑一層鹽,全部弄好後,叫我待在缸裏一遍遍“鬧(踩)”。一缸菜往往要踩幾個小時,單調乏味,腳也酸了,有時腳上有傷口,真是生生地痛。醃鹹齏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到最後要“鬧”出水分來,這樣才結實,醃出的鹹齏質量才好。十天左右,再翻出來重新鬧一遍,叫“刨鹹齏”。所以,年幼時每當聽說要鹽鹹齏,我就怕兮兮的。而刮潭和戽魚,則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玩的。刮潭往往在溪裏,溪水小時,在積潭處用泥土圍成小壩,並將上遊來的水用邊渠彙出,四五個小夥伴用破臉盆或木桶,輪著將潭中水刮出“壩”外,待水幹時,潭中的鯽魚、泥鰍、鯰魚,甚至黃鱔或鰻,束手就擒。鯽魚有時很狡猾,裝死鑽在糊泥中,俗稱“差泥”,所以有泥漿的地方,我們用雙手翻一遍糊泥,鑽在泥中的魚也逃不過我們的雙手。最後我們把收獲的魚貨按參加刮潭的人數分成幾份,大家帶著“戰利品”開心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