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專題 虐待動物行為(1 / 1)

兒童行為專題 虐待動物行為

成成上了小學之後,越來越活潑好動。據老師對成成家長所說,成成下了課,就和同學們在操場上瘋玩、瘋鬧,沒有一刻消停的時候。上課時,雖然成成也努力地認真聽講,可是,還是忍不住動動這個男同學的鉛筆盒,弄弄那個女同學的小辮子。成成的時間表排得比爸爸的工作還要滿。上學、寫作業,然後上鋼琴班,回到家裏,練琴半個小時,再畫一幅畫。周六、周日,要去上武術班。成成經常覺得自己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那天爸爸把成成叫到身邊,和他談起他在學校的表現時,成成嚇了一跳。“以後在學校,要安靜一些,”成成爸嚴肅地對他說,“老師都說了,你太鬧了。”“我沒有!”成成馬上反駁。“有就是有,老師還會撒謊?”成成爸的臉沉了下來,“以後注意。”成成感到很委屈,可是,這種委屈卻不能向任何人申訴,隻好把委屈壓在了心裏,在學校盡量讓自己安靜下來。

老師開始時常表揚他,說他現在的表現越來越好了。聽到老師的鼓勵,成成感到很開心,但心裏卻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看到牆壁,就想在牆上狠狠地打上一拳。那天,成成爸帶著成成到一位同事家裏玩。那個叔叔家裏養了隻波斯貓,憨憨的圓臉,潔白的毛,要多可愛有多可愛。成成對這隻貓產生了興趣,一直追著它玩。那位叔叔見他喜歡貓,就讓他和貓去玩,自己和成成爸坐在客廳裏聊天。忽然,他們聽到那隻波斯貓發出驚恐的尖叫聲。成成爸和那位叔叔連忙起身,跑到隔壁房間。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驚呆了:成成手裏拿著剪刀,把那隻貓的耳朵尖剪下一塊,還抓著貓尾巴準備再下手。那隻貓尖叫著。成成爸連忙衝過去,把成成手裏的波斯貓放掉。那天,成成爸鄭重地向同事道歉,並要成成也道了歉。因為成成還小,那位同事也不好說什麼,背著成成,他對成成爸說,要好好管教成成,現在他就這麼殘忍,以後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

回到家裏,成成爸狠狠地打了成成,要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成成寫下了保證書,保證以後再也不會虐待小動物。然而,沒過多久,就又有鄰居向成成爸告狀,說成成打斷了他家的貓腿,或者把貓身上的毛剪得七零八落……

問題22 寶寶好“虐待”怎麼辦?

糾正孩子虐待小動物的“怪癖”,建議家長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1.查找造成這種不良行為的原因。分析是哪種壓力造成的,然後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去減輕、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對孩子加強愛心教育。講述小動物的可愛及動物對人的有益之處,引導孩子友善地對待它們,激發孩子對小動物的熱愛和同情心。對孩子多些關心和愛護,不僅表現在物質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如關注孩子學習方麵的困難、同學之間的交往、個性發展的需要等等,隻有沐浴在友愛的陽光裏,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長。

3.適當使用獎懲手段,矯正不良行為。對少數虐待動物成“癖”的孩子,可以給予批評教育,使他們明確認識自己的錯誤。有的孩子虐待小動物,是想用恃強淩弱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能力,對此心理應從嚴教育。要獎懲分明,在使用懲罰時,要首先使孩子明白為什麼受懲罰。

問題23 孩子總是說謊怎麼辦?

一般來說孩子說謊有兩種原因:一種是為了逃避懲罰,如不小心弄壞東西、學習成績沒達到父母的要求等。遇到這種情況,如果父母不問青紅皂白一味斥責孩子,會促使他們形成說謊的習慣,這種說謊的嚴重性較輕。另一種說謊是為了獲益,如為了得到家長的獎勵、表揚而說謊,孩子從偶爾一次的說謊中獲得了好處,漸漸形成習慣,說謊成為他待人接物的一種方式,成了他性格的一部分,這就比較嚴重了。隨著他年齡的增長,他的人格可能會逐漸往自私自利、追求享樂、愛慕虛榮、投機取巧的方向發展,成年之後就成為一種病態的人格。所以,對待孩子說謊,應該查明他說謊的動機,區分情況予以對待。特別重要的是,要使孩子形成“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的認識和“說謊不會有好結果”的真實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