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發育專題 孤獨症
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一個男孩進入心理谘詢診室。男孩長得很漂亮,白白的皮膚,大大的眼睛。可是這個男孩怎麼也不肯走到醫生的麵前,一會兒在原地打轉,一會兒去撥弄牆上的開關,還不停自言自語。醫生聽不清楚他在講什麼,喊他的名字,也沒有反應;醫生蹲下來拉住他的手,但他的目光迅速避開了醫生。
據媽媽介紹,男孩叫陽陽,已經3歲了,生下來的時候一切正常,由於爸爸媽媽出國,一直由外婆照顧。他1周歲時開始學說話,會叫“媽媽”,但現在已經3歲了,講話好像一點沒有進步。而且他性格孤僻,在小區裏不會與同齡小孩一起玩,在家裏對父母長輩也不親熱。他特別喜歡玩圓形的東西,一個礦泉水瓶蓋可以玩上好幾天,不愛看動畫片,但一有廣告插播,就盯著電視機一動不動地看。媽媽覺得陽陽的表現同網上有關自閉症的描述非常相似,所以來醫院確診。
醫生經檢查分析後,給陽陽作出廣泛發育障礙、孤獨症的診斷。
問題78 什麼是孤獨症?什麼是廣泛發育障礙?
孤獨症就是平常老百姓俗稱的自閉症。以前認為孤獨症非常少見,兒童患病僅為萬分之二到五,但近年來發現,包括孤獨症在內的廣泛發育障礙在兒童中患病率達到了1/150。同時,由於孤獨症的致殘率較高,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目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專門設立了“孤獨症日”,開展了“陽光寶寶”等行動,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愛孤獨症患兒。
孤獨症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能力和言語交流能力有明顯的損害,這種損害一般在3歲之前已經出現,診斷標準上特別強調了“具有質的損害”,說明並非正常發育範圍內的延遲,也並不是因為和其他人缺少交往機會引起的。
患兒的表現:與父母缺少眼神交流,不會注視父母;饑餓、疼痛或不舒服時,不會向他人尋求幫助,顯得較為孤獨;言語發育停滯,有的甚至倒退,如已經學會了叫“媽媽”,生病後不會叫媽媽,有些患兒表現模仿別人的語言,如問“你叫什麼名字”,回答同樣是“你叫什麼名字”,分不清“你”、“我”、“他”;有些患兒自言自語,如反複背誦廣告詞;除了言語交流的障礙以外,患兒也不會用打手勢的非言語方式與其他人交流。
孤獨症另一個主要的表現為興趣狹窄、行為刻板單調,如案例中陽陽反複玩瓶蓋,轉圈,不愛看一般的兒童電視節目,而是專注於廣告節目。部分孤獨症患兒還有智力低下、癲癇等並發症。
廣泛發育障礙是指具有或部分具有孤獨症特征的一組疾病,包括孤獨症、Asperger綜合征、非典型孤獨症、Rett綜合征及童年瓦解性障礙,以前三種相對常見。Asperger綜合征表現為社交障礙與行為刻板較明顯,而言語能力與智力損害較輕。
問題79 為什麼會得孤獨症?
孤獨症的病因至今不明。各方麵的研究表明:它主要與遺傳因素、媽媽孕期病毒感染、毒素影響等生物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雙胞胎中一個患了孤獨症,另一個患病的可能性也較高。有些孤獨症兒童還常常伴有其他的遺傳性疾病。
有研究發現:孤獨症患兒的媽媽在懷孕期間有過病毒感染的比例較高;而以往認為社會心理因素對該病的發病也有很大關聯,認為孤獨症患兒的父母傾向個性孤僻、感情冷漠,但現在認為這種說法沒有充分的根據。當然,這些因素與孤獨症的預後還是有一定關係的,個性健康的父母,對孤獨症患兒的治療效果肯定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