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信步太白道 在威海過生活
這是我們一家三代第一次長距離的自駕遊。頭一天在江蘇大豐過夜,第二天去青島,第三天就到了威海。
威海的住處,我們已經在網上預先訂好了,是私人套房出租。房東陪同我們沿文化路過去,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是一片金色的海灘,旁邊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仁泰度假花園”。
我們租用的是一套兩室兩廳兩衛的房子,房內有床有被有枕,有沙發有餐桌有椅子,有空調有電視有網線,有冰箱有熱水器有煤氣灶,有鍋有碗碟有電飯煲有開水壺……總之,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我們隻要買些油鹽醬醋之類,就可以自己開夥了。
我們把行李安頓好後,上超市把晚飯要用的東西都買齊了。回來路上,又一次看到了小區門前的海灘,於是我們把車停在路邊,先下海去了。
威海地處山東半島的最東北端,三麵環海,是親近大海的最好去處。我們來自東海之濱,對海並不陌生,但是,家鄉的海水是渾黃的,這裏的海水很清澈;家鄉的海灘多泥塗,這裏是軟軟的沙灘。這裏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感受。這個海灘叫“金沙灘”。沙灘左邊有一座小山,露出一些浸在水中的礁石;朝右邊看去,一直向遠處,都是曲曲折折的海岸及岸下的沙灘。退潮後,沙灘顯得更寬。遠方的海麵上有一些小漁船。這麼大的灘塗,卻並沒有許多人在玩,與昨天在青島棧橋看到的擁擠情景完全相反。三三兩兩的人群自由自在地讓赤腳與細沙親近,隨意地任海浪衝擊雙腿,撿幾片被浪打碎的海帶仔細觀察,輕輕翻動沙中的小石塊尋找小動物……所有的事,你都可以不慌不忙地做,正如毛澤東在詩中寫的——今日得寬餘。
很意外的,我在一個小水潭裏發現了一隻海星。我驚喜地把它撿起來放在掌上,它居然還在輕輕蠕動,是活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並捉到活的海星。我叫家人都過來看,同時,我把它放在沙灘上,為它拍“寫真”。附近的幾位遊人看到了,也紛紛過來,拿起照相機拍照。等要拍照的人都拍完了,我把它拿起來,放到一個大塑料盒子裏,不時地看看它,看它有時翻過身去,有時又轉過來。
為了給它創造更加自然的環境,外孫又為它找來幾塊小石頭,幾片小貝殼,再浮上幾片碎海帶,就像水中漂著的水草。不過,外孫又想到,它會不會想家呢?所以,我們回住處之前,又把它放回了海水中。
回來就做晚飯。客居外地卻能自己做飯,又有一種異樣的感覺。人人動手,洗菜的,切菜的,掌勺的,燒水的,洗碗的,各司其職。不一會兒,就可以開飯了。家常菜,不能算美味佳肴,但是很入味。
飯後,時間還早,又去沙灘。這時沙灘上的人比下午要多了一點,但總體上還是三三兩兩的。其實在以前,我也曾在海南、廈門和大連等地看過碧海和沙灘,但那時都是特地從住處往景點去看,而現在卻在家門口就可以看到。這裏沒有汽車的噪聲和尾氣,連潮水也是在不知不覺中上漲的,我們任晚風吹拂,憑微浪拍擊,隻覺閑適恬靜。直到岸上樓房裏燈火通明、海中漁船上也亮起點點漁火時,我們才回屋來,就像乘涼之後回房,絲毫沒有旅途勞頓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