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遙聞深巷木屐聲 “看”“呆”與“犯關”(1 / 1)

第四輯 遙聞深巷木屐聲 “看”“呆”與“犯關”

“今天這碗筍味道犯關好嘞,這三個孩子都看要吃嘞。”把這話放在外地的報紙上,人們一定看不懂。因為這句話中用了兩個典型的寧波方言詞——“犯關”和“看”。

普通話的程度副詞中表示程度高的有“很”“十分”和“非常”等詞,用我們寧波話來說,也許應該是“蠻”“交關”等。“這電影蠻好看。”“昨天我們來到一個交關繁華的城市。”這裏的“蠻”和“交關”,不都可以用“很”“十分”或“非常”來代替嗎?還有一個副詞“極”,一般是作補語用的,如“漂亮極了”這句話,寧波話怎麼講?“漂亮足了!”對,所以這個“極”字,在寧波話中,應該可以用“足”來代替了。

但寧波話裏,還有幾個程度副詞,在普通話中卻找不到對應的詞。你知道是哪幾個詞嗎?是“看”“呆”和 “犯關”。當然,這是指這三個詞在作副詞的時候。

必須舉例來說明。

“我今天買了一件衣服,看便宜嘞。”這話,隻有寧波人能聽懂。因為這裏的那個“看”字,並不是動詞,而是副詞。什麼意思?是指程度高。也就是說,“看便宜”大概就是“非常便宜”的意思。

這樣一來,有人就說了:“那你應該把這個‘看’同前麵說的‘蠻’‘交關’放在一起嘛。”不行,因為它們並不完全一樣。

首先是程度上不一樣。雖然都是表示程度高,但是,在感覺上,“看好”比“交關好”更好一點。但與“好足了”又不一樣,因為如果是“好足了”,就是好到極點了,而“看好”還不能算好到極點。它是介於“非常好”與“好極了”之間的。

其次是語氣上不一樣。說“交關好”隻是一般的陳述語氣,而“看好”後麵總是要加一個“嘞”字,組成“看好嘞”這樣一個帶有感歎語氣的句子。也正是因為有這個感歎語氣,才使它的程度比“蠻”和“交關”進了一層。

也許因為地域的原因,也許因為習慣的原因,有的地方,有的人,一樣的句子,一樣的意思,他不說“看好嘞”“看客氣嘞”,而說“呆好嘞”“呆客氣嘞”。在寧波地區,“看”和“呆”一般是通用的,而且也一樣聽得懂。

約莫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老三區裏又出現了另一個詞——“犯關”,當它用作程度副詞時,也同上述的“呆”和“看”一個意思:“他們家的房子犯關舒服嘞”“今天天氣犯關熱嘞”“我的電腦犯關慢嘞”。這裏的“犯關”,換成“看”或“呆”,沒有一個人會有不同的理解。

如果理解了這三個詞的用法,你說說,普通話能不能找到對應的詞?我看是找不到的。

但是,這“看”“呆”和“犯關”三個詞,隻有在這兒當程度副詞的時候,才可以通用,如果換成別的地方,用法就不一樣。

“看”,除了作動詞、“用眼睛看”外,在寧波方言中還有一個意思,基本同“不得了”相近:“你這個人看嘞,連爹娘的話都不聽了?”換句話就是你這個人不得了了,連爹娘的話都不聽了?也有“極多”的意思:“今天人來得看嘞。”就是說今天來的人多極了。

“呆”,除了作動詞或形容詞,是“靈敏”的反義詞外,在寧波話中,還有表示驚訝的意思。“這呆煞嘞,明明剛才還在的,怎麼轉眼就不見了?”“真被你呆煞嘞,這樣的事你也做得出來!”它也可表示“極多”的意思,同“看”一樣:“今天街上西瓜呆嘞,所以價錢也大跌了。”後麵這個“呆”,也可以換成“看”字。

而“犯關”,則另有“糟糕了”“倒黴了”的意思。從前聽到過這樣一首童謠:“三月三,真犯關,東洋鬼子扔炸彈……”再比如:“啊呀,犯關嘞,我把這道題看錯了,這下要扣好多分了!”這兩句裏,“犯關”都有“糟糕”、“倒黴”的意思。而至於上麵說到的“極多”的意思,可以用“看”,可以用“呆”,卻不能用“犯關”。你不能說“今天街上西瓜犯關嘞”,如果一定要用上“犯關”,就必須再加上一個“多”字“今天街上西瓜犯關多嘞”,意思才能一樣,不然就變成“今天街上西瓜倒黴了”,那豈不產生笑話?

你說,這寧波話的詞彙,是不是“犯關”豐富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