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軍神王陽明
王陽明(1472~1529),幼名雲,又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諡文成。出生於浙江餘姚。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創立“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學思想,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是中國曆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王陽明是中國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精通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同時還是個軍事奇才。王陽明一生經曆了贛南剿匪、生擒寧王、思田平亂等眾多錯綜複雜的政治軍事事件。他統軍征戰,用兵如神,因而獲得了“大明軍神”的稱號,是中國曆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作為一個文人,王陽明官至兵部主事,統兵打仗在有些人眼裏是不可理解,甚至還有點不以為然和蔑視的。有一次,在王陽明打了勝仗回來後,有個專管軍事的太監張忠,想要叫王陽明當眾出醜。他對王陽明說:“你會統兵打仗,那你自己的箭術也一定不會差吧,現在你就射幾箭讓我們開開眼界。”王陽明說:“箭我確實是會射的,但不怎麼精通,還是別在大家麵前獻醜了吧。”王陽明再三推辭,但是張忠不肯罷休,還用官職比他大來壓他。其他一些幸災樂禍的人也在旁邊跟著起哄。王陽明見實在推不掉,就從容不迫地張弓搭箭,“刷刷刷”連發三箭,隻見箭箭命中紅心。圍觀的軍士齊聲高呼喝彩。張忠也隻得尷尬地連聲說:“好箭,好箭。”
平定洪都(今江西南昌)的寧王朱宸濠之亂是王陽明一生最大的軍事功績。王陽明在去福建剿匪時,所率部隊行軍剛到豐城,寧王朱宸濠突然舉兵叛亂。王陽明積極備戰,調配軍糧,修治器械,然後發出討賊檄文,公布寧王的罪狀,要求各地起兵勤王。當時,王陽明最擔心的就是寧王朱宸濠揮師東下,占領故都南京。如果南京失守,寧王就有了稱帝的資本,同時也占了“地利”,那就不容易消滅了。王陽明虛張聲勢,利用假宣傳假情報,擾亂寧王的視線,使他做出錯誤的判斷,以為各路大軍已經組成合圍態勢。寧王果然上當了,半個月時間內一直猶豫觀望,沒敢發兵攻打南京。王陽明利用這一時機,做好了防守南京的準備,使寧王占領南京已無可能。
七月,寧王率六萬人,攻下九江、南康,渡長江,攻安慶。王陽明這時已經調集了八萬大軍,對外號稱三十萬。王陽明召集部下商討應如何退敵。有人指出應該急救安慶,王陽明說:“現在九江、南康已經被敵軍占領,如果我們越過南昌跨江救援安慶,就會腹背受敵。現在南昌空虛,我軍銳氣正盛,可以一舉攻破。敵軍聽說南昌失守,定會回師來救,這時我們在鄱陽湖迎擊他,肯定能取得勝利。”由於先前進行了大量宣傳工作,謊稱有大量軍隊攻城,南昌竟然不攻自破,停了兩日,王陽明便派諸將分五路迎擊回援南昌的寧王大軍。四路分兵迎擊,一路設伏。交戰以後,寧王大軍很快腹背受敵,被分割成幾部分,後又中了埋伏,慘遭大敗,潰逃退守八字腦地區。寧王眼觀局勢不妙,急忙調九江、南康的精銳部隊出擊,王陽明派幾路大軍迎戰。這關鍵的一仗打得相當激烈,官軍一度退卻,王陽明下死命令要諸軍決一死戰,最後終於打敗了敵人。
敵軍退到保樵舍地區,效仿曹操赤壁之戰時將大船結成方陣,寧王拿出金銀珠寶犒賞將士,衝鋒賞百金,負傷賞千金,要求他們拚死一搏。但王陽明看出了敵軍的破綻,他決定仿效赤壁之戰,放火燒船。第二天,寧王群臣聚集在一起,正在船上召開“早朝”會議,王陽明大軍殺到,用小船裝草,迎風縱火,燒毀了寧王的副船,王妃婁氏以下的宮人以及文武官員們紛紛跳水。寧王的旗艦擱淺,不能行動,倉促間換乘小船逃命,被王陽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獲,寧王的其他“文武大臣”也成了階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軍收回,寧王之亂全麵平息,前後隻用了三十五天時間。王陽明因此而獲“大明軍神”之稱。
嘉靖七年(1528),為國家鞠躬盡瘁的王陽明病逝於江西南安青龍鋪的征戰歸鄉途中。臨死前他留下一句著名的話:此心光明,亦複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