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聽取蛙聲一片》付梓之前,我通讀了一遍。散文集收錄了傅三峰曆年來發表在各類報紙雜誌上的文章五十餘篇。一篇篇情真意切、情文並茂的散文,散發著一縷縷馨香,迎麵襲來,給我以愉悅和享受。

作者牢牢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要領,文章的開局謀篇、遣詞造句皆中規中矩,又開合自如、張弛有度。有些篇章則信馬由韁、恣意揮灑,體現了創新之意。作者從一人、一事、一物、一景落筆,且皆為親曆、親見、親聞、親悟,借助豐富的聯想,讓視野的廣度與思考的深度融合成文章的靈魂,觸動讀者的神經,從而自覺和不自覺地弘揚了人世間的真善美,倡導正確的人生信仰和價值觀,值得稱道。這當然也是作者多年來潛心“修煉”的結果。

細品傅三峰的散文,不難發現,無論是寫人、敘事,還是寫景、抒情,皆以其內心的情感為經線,以文字鋪陳為緯線。情感細膩、真實,文字樸實、流暢,充滿了生活氣息和鄉土情結,絲毫不見纖巧浮華、無病呻吟的矯情媚態,是一首首“心中流淌的歌”。

散文集中有一係列文章是譜寫童年往事的優美樂章。作者以行雲流水般的語言,舒卷自如地從不同側麵為人們描繪了一個個妙趣橫生的童年世界。作者在《橋頭趣事》中說:“傅家橋頭帶給我的童年生活依然那樣鮮活,充滿趣,充滿情。”這是真實的。童年的樂趣是人生中最難以忘懷的樂趣。童年雖漸漸遠去,但體會一下童年的夢、童年的趣,會使人更熱愛自然,熱愛人生,珍惜生命。散文集中有若幹文章是描寫母親的,在那感人至深的描述中,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作者的母親是那樣的勤勞、能幹、淳樸、善良,母親對子女的愛是那麼的真摯、深厚、無私、永恒。作者說得好,母親“本能的貶惡揚善,是我們民族精神中最為寶貴的精髓,也是體現在母親身上最顯著的品格。”從多角度詮釋了母愛的至尊和偉大。

作者對人物的刻畫下了一番功夫,因此,作品中的人物大多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好大一棵樹》描寫的是地處“苗疆腹地”的鄉村教師黃啟明的感人形象。黃啟明在二十多個春秋中,麵對惡劣環境,堅守三尺講台,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猶如大山深處的一棵大樹,堅守著靈魂的高地,其傳遞的正能量,無疑會使廣大讀者從中獲取教育和鼓勵。《紅領巾,藍布包》中,作者用言簡意深的筆墨勾勒了敬禮的少先隊員和捧藍布包的苗族大娘,同樣感人肺腑,引人思索。

散文集中較多文章是寫景的。景存在於空間,作者既寫廣垠的新疆,也寫寶島台灣;既寫國內,也寫國外。景依附於時間,春秋代序、朝夕輪回都是景。作者的筆下,有曆史悠久、地位獨特的梵淨寺,有承載著偉大而神秘文明的埃及,有震古爍今的台北“故宮”,有由生態編織而成的世外桃源澳大利亞,有天使之城洛杉磯,有名副其實的“海上桂林”下龍灣,有被譽為“活生生藝術畫廊”的日本京都。景有靜的,也有動的,作者在寫景中糅進自己的思考,讓人文、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作者的觀察是那樣的細致,文字是那樣的有力,體會是那樣的深入,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傅三峰的散文,既有感性抒發,又有知性敘述。《我看NBA》是一篇伴有感情的球隊、球員管理、運作的知識性文章,讀了有很多有益的啟迪。《初悟〈論語〉》、《也談讀書》是作者喜歡閱讀並從中汲取營養的心得,娓娓道來,從容不迫,體現了作者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值得學習和借鑒。

“君子之學,或施之事業,或見於文章。”見之於《紅領巾,藍布包》、《火籠》的文章,同時記述了作者不辭勞苦扶持貧因地區、貧困百姓的實際行動,這些慈善之舉,有很好的社會影響。

讀傅三峰的散文,如喝醇香的“阿拉老酒”,聽家鄉田野上的蛙聲一片,賞春天裏的爛漫山花……讓人動情,讓人愜意!

文章千古趣,河山萬裏情,散文集《聽取蛙聲一片》的出版可喜可賀,我寫這些話作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