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鄉 味 生命之泉——記北侖籍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祖澤
曾經有人問吳祖澤院士:世界上最清澈的泉水是什麼?
吳院士思索了一會,深情地說:是血液。
在這條世界上最細小、最清澈、分布最複雜的泉流裏麵,吳院士埋頭研究了整整一生。他認為,既然人體裏的血液生生不息,那必定存在一種可以複製血液細胞的母細胞,即造血幹細胞。1973年,吳院士對造血幹細胞的研究獲得了重大突破,著成30萬字的著作《造血細胞動力學概論》。這是中國第一本係統介紹實驗血液學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的專著,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在血液學術領域的發展,成為國內許多青年實驗血液專家成長道路上的啟蒙之作。吳院士也因此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學術領域——實驗血液學,成為該學術主要創始人之一。
當他公布這項科研成果時,外國科學界驚呼:“倘若時光能夠倒流,讓居裏夫人碰到中國的吳祖澤,居裏夫人就不會死。”
舉世聞名的居裏夫人,一生致力於鈾的研究,經她親手提煉的瀝青礦,就達好幾噸。長期與放射性物質為伴,導致她體力衰弱,終於在1934年,居裏夫人攜帶著一生兩獲諾貝爾獎的殊榮,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死因是體內的放射性物質過多,造成貧血而衰竭。
吳院士的科研成果正好可以攻克這方麵的難題,治療居裏夫人可謂對症下藥。
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祖澤,1935年10月生於寧波北侖小港。吳祖澤的父親吳茂瑾先生,因家境清寒,在年輕時就獨自去上海謀生,二十歲回到故鄉小港娶妻生子。1937年,日寇侵入浙江一帶,為安全慮,吳茂瑾先生將全家遷至上海。
吳祖澤時年二歲,尚牙牙學語,依偎在母親的懷抱裏,朦朦朧朧離開了故鄉。那時,他甚至還不知道故鄉的概念,不認識故鄉的模樣。但這絲毫不影響日後吳祖澤對於故土的熱愛眷戀之情,每逢填寫生平簡曆,他都會恭恭敬敬地寫上:1935年,本人生於鎮海小港……(有一段歲月,北侖隸屬於鎮海縣)
吳祖澤從小就有報效祖國的強烈信念,這與他的父親有關。吳茂瑾先生早年在上海謀生時,為一個皂藥廠工作,藥廠老板項鬆茂先生是愛國誌士,當日寇侵華,項先生率先組織抵製日貨運動,隨後組織藥廠職工成立抗日義勇軍。吳茂瑾先生受東家熏陶,自然就成長為了一名愛國的抗日誌士,他從小便教育兒子一定要愛國、報國。
這種愛國情懷像血液一樣,滲透了吳祖澤院士的一生。1957年,當他從山東大學畢業後,正值新中國大力發展國防事業,當時沒有自主擇業,國家分配你到哪裏就到哪裏,吳祖澤聽從國家召喚,奔赴軍事醫學科學院,從事核武器醫學防護的國防科技研究。
毛澤東主席曾意味深長地說:“有矛就有盾,矛與盾是應該同時存在的。”在中國開始製造原子彈這個“矛”的同時,鑄造防禦原子武器的“盾”的計劃也在付諸實施中。吳祖澤參與的便是盾計劃。為了國防事業,他沒日沒夜奮戰。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那升騰形狀如鐵拳的蘑菇雲整整鼓舞了一代中國人,讓中國人的脊梁挺得更直。正當舉國歡慶,目睹蘑菇雲盛放的時候,吳祖澤和他的同事們,也正緊張地給擔負穿雲采樣任務的飛行機組人員進行輻射檢測等監護工作。在此基礎上,吳祖澤領銜研製了光輻射防護眼鏡,這種護眼鏡可以10毫秒的反應速度將鏡片的深度增加上百倍,從而免遭光輻射造成的眼底燒傷,同時又不影響作戰指揮和行動,在我國防原醫學史上寫下了閃光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