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約拿情結:成功和失敗一樣讓人產生畏懼(1 / 3)

所謂約拿情結,是來源於一個心理學討論會上的假設:“人不僅害怕失敗,也害怕成功。”簡單說,就是對成長的恐懼。馬斯洛稱這種情結為“對自身傑出的畏懼”或“躲開自己的最佳天才”。最初他在筆記中指出:“我們害怕變成在最完美的時刻,最完善的條件下,以最大的勇氣所能設想的樣子,但同時我們又對這種可能非常的追崇。”它是一種情緒狀態,主要體現在我們不敢去做本來自己能夠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還會逃避發掘自己的潛在能力。它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表現為缺少上進心,或稱“偽愚”。

智慧漫畫

麵對成功的退縮

在成功麵前的畏懼心理,就是“約拿情結”它反映了一種“對自身偉大之處的恐懼”,是一種情緒狀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的心理是難以捉摸的,人人都渴望成功,但當麵臨成功時卻往往伴隨著自己內心的迷茫,雖然自信,但又自卑。它的存在應該有一定的合理性,不過,從自我實現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阻礙自我實現的心理障礙因素。

在我們對偉大人物產生敬佩之情的同時,往往心裏會伴隨著一絲絲的敵意;我們雖然尊重取得成功的人,但當我們麵對成功者時,又會感到恐慌、焦慮和嫉妒……這些表現,就是對成長的恐懼。

當人在麵對榮譽、成功等美好事物的時候,心裏就會產生“不可能會是我的”、“我不配”、“我承受不了”等消極的念頭,結果白白地把到手的機會給放棄了。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但是當人們在麵臨成功的機會時,隻有少數人能夠打破自身逃避,嚐試克服自己複雜的心理,認識並克服自己的“約拿情結”,勇敢地承擔內心的窘迫和壓力,戰勝一次又一次的恐懼,我們就會淬煉得更堅韌,最終抓住機會,獲得成功。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有上進心,也碰到過可能成功的機會,但始終,在種種憂慮畏懼前,都無奈地做了“約拿”。

乘風是公關公司的員工,年紀輕輕就是辦公室的白領。公關公司本來就是女人多男人少的地方,也因此乘風在辦公室裏是很受寵的,自然就有“國寶”般的待遇。乘風性格開朗,人長得也帥氣,眼看著都快要三十的人了,就隻能靠著“國寶”待遇來獲得滿足了。

每逢同學聚會,大都掏出來的名片不是“經理”就是“主管”,但是潛力股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什麼500強的、廣告公司的,都是靠著大樹好乘涼。有的同學會謙虛地說:“嗬嗬,就是個小部門,手下沒幾個兵啦。”謙虛裏更是透露著幾分得意;能夠自己出來單幹的,那派頭就更不一樣了,“哎喲,自己給自己打工,辛苦啊”,這些同學更是得意更勝幾分。

乘風這樣的小客戶經理就被一浪一浪的派頭給落寞了,但想想自己也確實沒有什麼誇耀的本錢。有時候同學們也會故作羨慕狀,“乘風好啊,萬花叢中一點綠,整天被美女們包圍應該很幸福吧。”乘風怎麼聽都覺得是揶揄的意思,更是笑不出來了。

一次,廣告公司的同學錢光鼓動他說:“你在公關公司這麼些年,手上客戶資源不少吧,為什麼不出來單幹呢?”“我們聯手辦個公司吧,現在公關公司遍地都是呢,隨便分點羹,日子都過得挺舒服的。”乘風心裏不是沒有過這樣的想法。看著做了幾年的同行,自己跳出來單幹,也不過就是個小公司,一年吃定兩三個客戶,小日子就過得也頗為滋潤。沒幾年還買了車,又買了房子,公司也從偏僻的居民樓搬到了高高的寫字樓裏去了,如今見麵說話氣勢都不一樣了。

乘風想,與其在公司裏給人打工,還不如出來單幹呢。於是,他和錢光謀劃,他想一個懂廣告,一個懂公關,要做個公關公司實在太簡單了。兩人越說越興奮,就連做大了以後要在哪個地方租寫字樓都討論到了,好像自己的美好前景就在眼前。趁著高興,乘風連夜寫出了厚厚的一疊計劃書,他知道公關公司其實門檻很低的,隻要雇倆畢業生,再找到一定的兩三個客戶就行。什麼發布會啊產品宣傳啊,自己早就得心應手了。更何況,同學都在這個行業混的,資源那麼多,當然不能浪費了。第二天便把自己的企劃書發過去,錢光瞄了一眼說很不錯,趕緊著手幹吧。

但一著手細節,乘風就覺得舉步維艱了,計劃書想得太天真了。別的不說,先說雇人吧,這個還簡單,這年頭搶工作的大學生遍地都是。但小公司工資開得低,優秀的自然不來,1500元一個月,估計自己還得手把手地教。更別說找地方了。錢光推薦的那個居民樓是絕對不行的,地理位置過於偏僻,環境也不好,怎麼說也得是個辦公樓吧。但如今房價瘋一樣的漲,非鬧市地帶的小辦公室,一個月至少要兩千元以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