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蛻皮效應:不斷的超越,才能不斷成長(1 / 2)

美國迪斯曾提出這樣一個心理結論:“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要畫地自限。隻有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你才會超越自己,發展得比想象中更好。昨天過去了,今天隻做今天的事,明天的事暫時不管。”這個心理效應被稱為“蛻皮效應”。大自然中,一些節肢或者爬行動物,在它們生長期間,會退去舊的表皮,長出新的表皮,它們每蛻皮一次就長大一些。人也一樣,在人生中道路上,每個人隻有不斷地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超越自己,勇敢接受挑戰,才能取得成功。

智慧漫畫

自我改造,才能超越自我

在生長期間,許多動物都會定期蛻皮。因為蛻皮後,它們才可以成長,逐漸成熟,才能夠獲得在大自然中依賴以生存的能力,也可以保護自己。蛻皮效應告訴我們,滿足現狀,不思進取,隻會固步自封,永遠落在別人之後;我們隻有超越自己,不斷提高期望,打破自我設限,才能不斷成長成熟。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會滿足地說:“我現在生活已經不錯,一份不錯的工作,生活也很好,這樣就足夠了。”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那麼你的人生,也就隻能是這樣了,甚至在你以後的日子裏會變得更糟糕。一個人,即使目前的工作有多麼的好,但是自己不追求進步,那麼總有一天他會被自己的工作拋棄。

當愛迪生發明了燈泡後,他就開始努力研究如何能夠讓燈絲的壽命長、成本低、堅硬的實驗。然而在他研究這一實驗時,工作的難度大大出乎意料,他的實驗室裏,1600種材料都被他製作成形狀不一、大小不同的形狀,用來做燈絲;然而,效果並不理想,不是壽命很短,就是成本太高,要麼就是太脆弱,工人難以把它裝進燈泡。一籌莫展的他,更是忍受著自身的煎熬和精神的崩潰。

全世界的人都在等待他的成功,希望能夠迎來光明的夜晚。半年後人們失去了耐心,將其批判。在當時的紐約,一家報社發出《先驅報》說:“愛迪生的失敗現在已經完全證實,這個感情衝動的家夥從去年秋天就開始電燈研究,他以為這是一個完全新穎的問題,他自信已經獲得別人沒有想到的用電發光的辦法。可是,紐約的著名電學家們都相信,愛迪生的路走錯了。”當時這引起了轟動,幾乎所有的人都在鞭策愛迪生。但這些批判和否認並沒有讓他為之所動,他仍然繼續著自己的實驗。

可是,風暴並沒有就此過去。英國皇家郵政部的電機師普裏斯在他的公開演講上質疑愛迪生,他認為把電流分到千家萬戶、還用電表來計量,是一種幻想。當時的人們還在用煤氣燈照明,那時的煤氣公司更是竭力地說服人們:愛迪生是個吹牛不上稅的大騙子。就連多數的正統的科學家大都認為愛迪生是在想入非非。然而他並不為之動容,他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放在自己的實驗上,廢寢忘食,日漸消瘦的他仍然不放棄自己,他一直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已經過去9個月了,一些資本家就開始誇下大口說:“不管愛迪生有多少電燈,隻要有一隻壽命超過20分鍾,我情願付100美元,有多少買多少。”還有人說:“這樣的燈,即使弄出來,我們也一定點不起。”種種刺耳的話,都無法動搖他的內心,他堅持研究。

終於,在這項研究在他持續一年之後,終於造出了成本不高,又堅硬,能夠持續照明45小時的電燈。經過了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愛迪生成為世人心目中偉大的發明家,也促使了人類的生活進入了電氣時代,他也完成了對自己的超越。

當一個人對自己或是對自己現有的工作不滿的時候,隻要把自己想象成理想中的自己,並假定自己和工作都和你理想中的一樣,再積極采取行動,那麼隻要耐心地進行自我改造,就能發揮原本精神中的最大力量,使自己的生活完全按理想中的樣子改變,從而取得成功。人本身的才華是沒有極限的,唯一的限製是來自你自身,隻有超越了自己,才能夠不斷進步,最終超越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