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潛心修身(1 / 2)

豪族少爺的日子真的是很愜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甚至如側都有人擦屁股(我當然沒好意思用)。午後我終於見到了另一紈絝:糜芳、糜子方。糜家乃東海朐縣人,家世豪富、尤善經商。自老大糜竺被聘為徐州別駕從事後,糜芳和糜貞隨兄長住到了徐州。

糜芳一身武生打扮,十七、八歲的壯碩少年,同陶應一起進來後兩人嬉笑打鬧就沒停止過。但提起妹妹那隻雌虎亦麵有懼色,看來也沒少吃虧?兩人走後老陶謙也過來了,後麵跟著家人抱著的一堆人參、燕窩等補品。說是衙門的下屬送的,給少爺補身子的。老陶謙看到兒子氣色不錯,勉勵了我幾句也就起身去書房理政了。

早晨起來我感到神輕氣爽,一改幾日的頹廢。在紅兒的侍俸下洗潄完畢,去給父親請過早安(誰讓咱占用人家兒子的身體了)之後,換上了紅兒拿來的勁裝。其時,佛祖們還是挺照顧我的;我身高八尺(近一米八)、細腰紮背、濃眉朗目、胸肌成塊。這同我前世雞骨架一般羸弱的身體有天地之差;現在就要去練武場試試體力了。來到練武場,又讓我大大的驚喜了一次,我竟然能提起重達二百斤的石瑣?雖然放下時差一點兒砸著腳。至於百十斤的石鎖,我當然可以揮動自如了!我當然十分興奮了!這可是亂世生存的本錢哪!

自此之後,我白天一半時間用於舉石鎖、做俯臥撐、引體向上、負重跑等等,以此來提升自身的體力和耐力;另一半的時間拉著府內的親兵、護院,讓他們教我騎馬、射箭和兵刃的使用。前世我根本也沒有騎過馬,但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走嗎?這時代也根本沒有馬蹬、馬鞍和馬掌。馬背上墊了塊皮革了事,馬的兩側係兩根麻繩做踏腳。我憑記憶畫了馬蹬、馬鞍和馬掌的圖樣,讓家人尋鐵匠木匠製做,把府裏的十幾匹馬都配齊了。陶應、糜芳見我忙得不亦樂呼,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時常來跟著練。盡管我折騰得挺歡,老陶謙卻一直在默默的看著,不置可否的任我折騰;即使是早晚問安時也未曾提及。

我與陶應都各有自己的書房。到了晚上,我天天捧著一堆竹簡惡補古文。其實我的古文造詣還是不錯的!但字認識,也明白意思,就是不會寫!沒辦法隻能天天晚上抄書。好在前世的老父愛好書法,我也跟著學了半瓶子醋的毛筆字。十幾天的時間,紅兒已經去管家那兒取了幾次宣紙!現在已經有了宣紙,應該是和帝時蔡倫發明的。

今日我又在書房進行著抄書大業。聽到身後傳來腳步聲,我以為是紅兒送宵夜或茶水來了,頭也沒抬的就說到:”放桌上吧!”後麵卻傳來陶謙的有些蒼老的聲音:”商兒用起功來可真是費寢忘食呀!”我忙站起來轉身道:”哎呀,是父親!您快坐。”老陶謙笑著問:”商兒讀的《春秋》嗎?”我遮掩道:”其時孩兒是在練字。故老曾言:字是人的臉麵。故爾抄寫一遍,溫習、練字兩得了。”

”好了,別練了!你陪為父說說話。”陶謙含笑說到。我拿起茶壺給陶謙倒上一杯茶:”請父親教誨。”老陶謙抿了一口茶說:”為父見你自傷好以後性情大變,一改往日的頑劣、盡心的習武讀書。吾心甚慰!特別是你製做的馬具,對提高騎兵的戰力大有益處!商兒,你何以變化如此之巨?”我躬身站在一側沉思了一會兒想了想,整理了一下思緒才說到:”孩兒躺在床這幾日,百無聊懶的想了很多的事。對以往隻思亨樂、不思進取而深深的自責,看到父親鬢發已斑又十分的心痛!故爾才一改前態、奮而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