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梟雄之心(1 / 2)

也許是我所具有的現代思維方式在作祟?我對劉備等撇下公孫瓚和田楷獨自落荒而逃並沒有太多的質疑。在明知已不可為的情況下,逃出一個算一個嘛!而劉備等恰恰要遮掩的就在於此,認為不能與朋友有難同當是莫大的恥辱、是會遭人唾棄的。而我對其為遮掩此事,編造一些莫須有的理由卻極度的反感。做人不能以誠待人,還以貌似大義的理由來冠冕堂皇的大言不慚,則是人的本質問題。<\/p>

因而,對劉備的應酬我就也有些意興闌珊了。看到在邊上安坐一言不發、微含笑意還在看著西洋景的郭嘉,我就有些惡作劇的暗想:都把程強種氣得火冒三丈了你還在看熱鬧?這回就讓你來處理這仨大神兒吧!想著就說到:\"商看奉孝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定是有了萬全的考慮,商與玄德公等願聽教言。\"<\/p>

郭嘉卻一副了然於胸的樣子,繼續的搖著他那柄破扇子點了點頭說到:\"嘉曾聽公瑾言說主公處理孫伯符之事時,主公當時以兩途任孫伯符選之。今日何不效仿之?\"郭嘉的機敏讓我感到汗毛直豎!不知道還有什麼事能把他難住?我真懷疑他有啥特異功能、讀懂了我的大腦了?我偷雞不成蝕把米後不得不感歎到:\"商有了奉孝,已不知天下還有何難事也!\"<\/p>

感歎之餘我也就隻好對劉備講:兩條道兒任他選。其一、留在徐州。我會根據三人的才能安排其各自的具體職司,保證人盡其才。其實,我也就是暗示劉備不要再搞風搞雨了,安於現狀在我這裏出任一方郡守;而關、張二人則要去隨我征戰天下。以我觀之:關張二人確有些意動,而劉備雖從表情上看不出變化,但從其隻是定定的看著我來看:肯定還是不太甘心。<\/p>

我隻好無奈的又說出了其二:“自從箕關救駕以來,當今聖上放言以兄視商,並賜可以先斬後奏的玉佩予商,對商極度的信任。商可以奏請聖上讓玄德公認祖歸宗入朝為官。但現在朝庭由曹操一人把持,無論何種高官,也隻是個名義上的而已,絕不會有任何的權柄,還隨時有被曹操暗算的可能。如何決定?請玄德公自決;商絕沒有任何勉強的之意。”<\/p>

我表現得如此的大度,其實還是對關、張不死心;對其二人隻能以情動之,用強隻能是適得其反的不起任何的作用。<\/p>

劉備經過半晌的思忖、臉色紅白不定的變幻之後,才作出了不出我意料之外、同孫策一樣的決定,選擇了第二方案。讓我大感惱怒其不識時務之餘,也感歎他的意誌堅定。都成了喪家之犬了!還在作著爭奪天下社稷的春秋大夢!也隻好老氣橫秋的喟然長歎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玄德公何其執拗也!此去禍福自知。商盡心矣!\"我真有把他廢了的心思!但看到關、張二人有些垂頭喪氣的表情,我也隻好在心裏自我的安慰:就算給兩個超級怪物一次機會吧!因而,我也就更沒興趣去問劉備那個膚白如玉的的甘娘子的下落了。<\/p>

剩下給朝庭寫奏章的事,就委托程昱來辦了。說起程昱的一手好字的確令人叫絕!其模仿起任何人的字來都能惟妙惟肖!就連我帶有簡體字痕跡的筆跡,他也能模仿得一絲不錯的神韻猶在。不怪原曆史能把看了母親幾十年字跡的徐庶蒙得一愣愣的!<\/p>

為了表現得更為大度,我讓典韋把當年虎牢關的熟人趙雲也找了來,給三人擺宴接風。由於心情不太愉悅,我幾樽酒下肚,就有些略顯醉意;忍不住就調侃起了豪爽的張飛,問他搶沒搶夏侯淵的女兒?<\/p>

張飛的大黑臉當時就變成了茄子色兒的嘟囔著說:是虎牢關撤軍路上相遇,相互傾慕、相攜而行,非強搶也!當時並不知道是夏侯淵的女兒,現在都已經懷孕了,同大嫂等一起隱居在平原。望著張飛的憨態,我不忍讓他繼續受窘,就說出了一句讓除劉、關二人外,均感到驚詫的話:邀請其為家裏的紅顏知己畫像。而張飛也讓在座的人無比詫異的爽快答應了;惹得郭嘉等就象看大熊貓一樣的觀賞起了張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