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莽漢拈花(2 / 2)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除了第二個要讓給糜貞這個原裝大婦以外,眾女接下來幾乎是爭先恐後的上前求畫。連二喬姐妹也放棄了觀賞,羞紅著玉麵臉了過去;累得張飛象大戰了幾十個回合一樣的額頭已經見汗。連連感歎:此生第一次見到如此之多的絕色!也第一次畫如此之多的仕女圖!興致之高無以倫比。<\/p>

為了酬謝張飛這位大畫師,擅長廚藝的郭馨親自下了廚,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答應郭嘉娶他妹子,也是一件不錯的便宜事。糜貞也拿來出了數壇幾十年的陳釀孝敬大畫師,喝得張飛連說:過癮!我苦笑著咂吧著嘴說到:\"商感覺都是一個味,弄不清子、醜、寅、卯啊!也就是迷糊得早一點。\"惹得張飛和典韋哄堂大笑。伺候酒宴的貂蟬用膩人的聲音嬌聲的說到:\"表哥就會整天的裝糊塗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時辰也能同喝酒弄到一塊兒去?\"<\/p>

張飛搖晃著大黑腦袋借著酒勁有些黯然的說到:\"不然。侯爺昨日所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就是老張此生聽過的最至理之言。深恨識君晚矣!\"我知道張飛最看不上呂布,就借著酒勁詳裝失言的擺著手說到:\"那個三姓家奴跟商稱兄道弟,商聽著別扭就一竿子把他支到大西北放羊去了!然商與翼德將軍向來投緣,‘侯爺、侯爺’的叫商聽著更別扭,此後當以兄弟相稱。否則,商就把兄長一竿子支到大東北去!\"素重感情的張飛讓我說得已經眼現霧光,張了兩下嘴也沒發出一個單詞,抓起酒壇一飲而幹。<\/p>

點到即止,不能無休止的糾纏;我接著把話題就又引到了畫技上,張飛也就順著話題講起了他的繪畫曆史。原來張飛自幼就對人物畫極有天賦,特別是對仕女圖情有獨鍾。如不逢亂世,肯定會成為一代書畫大家。也是酒後沒有了把門的,據張飛講:諸女當中,當以蔡琰和貂蟬為冠,乃絕世之女;其餘諸女也是萬中選一的不二之選。今日之畫,是其繪製仕女圖以來的最佳之作,此生不再矣!而今日最難畫的,則是蔡琰那種宛若出塵的氣質,在紙張之上再現出來極難。但此事隻可意會,卻無法言傳;說也說不太清楚。<\/p>

張飛甚至還借著酒勁兒交淺言深的提醒我:如蔡琰和貂蟬這種女子,就象一壇陳年老酒,越喝會越沉醉其中。千萬不要被色所惑,耽誤了偉業豐功。我心裏不由得感歎:真是一個直爽得可愛的嘉友!也就故作正色的說到:\"兄長之言乃金玉良言,商當謹記。隻是今日因兄長在商才相陪,平日極少與爾等糾纏。但亦當引以為鑒、時時自省。\"<\/p>

由於時間過久,可能是擔心其三弟被我誘拐,劉備拉著關羽尋到了府上。雖然,我仍不失禮節的熱情接待,但世上很少有人能象張飛那樣,隻要彼此對心思,就可以不論尊卑的泰然相處。我讓劉備謙恭得渾身都不自在,本來融洽的酒宴,也就出現了常常冷場的局麵。好歹孫尚香蹦蹦跳跳的跑來,纏著張飛也給她畫一張;才算避免了過於的尷尬,酒宴也就草草的收了場。<\/p>

隨後三兄弟在徐州住了幾日,也就拿著程昱寫好的奏章,帶著簡雍一起匆匆的上路了;前往許都去麵見劉備那位侄兒皇帝劉協,以求封得一官半職。本著好人做到底的原則,我贈送給了劉備不少的金銀細軟。並誠懇的表示:在許都不如意,可隨時來徐州尋我。<\/p>

而張飛給諸女所繪之像,則想當然的均被裝裱好了之後珍而藏之,輕易的不會拿出來示人。幾十年後,蔡琰還曾感歎:再也找不到張將軍那樣的大國手來給她畫一張如此精妙的肖像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