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對恃蒼亭(1 / 2)

蔣義渠和韓瓊是旁觀者清。太史慈和夏侯惇已經無暇顧及敗將,各自又返身全力的迎戰來敵。摔落於地上的眭元進和淳於瓊利用來之不易的幸運機會,分別艱難的爬起、連滾帶爬的逃向了本陣;各自被快速衝出的親兵接到,簇擁著架了回去。<\/p>

脾氣暴躁的典韋和曹洪等見到戰場上發生的情景,已經安奈不住的吼聲連連,想要催馬出戰。我搖著頭對曹操說到:\"仲康將軍同文醜已大戰一百五十多招。過久恐有失!今日小勝既可。曹公傳令收兵吧!\"因擔心許褚的安危,早已急得百爪撓心的曹操忙喊到:\"鳴金,鳴金收兵!\"<\/p>

鑼聲一響,纏鬥在一起的雙方戰將均長出了一口大氣撥馬而回。戰場上由於人數過多,灰塵彌漫能見度下降,使雙方的爭鬥更加的凶險;如果再有人施放冷箭,則很難躲避。故雙方均萌退心,隻是沒有軍令而已。<\/p>

我也早已經看清楚了:許褚的勇猛要略高於文醜。再戰下去,如果拚著受傷,許褚有陣斬文醜的可能;但畢竟要冒著傷筋動骨的危險。因而,打下去很可能也就還是個不勝不敗之局。隻是讓我感到驚奇的是,有太史慈一樣實力的張繡,還稍稍下風於韓猛,蔣奇也不弱於‘五子良將’之一的樂進。盛名之下無虛士!袁紹取得今天的成就,眾將的能力確非浪得虛名啊!<\/p>

經過數個時辰的大戰,雙方將領均乏累至極。因而,也就再也沒有人說那些甩鋼條兒似的廢話,均一聲不響的徐徐的各自退軍,給人了一種雷聲大雨點稀的感覺。<\/p>

損傷兩員大將的袁紹回營後一臉鬱悶的坐在大帳中,下麵的謀士許攸、郭圖、逢紀、荀諶等也默默無言,可能是不知道怎樣去安慰袁紹?此時,田豐因觸怒袁紹已被其下到了獄中,素以機變疊出著稱的沮授則遠在幽州輔佐袁譚安定地方,而忠耿的審配則坐陣在鄴城。<\/p>

袁紹望著各個耷拉著臉的謀士們更是氣不打一出來,心中暗想:以前爭權奪利之時,各個爭先恐後的爾虞吾詐無不用其極!今天卻誰都連個屁也沒有了!袁紹氣往上撞,就沉聲的說到:\"各位難道一言也無嗎?\"<\/p>

半晌,逢紀見還是無人進言,就幹咳了一聲說到:\"以紀之見當有兩途可行。其一,曹操和陶商的聯盟並非鐵板一塊。陶商在宛城和南陽屯有近十萬大軍,隨時威脅著許都。因而,主公可派出細作前往許都散布謠言言:陶商大將周瑜欲出南陽攻打許都。這樣,一方麵會使曹操因後方驚疑而自亂,使雙方產生齷齪而生隙。另一方麵,也可使那些朝庭的故臣遺老蠢蠢欲動而思動搖曹操的根本。其二,曹操糧草匱乏。如長久對恃,以陶商一人之力而供兩軍之用,陶商必不情不願而使雙方生隙。此兩途如有一途得手,則曹操必退兵矣!曹操退兵,我等隻應付陶商一人則較易耳。如想達到分化其二人的目的,主公必須做長期對恃的準備;且需阻住青州的出兵。陶商此人以往素有無敵之稱,且其麾下猛將如雲。否則,以顏良將軍之勇也不會被其所擒。何況,現今還有曹操從旁相助。以今日之戰觀之,陶商等並未出全力,就已經讓我軍損傷了兩員上將。主公如想長期對恃,不僅要急調張郃和高覽兩位將軍前來助戰,另需派人叮囑麴義將軍:勿需擋住青州之軍。隻有如此,我等才可以與爾等長期的對恃。<\/p>

有點兒辦法總比沒有強!袁紹臉色稍緩的點頭說到:\"元圖之言甚善!然調張郃與高覽二將,鄴城如危將何以自處?\"嘴快的許攸借著別人的主意搶著說到:\"主公當知:以我等之力,要弱於陶、曹二人。如不全力一戰,敗則鄴城亦不保矣!空留張、高二將何益?\"荀諶也忙附和著說到:\"元圖、子遠二公之言甚善!主公切勿再遲疑了!況且,以正南兄的精細謹慎,我等離鄴城也隻有兩日多的路程;如鄴城遇險,馳援亦來得及也。\"<\/p>

在此危急之際,原來爭鬥不休的袁紹的麾下眾謀士,終於形成了少有的意見統一。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袁紹也放下了一些以往一貫高高在上的架子令陳琳修書兩封,分別送往鄴城和甘陵國。並挑選精細之人、許以重利,準備派往許都行挑撥離間之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