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回到大營的曹操則對我歎道:\"袁本初的實力確不容小覷!無敵侯可有破敵的計較否?\"我心想:你還真拿我當萬的能了?就搖了搖說到:\"暫無太好的計較。但我方乃聯軍,挑撥關係以使你我生隙而相互猜忌乃常用之計,曹公此後當切勿輕信謠言。\"<\/p>
曹操也點頭說到:\"離間之計確適用於我等,你我當相互精誠以待,勿為袁本初所趁也。\"我讚同的說到:\"確如曹公之言。如我等此次铩羽而歸,就會給了袁紹以喘息之機,進而則必先置曹公於險地也!\"來到這個時代浸淫權謀久了,隨時隨地的都在耍弄心機!我話裏的意思就是在說:如果這次敗給袁紹。我還可以回徐揚的富庶之地去tian舐傷口,而你曹操卻要承受惱羞成怒的袁紹的反噬。所以,你曹操也別三心二意的不思進取、或聽信謠言而考慮退路了!袁紹是決不會放過你曹孟德的!以曹操的機敏,當然會聽明白。<\/p>
兩軍對恃數天均相安無事,我也就借機同曹操及眾謀士商討起了破敵之策。商議來商議去,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冀州一馬平川,一眼望過去能看出好幾裏,既無山川、又無大河。什麼火燒、水淹、設伏、夜襲等不是作用不大,就是根本無實施的客觀條件。聯軍倒是背靠洹水河,荀攸也提出了背河下寨誘敵來攻,而後設伏於側。然後以置於死地而後生之計頂住迎麵之敵,出伏兵擊其側後,可收殲敵一部之效。但其想想後,自己就把計策推翻了!現在聯軍氣勢正盛,無謂的把大軍置於絕地,去同袁紹來賭五五之數,本就是不明智的選擇;如果再出現敗績,則就完全的喪失了氣勢上的優勢。那可就真叫:偷雞不成蝕把米了!<\/p>
我也曾想到提前動用青州的實力。當麵與袁紹全力對恃,分出部分兵力於青州方向,同賈詡夾擊甘陵城和貝丘城,先行拔除麴義這顆釘子。然後,賈詡由青州方向攻擊鄴城,我同曹操合力攻擊邯鄲。考慮很久,也同郭嘉等商量過之後,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為,這樣不僅是把全部的實力暴露在曹操和袁紹麵前那麼簡單。最大的可能是把袁紹嚇得縮回了鄴城,這就完全違背了利用曹、我的雙方實力把袁紹大部分的實力消滅在邯鄲的初衷了!也把消滅袁紹這個最大的壓力背到了自己身上,加大了後期的征戰的難度。<\/p>
既然已經毫無任何取巧的可能。那就必須要硬撼了!就要從拚實力的方向去考慮了。但也絕不是單純的拚消耗,那樣曹操也不會答應;還是要講究戰略、戰術的。為了盡快的取勝,還要減少兵卒的消耗,我也就隻好動用一些原來並不準備在曹操麵前暴露的隱藏實力,盡快的擊潰當麵的袁紹,把曹操送往並州的戰場。如果拖得時間太久,我還有些擔心高幹前來馳援袁紹。還是應該把曹操和高幹擺在並州的戰場其爭奪,擺到了冀州我就會為曹操作嫁衣。<\/p>
打定了主意之後,我就把自己的全盤計劃拿了出來。向曹操和他的謀士們進行了通報,並征求他們的意見。也許是對我產生了依賴感和對我以前戰績的信心,曹操竟然沒有任何異議?並全權委托我指揮全軍;而其所有的謀士也同他一樣的異口同聲。讓我大感詫異:咋不象狡詐多智的曹操了?他不是犯頭風病了吧?難道這些謀士也都發瘋了?<\/p>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他們暫時也翻不了天!除非他能再變出幾十萬大軍來,才能對我構成威脅。既使他想搞別的動作,也得考慮考慮帶來的後果不是?<\/p>
海涵!有屏蔽的字、詞,隻好用拚音代了!否則,改詞就失去原來的意思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