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無奈攤牌(2 / 2)

既然道不同難以為謀,我也就隻好長歎著說到:\"曹公所言之寓意商已盡知。想來現今天下格局已經初定,商與曹公此次將是最後一次相唔了!此後天下如無太大的變故,商也很難再主動邀曹公相見。待此次驅逐蠻胡之後,你我就各盡所能以定雌雄吧!\"<\/p>

曹操也十分豪氣的說到:\"無敵侯不必說得如此的決絕。操與無敵侯雖年齒相差許多,然無敵侯乃操此生之唯一知己也!試問天下尚有何人是操與無敵侯之對手?以操竊思之:你我二人不久之後必將會有一決。待你我可以確定彼此之強弱之勢後,自然也就會以強者為尊、弱者相從。那時,操與無敵侯即可把酒相定天下之大局矣!\"<\/p>

見曹操如此的豪氣幹雲,一時也激起了我無窮的鬥誌。我也就爽快的說到:\"既曹公已經言明,商也就不過於的矯情了!然商還有一言欲與曹公相約:無論我等何人蕩平亂世、一統中原。雖不能效武帝竭澤而漁之法,然亦要對覬覦我大漢疆域、劫掠我大漢百姓的無恥蠻胡,或滅之或遠逐,以解我大漢子民之倒懸之苦。\"<\/p>

曹操也高聲的說到:\"操亦可以起誓:待天下大定之時,就是操親提雄兵蕩平蠻域之日!\"<\/p>

這個時代,並沒有那些所謂的條約和合約等繁瑣的程序。大部分情況下也就是當權者相互之間的一言以決,華夏民族千百年來秉承的就是一言九鼎。由於目前的形勢已經危如累卵,我與曹操也就放棄了原來一醉方休的打算。既然雙方已經敲定了出兵協議,也就互道珍重之後相繼的拔營,各自的返回去調兵遣將準備西征的事宜。<\/p>

在回程的途上,我特意跳下了戰馬、上到了郭嘉和諸葛亮乘坐的馬車裏。在馬車上,我向諸葛亮轉述了曹操對他的讚譽並加進了我對他的褒獎。諸葛亮雖有些高興,但仍然是一副寵辱不驚的表情說到:\"曹操此人乃不世之梟雄也!與之相約無異於與虎謀皮。當此國危之時不得不為,然此後且不應以示惠而對其掉以輕心。\"<\/p>

我點頭讚同的同時,也順勢邀請諸葛亮暫以從事的身份同郭嘉一起跟隨於我,並安排其當前主要以整頓徐、楊、豫、青、冀五州的軍令政令統一為主要任務。回到徐州後,我會下令各州府配合其工作;而以陳琳為首的書吏則任其調遣。諸葛亮點頭應允後,也就同郭嘉一起稱乎起了我為''主公''。<\/p>

在我所轄的範圍內,以前一直實行的是各自為政的管理方式。想來整頓起來並非很容易,沒有個一年半載很難理出個頭緒。我也是借此繁瑣和全麵的工作來鍛煉諸葛亮,同時也促進其同軍政兩方麵的聯係,為以後他能為我總理後方打好基礎。<\/p>

回到徐州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同老人們相商推延婚期的事。西征在即,誰還能有閑心娶媳婦不是?在我幾乎磨破了嘴皮子之後,老陶謙才答應去同親家們商量。並要挾我說:\"值此國家危難之際,老夫有充分的理由去講延遲之事。但勿須要在結束西征之後就行成婚,否則老夫就會難以交代了!那時,最好能來個大勝和大婚的雙喜臨門!\"<\/p>

既然老陶謙已經答應,後續的事也就不用我去操心了!我也就信誓旦旦的說到:一定會大勝和大婚雙喜臨門的!其實心裏不無怨氣的暗說:你以為你兒子是天神哪?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說起來容易,那可是數十萬胡人鐵騎呀!一場大仗下來,不知道又會增添多少的孤兒寡母、多少的橫死冤魂哪?<\/p>

龐統接到我的調令之後從冀州快馬趕回了徐州。我也就用龐統替換了審配出任西征軍的參軍,而審配則暫時接手了徐庶掌管的總督徐州軍務的重責。以審配執拗堅韌的個性和多謀善斷的能力,是完全可以擔當留守重任的!徐庶和龐統則一同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調集兵將、準備西征事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