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招迭出(1 / 2)

亂世之中敵友之間的界限原本就很模糊,謀臣、將領們也各為其主的在為各自一方謀取著最大的利益。於禁和夏侯蘭的兵進金城郡,就是要搶先為曹操在西涼的爭奪中分得一杯羹!而徐庶的暫時放任韓遂輕輕鬆鬆的撤軍,也不乏懷有讓韓遂和於禁先拚個你死我活的意圖。總之,各自均在為己方的利益勾心鬥角、朝友暮敵的在相互掣肘著。<\/p>

統軍追敵的麴義,其特點也就是在戰略和戰術的眼光上高人一籌。因而,其和徐庶兩人之間雖然沒有溝通,但卻心領神會的執行著徐庶的戰略意圖。加上還有一個機敏的龐統在一旁的提醒,麴義也就不急不緩、若即若離的跟在韓遂軍的後麵。<\/p>

為了做到假戲真做!龐統還建議麴義不時的派出若幹支千人的小隊,對韓遂軍的後翼不斷地進行著襲擾,讓韓遂軍時刻處於驚魂不定的狀態中慌亂疾行。<\/p>

自西征以來,徐庶不僅對麴義數次的委以重任,還把幾次可以攫取大功的機會都完全的讓給了麴義。追殲逃敵乃是任何一次大戰中都是可以輕易取得大功的最佳機會,隻要小心的防範住斷後之敵的埋伏,對已經喪失了大半的鬥誌、隻知盡快逃離的對手的追殲是再輕鬆不過的事了!徐庶兩次均未自統大軍以竟全功,而是把最後能夠獲取功勞的機會均委托給了麴義。讓麴義對徐庶的為人處事的公正、無私感激莫名。<\/p>

韓遂率軍撤到半途時,就接到了當年和韓遂一同起兵叛亂時僅餘的一個同黨李文侯派人從金城郡趕來報的信:有數萬大軍正在對金城郡發起進攻。該軍打著朝廷的旗號,一路上勢如破竹已經接收了數個縣城逼近金城;請求韓遂迅速回援。<\/p>

接到信的韓遂心裏暗自念叨:屋漏偏遇連陰雨!近來可真是撞了鬼了!不想來啥就偏來啥?就忙把近兩萬西涼鐵騎全部交給了閻行統領迅速的回援金城,自己同候選和楊秋率領其餘的步卒隨後跟進。臨行時韓遂交代閻行:自己會想辦法拖住後麵的追兵,盡量的給閻行爭取時間。並不無落寞的感歎:\"你我翁婿成王敗寇就在此一舉了!\"<\/p>

閻行統領鐵騎走後,韓遂竭盡所能的作著垂死掙紮!韓遂不僅沒有著急趕往金城、反而放緩了行軍的速度,並不斷的利用自己對地形、地貌的熟悉頻繁的設伏。本來徐州軍有馬超和龐德這兩個地理鬼兒引路,一直很小心的預防著韓遂的伏兵;前後接應及時並沒有發生前後脫節被趁機伏擊的情況,隻是打打停停的糾纏著漸漸的接近了金城郡。<\/p>

可是,性格有些急躁的馬超自己已經有些不耐了!竟然率領幾百鐵騎先行脫離了大隊幾十裏,卻被數千韓遂軍給湊巧圍住。幸好龐德關心少主的安危,隨後領軍前來打探助了馬超一臂之力;接著顏良也統領著大隊趕到才救下了遇險的馬超。鑒於馬超秉性有些急躁,麴義隻好把不情不願的馬超留在了後軍,換成夏侯博在龐德的協助下負責前軍的哨探。<\/p>

兩軍就這樣打打停停的進入了金城郡的範圍。韓遂為了給閻行救援金城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在一處名為菜垣峽的地方紮下了軍營,堵住了徐州軍的進軍之路。此地兩側均是叢山峻嶺,隻有一條數丈寬幾十裏長的葫蘆形大峽穀可以通行。韓遂擺明了是要利用此絕佳的地理條件,在此與徐州軍作殊死一搏,借以盡力的阻擊徐州軍的進軍進程。。<\/p>

見韓遂軍堵住了進軍之路,麴義也下令全軍紮營,聚眾將商議下一步的進軍方略。其實,麴義並非畏懼當麵的幾萬步卒。在兩軍兵力幾乎相等的情況下,以徐州的鐵騎對付全是步卒的韓遂軍會毫無懸念的獲勝,麴義也隻是顧忌鐵騎的損失而已。對統率鐵騎有著偏執性酷愛的麴義,在與胡人鐵騎交戰時損失的近萬就已經讓麴義心疼了很久。<\/p>

中原與大漠不同,中原是人好找、馬難尋!一匹產自草原的上好戰馬,在中原少則數百、多則上千兩銀子。一鎮諸侯所能擁有的鐵騎數量也不過萬餘。當年,袁紹和公孫瓚之所以人見人怕,就是因為二人的根基在北方,擁有的鐵騎數量較多。而現在劉虞的舊部鮮於輔和閻柔仍占據著漁陽郡、隻是表麵上對袁紹恭順、實際上是獨霸一方,袁紹之所以對二人能夠容忍,也主要是顧忌二人麾下均為鐵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