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憂患自知 (三更)(2 / 2)

我認可的說到:\"如此,奉孝可在紮營後代商給元直傳令,依奉孝之言派麴義和淩統率兩萬騎軍移駐汝南。並授權予麴義:如情況有變可自行決定用兵方略,汝南之喬蕤亦要服從麴義的調遣。但如麴義加入了南陽和宛城的征戰序列,則要統一歸公瑾調遣。\"<\/p>

\"嘉記下了!\"郭嘉點點頭應到。我想了想又說道:\"所謂未雨綢繆。如果我等確能一舉拿下西川,不知奉孝可曾想過坐鎮之人選?\"郭嘉抬手撫著額頭說到:\"主公稍待!讓嘉略作權衡。\"<\/p>

在我和郭嘉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的時侯,瞪著兩隻鳳目注意聽著的馬秀鸞漸漸的聽恍若癡了一樣!目光也逐漸的變得迷離起來,正研著墨的玉指沾上了墨漬也沒注意到,俏臉上顯現出了癡迷的紅暈,正如在冀州時的甄宓一般無二。<\/p>

馬秀鸞的反應被正在作畫的甄宓發現後輕輕的捅了一指,伏在其耳邊悄聲調侃道:\"知道大哥有本事了吧?喜歡得不得了了吧?.......\"把馬秀鸞一下子臊得無地自容,忙低下了臻首同時還嬌臊的推了甄宓一把。<\/p>

甄宓則又伏在嬌臊無比的馬秀鸞耳邊悄聲的說到:\"那個馨兒姐的哥哥郭奉孝最壞了!淨給大哥出些稀奇古怪的主意。兩人在那兒一商量,天下就又不知道有多少所謂的英雄豪傑倒黴了!唉......!大哥總是這樣思慮。能不累嗎?\"<\/p>

馬秀鸞不由得也悄聲的說到:\"我們也幫不上啥忙呀?那、那也就隻能是把夫君服侍好嘍!\"猛然反應過來自己說得又有些曖昧,馬秀鸞不由得俏臉又紅了!認真的削著竹簽兒同時權衡著各方人選的我,並沒太注意二女的竊竊私語,當然就更不知道自己竟然又多了一個紅顏粉絲!<\/p>

這時的郭嘉已經開言道:\"嘉細細思量,以巴蜀氏族之閉關自守、極其排外且民風強悍的習俗,要有別於民風懦弱的江東以懷柔為主的方式,易以威勢壓之。所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最佳人選還應該是文和先生。然文和先生坐鎮河北不可輕動,退求其次就應以主公之嫡親為主、輔以仲德和孔明即可。\"<\/p>

我不由得笑到:\"奉孝可真會安排呀!老父年邁、稚兒尚不足周歲,也就隻剩下慎言(陶應)一人矣!\"郭嘉也笑到:\"那當然也就非二公子莫屬了!主公當明了二公子在處理禰衡之事時的表現。雖表麵上顯得有些魯莽,實則大有深意也!\"我點點頭道:\"商僅此一弟。其再不知自律而紈絝嬉戲幫不上一點兒的忙也就太說不過去了!\"<\/p>

\"不過,仲德秉性剛直且極擅決斷,督察各州之責也頗為重要,且非其莫屬;實是不宜調離。孔明處事極其縝密兼有神鬼莫測之機,現雖年幼,然加以曆練必成一曠世全才,乃子房和蕭何二而一也;亦不應拘泥於一地。奉孝可思及正南先生否?\"我接著問到。<\/p>

郭嘉點著頭說到:\"確曾思及。然正南先生秉性過於執拗,必一秉性舒緩且思慮縝密之人相輔才可堪任。否則必釀大患!然嘉尚未斟酌出其人也。\"我有些嘲笑的說到:\"人言: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奉孝何以把自己的弟子也忘了?\"<\/p>

郭嘉恍然大悟:\"嘉確把伯言(陸遜)給忘了!以伯言不急不躁、思慮周全之秉性,確乃輔助正南先生之最佳人選。唉......!人皆言我徐州人才濟濟、車載鬥量,何曾想到我等卻如此的捉襟見肘也?\"<\/p>

我也有些感歎的說到:\"人才乃立業之本也!就如公瑾一駐南陽和宛城數年。表麵上看既無進取、又無征戰,實乃一閑差也。實則,如無公瑾布防得當,沒給曹操一絲可趁之機;兼且於無形之間還給曹操造成了有隨時進擊許都的感覺。曹操何能一直處於膽顫心驚的狀態、小心翼翼的不敢妄動?此次亦是有被公瑾壓得有些狗急跳牆似的著急了的原因,才出此無幾分把握的下策。就我徐州的總體戰略而言:公瑾功莫大焉!於無形中取得勝勢,公瑾實乃帥才也!想來曹孟德此時思及公瑾也會頭疼無比!行動起來必會瞻前顧後、縮手縮腳。\"<\/p>

郭嘉也讚歎道:\"嘉亦未想到公瑾會做得如此完美!以一翩翩佳公子對付老謀深算的曹孟德,不動一兵一卒就壓得曹操捉襟見肘。實乃奇跡!有公瑾在。亦不用過分的擔心曹孟德也!\"<\/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