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向少年老成的牽昭突出重圍後卻沒給徐州軍耀武揚威的機會。衝出重圍後的牽昭,馬上就率領著貼身的親衛一頭紮進了丘陵林木之中,很快也就消失在了追擊的徐州軍的視野裏。對幽州的地理、地貌環境極其熟悉的牽昭自然是也駕輕就熟的逃脫了喪命或被擒的命運,幸運的從陷入重圍的戰場上撿得了一條命!<\/p>
兩軍之間經過了旬日的拉鋸戰後,以一場絕對實力的比拚落下了帷幕;幽州軍的近八萬步騎軍幾乎是全軍覆沒。除統軍主將高幹、牽昭、田豫等狼狽的落荒而逃外,幽州軍死的死、傷的傷、降的降。最後的戰果統計,連場的大戰下來幽州軍死傷了兩萬多,投降了近三萬,其餘的不是逃散、就是隨主將們逃之夭夭了;馬匹、軍械、糧秣等物資繳獲無數。同樣,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徐州軍在這場攻堅戰中的損失也頗為慘重,兵卒傷亡也超出了一萬有餘。不過,此戰消滅了現在幽州軍中實力最強的一支勁旅,也為下一步的大踏步進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p>
在大戰的硝煙尚未散盡,一貫堅持除惡務盡的賈詡就對下一步的進軍作了相應的布置。賈詡首先派以逸待勞的顏良所部撥出一萬鐵騎,由顏良親自率領前去接替追敵的張飛所部一路不停頓的追下去、並作為全軍的前軍直接向薊城的門戶範陽進軍。<\/p>
其實賈詡這樣的布置也有著為防萬一的考慮。現在雖然還沒得到張遼、徐晃、太史慈等所率東路軍的具體進軍情況,但按時間預測張遼等現在肯定已經進*範陽;如果不隨後緊追下去,賈詡是擔心高幹、牽昭、田豫等收攏殘部後,依靠地理環境的熟悉對張遼的東路軍進行偷襲。而現在派出一支鐵騎隨後緊追不舍,也就使高幹。牽昭、田豫等沒有了喘息之機,也就根本無能再收攏殘部了。所謂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因小小的疏漏而造成滿盤皆輸的範例比比皆是。心思縝密的賈詡又何能讓已經大敗虧輸的高幹、牽昭、田豫等覓得一絲的可趁之機?<\/p>
顏良率領著一萬鐵騎踏著尚未散盡的硝煙開拔後,經過了一個多月糾纏、鏖戰的大軍主力也需要做以暫時的休整。另外,死傷兵卒的安置、俘虜的整編等等亦需同時進行;還要給負責糧草押運的張燕、楊鳳等送信調集糧草,為下一步大軍向幽州的縱深進軍做好相應的輜重準備。對於這些,已經常年隨軍征戰在外的青、冀都督府屬吏們自然是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因而,一切均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北征幽燕的戰事已經進入了中局階段。<\/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