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百章 窩火張頜 (二更)(1 / 2)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這句話用來形容現在的張頜恰如其分。因出營迎戰出乎意料之外的受到了呂氏兄弟一頓‘排頭’的張頜,此時正怒氣衝天的揮舞著掌中的鐵槍大戰範陽城的原守將呂曠、呂翔兄弟。<\/p>

事情的緣由還得由範陽城內幽州軍內部情形的變化說起:<\/p>

作為原袁紹麾下將領中軍略、武技均不太突出的呂曠、呂翔兄弟,以往並沒有太多的出頭機會。由於在‘袁氏’鼎盛時期袁紹麾下的戰將如雲,不僅有極富帥才的大將麹義,還有縱橫河北幾無敗績的顏良、文醜、高覽、張頜這樣霸氣的‘河北四柱’,同時還有十幾、二十位聲名顯赫的成名上將;自然也就把有些怨氣衝天的呂氏兄弟壓製得抬不起頭來。<\/p>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僅僅兩年的時間,儼然當世第一強藩、狂傲得不可一世的袁紹就黴運當頭的開始徹底走起了下坡路,冀州的一場大戰精銳主力消耗殆盡後無奈的退據了幽州苟延殘喘;麾下的主要將領也死的死、降的降,最後也就僅剩下文醜等有數的幾人。否則,也不可能連袁術的故將紀靈也會被啟用出鎮一方。當然,由於形勢的急轉直下,以往根本得不到重用的呂曠、呂翔兄弟自然也就來了機會的被委以了重任,統率著兩萬幽州軍出鎮大本營薊城的門戶和咽喉範陽。<\/p>

隨著東、西兩路幽州軍的相繼敗回,紀靈、趙睿、沮鵠以及高幹、牽昭、田豫等也先後逃到了範陽。由於高幹本就是‘袁氏’的親族和嫡係,並且以往的地位也要高出所有的人一大截(並州刺史),所以範陽的軍政事務理應由高幹來主持。而高幹本人由於是‘袁氏’絕對嫡係已經根本沒有了其他的出路、且由於弄了個全軍覆沒也沒臉麵現在就夾著尾巴灰溜溜的回到薊城,同時其也有心在範陽多遲滯一下徐州軍的進軍速度給‘袁氏’盡量的多爭取一些時間(高幹是在期盼司馬懿能盡早的聯係到大漠夷族的支援)。因而,高幹也就在範陽住了下來。<\/p>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當紀靈、高幹等相繼敗逃回範陽之後,有鑒於身份的原因呂氏兄弟表麵上也隻好畢恭畢敬的對高幹唯命是從,但內心裏卻有著極度的逆反心理。當徐州軍兵臨城下之後,呂氏兄弟在戰與不戰的問題上就與高幹產生了意見分歧,而且還振振有詞的‘兵法雲守城不戰孤也’的滿嘴是理,並隱晦的提起範陽本就是他們兄弟駐守的關隘。<\/p>

以前由於高幹此人一直躲藏在‘袁氏’的陰影下而聲名不顯,實際上能夠的得到心胸狹窄的袁紹信任而獨鎮一州,高幹的能力和眼界事實上也頗為不俗。在呂氏兄弟的一再堅持下,高幹為了顧全大局(站在‘袁氏’一方的角度)也隻好同意呂氏兄弟提出的‘出城一戰’的要求、並派紀靈、沮鵠統軍隨後對呂氏兄弟進行接應。<\/p>

進抵範陽城紮下營寨後原就準備隨後就率軍前往討戰的前軍主將張飛和張頜接到幽州軍前來叫戰的稟報後,在派人前往中軍稟報的同時,自然是馬上欣然的統軍出營迎戰。<\/p>

兩軍對圓射住陣腳之後,原本就對袁紹的原來一些大將心懷不滿和成見的呂氏兄弟一眼就盯住了立馬於兩軍陣前的張頜,反應迅速的呂翔催馬衝出的同時已經高聲的喊道:“對麵可是被主小人張頜?以往爾多受袁公本初的信任和倚重,爾不思報效袁公的知遇之恩反而投向敵方尚有何臉麵活於世上?爾當自縊而死以謝天下,世人皆會因此而拍手稱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