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燕趙豪傑 (二更)(2 / 2)

本著要榨幹一切剩餘價值的想法我想著說道:“公與先生不必過謙!誰人不知公與先生乃河北的大才‘河北三傑’(當然不能說‘河北三強種’)之首?現在元皓(田豐)先生已經身居與廟堂之上,而正南(審配)先生則輔助舍弟陶應在安定巴蜀。商希望公與先生能多多輔助商完成對北方異域的整合,為後世子孫開創出一個永遠不受蠻夷欺淩、劫掠的繁華、富庶的大漢。故而,先生務必答應先出任商的參軍之職,此職亦不會使公與先生太過於的操勞;商亦會時常的照拂公與先生避免公與先生過於的勞累。至於沮公子,以商看來已很難繼承公與先生的衣缽!商乃武人出身,故可看出令公子乃是一不可多得的將才;商擬委令公子以軍中要職。不知商對先生父子此等安排可有異議否?”既然要硬趕鴨子上架,就不能給沮授推脫的機會;所以我也就稍顯霸道的以半命令的口吻坐實了對沮授父子的安排。<\/p>

父子二人相識沉吟了少許後同時站起抱拳一揖,還是由沮授開言道:“君有命、臣不敢辭!沮授父子此後必竭心盡力的為朝廷效力!”由於我是根據父子二人的實際情況和能力平衡後做出的合理安排,這樣自然是讓沮授根本無法推脫。同時,由於沮鵠現在還稍顯年輕、稚嫩,父子情深!沮授自然是想到自己有必要同在軍中對兒子加以幫襯、照拂。而沮授所說的‘君有命、臣不敢辭’也並沒有錯,以我現在的身份當然可以代表獻帝劉協或等同於獻帝劉協安排一切。<\/p>

安置好了最難處理的‘河北三強種’之一沮授,其他的原河北將佐也就相對比較容易安置了。不過,在我把文醜、紀靈、趙睿、田豫、牽昭等召集到一起準備作以安排時,同沮授一樣已經年近五旬的紀靈則首先有些心灰意冷的提出要告老還鄉的返回老家南陽,理由自然是已經征戰大半生的年老體衰了。接著在原河北將領中並不太突出的趙睿可能是感到自己已經四十多歲了、前途並不看好,也提出了同紀靈一樣的要求。我略作挽留後也就答應了二人,並讓文醜、田豫、牽昭、再加上沮鵠先統領原河北的降軍。<\/p>

待一切安排就緒後,送走眾人我卻單獨留下了紀靈。其實我並沒有別的想法,隻是身為武將的我感到紀靈哪獨樹一幟的三尖兩刃刀就此湮沒有些可惜!因而就留下了紀靈,勸說紀靈留在我的私宅養老並幫我照顧一下家眷、相應的把三尖兩刃刀的刀法也傳授個我那個‘結巴’弟子鄧艾。其實紀靈的家眷本就在薊城,而有些心灰意冷的紀靈征戰大半生,內心裏的唯一遺憾也確實就是其刀法尚無傳人(紀靈隻有兩個女兒還都已經出嫁)。聽完我的委托、又聽我描述說鄧艾是多麼的有武學天賦,紀靈也就很爽快的答應先留在薊城傳授鄧艾武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