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烽火戲諸侯——狼來了的故事(1 / 2)

春去秋來,女嬰逐漸長大,而且越長越漂亮,顧盼生姿,順理成章地被選入褒國宮中。褒國的君主是姒姓,所以這位美人就叫作褒姒。

正巧,褒國的君主得罪了當時執政的周幽王。怎麼辦呢?周天子身邊不缺寶物,但美女總是不夠的。於是,褒國的君主就把褒姒獻給了周王。

周幽王看到光豔照人的褒姒,眼睛都直了!別說對褒國的怨氣,王朝天下也被拋到了腦後。此後,周幽王不問政事,隻是圍著褒姒轉了。

周幽王對褒姒是好吃好喝供著,好言好語哄著,盡心盡力討好她。可不知為什麼,她就是不對周幽王露出笑臉兒。為此,周幽王很是煩惱。他把褒姒當成天下第一寶貝,可不希望她真像財寶那樣冷冰冰。周幽王沒辦法,對身邊的人說,誰能博得褒姒一笑,就重重封賞。周幽王身邊有一群專門逗他開心的人,這些人開始想辦法。先來了一批插科打諢(hùn)的,在褒姒麵前熱熱鬧鬧地演了一通雜耍,逗得周幽王開懷大笑,褒姒卻隻是撇撇嘴。接著又來了一批人,他們帶著從各地搜羅的金銀珠寶、錦衣美服放在褒姒麵前,褒姒還是一臉冷漠。最後,不知是誰給周幽王出了個餿主意:點燃烽火,逗褒姒一笑。

原來,為了防備西邊的犬戎部族,周王朝曾在驪(lí)山一帶修築了許多烽火台,一旦點燃其中一個烽火台上的狼煙,烽火台會一個接一個把烽火傳下去,諸侯們看到就會前來護駕。

周幽王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點燃烽火會是個什麼情況,大家安逸生活過得太久了,從來都沒有人見到過,周幽王自己也好奇得不得了。選好時間,周幽王帶著褒姒登上了王城最高處,命令守衛點起烽火。

很快,狼煙四起,諸侯們一看有敵情,立刻集合軍隊,趕往王城。大家氣喘籲籲地過來一看,哪有什麼犬戎呢?隻見城樓上,君主正摟著美人兒大擺筵席,周圍幾個插科打諢的人忙著逗樂,熱鬧著呢!各路軍馬半是緊張半是懷疑,本來就出發得匆忙,這時更是亂成一團:倒了旗的、歪了帽子的,什麼模樣的都有。此情此景,褒姒看了,“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周幽王終於看見了褒姒的笑容,美得他半天緩不過神!周幽王轉過身,心滿意足地告訴諸侯們的軍隊:“寡人陪著美人兒取樂呢,沒什麼事兒,你們都回吧!”

聽了周幽王的話,諸侯們氣得臉都綠了。可是王命難違,沒地方抱怨,隻有扛著旗,耷拉著腦袋撤了回去。

所謂千金難買美人一笑,點個火就能博得美人開心,周幽王覺得很值。他接二連三地陪著褒姒用烽火台點狼煙戲弄諸侯,禦敵衛國的烽火台現在變成了遊戲場。

李山說

這段故事,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看這段曆史記載,大家要留點神,它的可信度不高。因為曆史學者考證,邊境設烽火傳消息,是後來西漢才有的事情。那麼,這是不是說,褒姒與西周的滅亡就全沒有關係呢?也不是。褒姒還是脫不了幹係的。西周晚期的詩篇就歌唱說:“赫赫宗周,褒姒滅之!”(《詩經·小雅·正月》)意思是,顯赫的周王朝,是褒姒把它給滅亡了。西周建國快三百年,也就是到周幽王執政時,周王朝政治就出了問題,民不聊生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王朝的根基發生了動搖。在這個時候,遇到好的國君,國家還可能統治得久一點。不幸,周王朝遇到周幽王和褒姒,他們的所作所為,無疑加速了西周的滅亡。

春去秋來,女嬰逐漸長大,而且越長越漂亮,顧盼生姿,順理成章地被選入褒國宮中。褒國的君主是姒姓,所以這位美人就叫作褒姒。

正巧,褒國的君主得罪了當時執政的周幽王。怎麼辦呢?周天子身邊不缺寶物,但美女總是不夠的。於是,褒國的君主就把褒姒獻給了周王。

周幽王看到光豔照人的褒姒,眼睛都直了!別說對褒國的怨氣,王朝天下也被拋到了腦後。此後,周幽王不問政事,隻是圍著褒姒轉了。

周幽王對褒姒是好吃好喝供著,好言好語哄著,盡心盡力討好她。可不知為什麼,她就是不對周幽王露出笑臉兒。為此,周幽王很是煩惱。他把褒姒當成天下第一寶貝,可不希望她真像財寶那樣冷冰冰。周幽王沒辦法,對身邊的人說,誰能博得褒姒一笑,就重重封賞。周幽王身邊有一群專門逗他開心的人,這些人開始想辦法。先來了一批插科打諢(hùn)的,在褒姒麵前熱熱鬧鬧地演了一通雜耍,逗得周幽王開懷大笑,褒姒卻隻是撇撇嘴。接著又來了一批人,他們帶著從各地搜羅的金銀珠寶、錦衣美服放在褒姒麵前,褒姒還是一臉冷漠。最後,不知是誰給周幽王出了個餿主意:點燃烽火,逗褒姒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