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1 / 3)

貝、鮑魚。”

逢連春一聽就鬆了眉頭,看來他這個小師弟也不算是一無是處,對於海鮮市場還是比較了解的,對於研究這方麵也有所涉獵,像是一般的公司,如果想要養殖肯定一門心思就奔著海參鮑魚去了,可是海參鮑魚不易養活,如果想要量產,必須要精細,不說捕捉存活的困難,甚至海水的配比都要仔細研究,沒有合適而成熟的方案哪能養活?

而類似於紫菜、對蝦、牡蠣這種廣泛的海鮮就比較好養了,養這種海鮮首先要保證的不是他們的存活與否,而是他們的繁衍與量產,難度在提高產量,而不是生存環境,隻要找對方法,將種子放進海域,圍好,隻等著一批批的成熟就是,既磨合了整個團隊,又能給公司回攏第一批資金,是個不錯的好方法。

當然,這種事隻有想是不行的,想得好也沒什麼用處,關鍵是人才,不然光是研究溫度海水成分提高繁衍率就足夠拖死公司了,這也是海產養殖方麵始終不是那麼特別興旺的原因,不是大公司根本養不起這樣燒錢的研究,這也是楚辰一門心思報了水產養殖乃至報了b大的原因。

更加專業的海洋大學的研究生博士生隊伍早就被大公司包攬了,楚辰想要打敗那些大公司實在是沒什麼可能,不如偏門一些報個名頭大一點的大學,這樣的學校即使專業不強各種名頭的教授絕對應有盡有,中科院的那幾個教授就是楚辰的目標,這不就撿個漏?

逢連春剛從大公司跳槽出來,無論是經驗還是能力都讓人豎起大拇指,隻是生活上不太會照顧自己,又不喜歡別人入侵他的地盤,楚辰對此沒有絲毫的意見,找個人照顧他唄,隻不過是洗洗衣服的活,至於吃飯?到時候公司會找個阿姨專門做飯,每天三餐按時吃,即使不吃也有人送,而在公司隻穿工作服就可以,工作服髒了公司專門清洗,這樣應該足夠讓逢連春滿意了。

兩個人的談話很愉快,在在早餐攤子上一起聊到了九點直到人家要關門了楚辰才不舍的和逢連春話別。

而在逢連春之後,楚辰又叫楚爸介紹了一個能力強一點的代理人,這樣一個小小的五人公司終於成形,人數也到了公司的最低標準,公司選址在b市開發區,也為了以後上市等事做準備,而且其中研究人員占了百分之八十,在一些項目的申請上更是占了便宜。

像是研發機構的認定項目、科技計劃項目、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工業和信息化項目等,申報的時候總能申請的多一些,而由於楚辰還是在校生,還可以申請工業園孵化基金,導致整個公司不過剛剛成立,就已經在兩三個月內申請了足足幾百萬的資金。

當然,申報的項目不一定都能成功,但是陸陸續續的也有兩三百萬,逢連春帶著池亮和薛瑩前往d市,在那裏籌備研究所,並且準備在d市海洋大學招一批畢業生幫忙工作,他們三個中逢連春和薛瑩都是d市海洋大學出來的。

楚辰聽到的時候自然支持,但是隨即眼睛一亮,卻想到了自己學校,隻是b大的水產養殖係和d市海洋大學實在沒法比,楚辰猶豫了一下,還是和逢連春提了一下,準備今年九月的時候在b大也招一批大三生,雖然底子不好,但是實習實習也能補回來吧。

計劃敲定,公司也飛速發展,楚辰終於能清閑下來,而另一邊的周謹行,也在緊鑼密鼓的忙碌著。

☆、73|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

和楚辰早已經選定好的方向不同,周謹行在學習光盤上的知識之餘又報考了第二專業,不過不是大家猜測的工商管理,而是車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