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關係著自己能不能盡快過上好日子,可以說葉舒華目前最在意的事了。但可能是她用詞太直白,王翠芬聽完又深深的皺起了眉,“大姑娘把嫁人掛在嘴邊,害不害臊?”

關乎未來幸福,葉舒華當然不害臊,挽住王翠芬的手撒起嬌來,“娘,這不是我們說好的嗎?你就告訴我,現在該怎麼辦吧。”

“我隻是讓你好好表現,大姑娘本來就該有個好名聲——可沒教你後麵那些話。”

葉舒華雖然覺得王同誌現在有推脫責任之嫌,但畢竟有求於人,她也連連點頭,承認這一切都是她自己瞎猜的,跟娘沒有半毛錢關係。

這般積極認錯的態度倒是打動了王翠芬,加上王同誌自己也不是傳統的賢妻良母,因為比起那些所謂的“好女人”,她的性格太要強、個人心思有點重。

所以,她心裏其實是認同葉舒華的想法,姑娘家嘴上再怎麼說“都聽父母做主”,心裏也該有點算計,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

這點小閨女倒是挺像她。王翠芬心思轉過一圈,終於在葉舒華的軟磨硬泡下,開口解釋了,“你做好你自己的,隊裏的人不必擔心,就算哪天有中意的人家來咱們大隊打聽,他們也不會在外人麵前說你不好,因為都是一個大隊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犯不著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葉舒華聽得似懂非懂,剛想問“既然大家都會幫她說好話,那她是不是沒必要特意表現”來著,就聽到她娘頓了頓,繼續道:“再說你才十七歲,嫁人還早著呢,你從現在開始注意起來,過個一年半載,保證全大隊都打心裏覺得你好。”

王翠芬本意是想要鼓勵葉舒華再接再厲,殊不知她聽到這裏整個人都傻眼了,脫口而出:“所以我至少要過一年半載才能結婚嗎?”

這語氣聽著可不像高興,王翠芬腳步一頓,掃了徹底懵逼的葉舒華一眼,不動聲色的問:“怎麼,你等不及了?”

“我隻是太意外了。”葉舒華下意識搖頭。

葉舒華說的是真心話,上輩子衣食無憂,婚姻便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內,穿越一場也不可能秒變成結婚狂,她隻是希望盡快擺脫現在的處境。

可這個時代又太過特殊,不能通過讀書躍農門;沒辦法經商做生意;想當乞丐都沒資格,出門沒介紹信是會被抓的;當然也不可能通過找工作養活自己。她這樣的鄉下人想要進城生活,最靠譜的辦法就是找個城裏人嫁了。

葉舒華本來就不是多意誌堅定、獨立自強的人,既然她長得不錯、有希望嫁進城裏,為什麼不把握呢?

而且隨著這張臉越長越像上輩子,葉舒華也越來越信心滿滿,憑著她現在的資質,絕對穩了,馬上她就要嫁給高富帥、吃上雞鴨魚肉!這個時候聽到王翠芬說什麼一年半載的,葉舒華當然急了。

但她著急的是進城這件事,而不是結婚本身。

王翠芬看她不假思索的否認,也鬆了口氣,大姑娘不是恨嫁就好了。

可惜她剛放鬆沒多久,就被自家傻閨女一個問題問得差點氣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葉舒華小心翼翼的試探她娘,“那……如果我想早點結婚呢?”

王翠芬是很精明的女人,腦洞也開得大,葉舒華之前著急名聲壞了不好嫁人時,她就有點起疑了。但王同誌多疑的同時還有護短的習慣,尤其是最疼愛的一雙小兒女,小兒子常年在城裏見不著,身邊的小閨女就成了心頭寶,王翠芬經常覺得小閨女太傻太單純,但心裏最信任的也是她,尤其是生病以後,小閨女黏她比三歲小孩黏媽媽還厲害,她不信這麼乖的孩子會無緣無故恨嫁起來。

一定是有人引誘了她!

王翠芬對這個結論深信不疑,畢竟自家小閨女越長越水靈,比城裏來的知青都更漂亮。有幾個知青剛下來的時候,還勾得整個大隊的小夥子神魂顛倒、忙完就去幫城裏知青幹活呢,她家小妹又漂亮又大方,比那些鼻孔看人的女知青要招人喜歡多了,這才去食堂幾天,隊裏那些小夥子沒事就來她們跟前打轉。

想到這裏,王翠芬開始覺得身邊人人都有嫌疑了,那些整天來食堂晃的小夥子嫌疑最大;但是沒有動靜的後生也不代表就沒嫌疑,畢竟老話說不叫的狗才咬人;還有知青點那些後生,雖然跟隊上的人來往不多,但城裏的小夥子長得確實更俊俏,大多還是文化人,幹幹淨淨、斯斯文文,不懂事的小姑娘最容易瞧上這樣的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