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們其中的哪一個,趁她不注意勾引了她家小妹!

現在是新社會,未婚男女私自勾搭也不用浸豬籠,但女孩子名聲壞了依然要被戳脊梁骨,王翠芬當然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她頂著葉舒華期待的目光,冷酷無情的警告道:“敢不聽我跟你爹的話,那就打斷腿!”

葉舒華被她咬牙切齒的聲音嚇得渾身激靈,封建家長一言不合就打斷腿,好可怕啊嚶嚶嚶。

不是葉舒華慫,而是她清楚這個時候的家長就是有絕對的權威,記憶最深的就是葉小妹有位可憐的堂哥,當年相中了個姑娘,但因為女孩家孤兒寡母太晦氣,配不上他大隊長親侄子的高貴身份,被堂哥的父母否決了,最後堂哥扛了半年還是妥協,娶了公社另一位大隊的外甥女,據說是門當戶對,現在閨女都三歲了。

葉小妹自己的親哥婚事倒沒有這麼坎坷,他們倆都很省事,從來不跟女生打情罵俏,到了年紀就讓父母張羅著相親,然後水到渠成定親結婚。葉舒華私底下估摸著,親哥同誌如果遇上和堂哥一樣的事,那也得妥協,畢竟堂哥的父親還隻是“隊長親哥”,就有這樣的權威了,他們的父親可是隊長本隊,誰能不聽他的話?

因此對王翠芬同誌的話,葉舒華信了一大半,哪怕事發後老娘舍不得下手,隊長父親也肯定舍得把她打瘸,她還是不要以身試險了。

想要英年早婚的偉大夢想就此被打破,葉舒華這些天心情都很低落,連帥哥都不欣賞了,無論是隊裏的年輕後生,還是斯文俊朗的男知青們來打飯,她都板著張後媽臉、麵無表情的為人民服務。

心情不好的葉舒華當然不知道自己因為這個反而逃過了一劫。

王翠芬同誌自打懷疑寶貝閨女被臭小子哄騙後,食堂開工時她就像裝了X射光,對每一位未婚的後生都進行了身份甄別,結果顯而易見,他們家小妹連看都不願意多看這些人一眼,肯定都不是他們。

他們小妹能接觸的後生全都在這兒了,既然沒一個讓她特殊對待的,那就說明她之前可能是想多了。

王翠芬又慢慢放下了心。

而之所以說葉舒華逃過一劫,是因為沒有這些變故之前,她還是有心情欣賞帥哥的,那樣的目光落在緊張過頭的王翠芬同誌眼裏,說不定分分鍾給她腦補出一位男朋友來——那就麻煩大了。

不過葉舒華對此一無所知,當然也就無從欣喜了。

一眨眼就到了開放食堂的最後一天,葉舒華心無旁騖的送走最後一位知青,正想捏了捏胳膊放鬆放鬆,就聽見後頭的大媽在感慨:“食堂不開了,這些知青又可以在家吃點好的了。”

立刻有人笑著接話:“可不是,咱們大隊的知青聽說不少幹部子女,以前在家裏肯定也都是寶貝疙瘩呢!”

比起前些天,葉舒華今天的心情已經好了很多,畢竟食堂解散了,她又可以回家吃幹飯,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感到有些安慰的葉舒華聽到大媽們的八卦,便有了些興趣,剛湊過去聽,就聽到她娘也貢獻了一個料,“是不是幹部子女我就不清楚了,不過有幾個知青家裏確實看重,經常寄些票啊錢啊過來,甚至還有直接寄肉罐頭的,這年頭還舍得弄肉罐頭,你們說這家底得多厚啊?”

葉舒華聽到這裏不由瞪大了眼睛,八卦兮兮的問:“娘,誰這麼有福氣,還能吃到肉罐頭啊?”

光是念出肉罐頭這三個字,她都忍不住流口水了,真是羨慕這位被上天眷顧的幸運鵝。

王翠芬在是笑著看了葉舒華一眼,有點賣關子的嫌疑,倒是周圍的大媽們七嘴八舌的說:“還能有誰啊?咱們大隊最讓人羨慕的不就是小宋同誌嗎!”

“何止肉罐頭啊,小宋家裏去年冬天還給他寄了一件嶄新的軍大衣——謔,可把咱們這些後生饞死了,排著隊找他借軍大衣過癮呢!”

“也是小宋大方、看得起咱們鄉下人,跟別的知青都不一樣,不但軍大衣舍得借出來,有時候還給孩子發糖,多大方的後生啊。”

哪怕是對知青沒好感的王翠芬,這時也跟著附和一句:“小宋確實跟其他知青不一樣,回城的機會都說讓就讓,我們孩他爹私底下都為他可惜,說本來小宋最有希望回城,公社的領導都喜歡他。”

大媽們你一句我一句的爆料,儼然把這位小宋同誌塑造成了七十年代的活雷鋒,但葉舒華聽完隻有一個評價——人傻錢多。

她突然有了個大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