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妹走後沒多久,不放心的李清也跟了出去。
李家住在村尾,要到河邊去的話,那基本上要經過整個村子。
“李婆子......”
“李奶奶……”
“李嬸……”
一路上遇上好些人,年紀跟她一樣大的叫她李婆子,跟李有金差不多大的叫她李嬸,跟狗蛋大的小孩子便叫他李奶奶。
說實話,這些稱呼,李清還真的不大喜歡。可是別人笑著跟你打招呼,你總不能冷臉不理人家吧。這種事情李清還真做不出來的。
“李婆子,都快吃午飯了,你這是到哪裏去呀?”一群坐在村裏老槐樹下的大娘,見李清往這邊走,便叫住她問道。
據說這顆老槐樹差不多有百多歲了,村裏人閑的時候,男人們會來這裏聊聊今年的收成,女人們會拿著針線一起做針線,一起聊天,在這裏到也自在。
這不,現在又聚了幾個人在。這其中便有石頭的奶奶李劉氏。當然李劉氏見到李清是不會打招呼的,反而還冷哼了一聲。
人家給你冷臉,你不可能拿著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臉。所以李劉氏不打招呼,李清也裝著沒有看見她。
“就因為快吃午飯了,家裏幾個孩子出去玩還沒來,所以我出來找找。”說著,並笑笑的跟著這群人點了點後,算是打了招呼,然後走了。
待李清一離開,一個好奇的大娘便立即對著身邊的人問道,“我最近常常看李婆子家的老二,天天去挖竹筍,也不知道她家挖這麼多竹筍做什麼?”
“有這回事嗎?”
“怎麼沒有,我都看見兩回了,而且每回他們都是把背簍裏裝得滿滿的。”這大娘見別人不信,立即斬釘截鐵地說道。
“的確有些怪。”別一個大娘也十分滿意的點了下頭,“你們最近沒發現,在村裏最近都沒怎麼看見李婆子。”
李劉氏一聽,哼了一聲,“還不是因為她家老三沒考中秀才,不好意思出來見人唄。”
“話雖是這樣講沒錯,可是以前耀祖沒考中,李婆子最多在家躲過兩三天,之後該幹嘛還是幹嘛。可是這回卻是很不同了。而且你們沒發現嗎?我怎麼覺得李婆子脾氣變好了些。”
“許二嫂,你那是什麼眼神?李婆子脾氣會變好?那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還不等李劉氏開口,便有人立即站出來反駁許二嫂的話了。
李劉氏聽了,直接點頭。這李婆子會改脾氣,除非狗不□□。
“你們還別信,就拿上次李大嫂為了石頭的事跟她起爭執的事。以前你們每次吵架,最後不發展成打架收場。可是那次就沒有......”而且那次李婆子一直在給李劉氏講道理,反而李劉氏一直在一邊胡攪蠻纏。
“還真有這回事。”
眾人聽了,直接點頭,表示十分讚成許二嫂這話
“還不至呢?”跟李婆子打招架那大娘又開始爆料。“最近,我聽她隔壁那家說,這些日子李婆子經常帶著麥綠去鎮上,不知道是去做什麼?”
一聽提起鎮上,李劉氏立即上了心。她可還記得狗蛋吃糖葫蘆的事。難道李婆子家還真的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