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在食堂吃飯(1 / 2)

“看這指甲長滴,我給你剪剪。”王李氏說著又拿起了剪刀。

王曉華-梅趕緊把手藏到背後。

這指甲她是不能剪的,雖然很長,裏麵也灌滿泥垢,但卻是她唯一的武器。昨天晚上要不是這手指甲,二瘸子也不會那麼快就放下她。

“不願意剪?那就以後再說!”王李氏看出她的意思,也不勉強,又把剪刀放了回去。

“這一梳頭洗臉,還真看不出傻來了。”王秀春燒完頭發回來說。

“以後你們要給她玩兒。”

“嗯,奶奶,她以後長住咱家嗎?”

“不,就這一晚上。”

“我還以為你把她要過來了呢?”

“咱家不能。再說,她有繼父,別人怎好要。”

“她繼父不喜她。人們說,保不住就是他繼父把她扔水裏的。”

王李氏瞪了王秀春一眼:“沒見影子的事,不要胡亂說。”

西裏間屋裏有小孩子的哭聲,王秀春趕緊跑了過去。

幹活的人們回來以後,各自打理起自己屋裏的小孩子,洗了手臉,領著抱著的,一塊兒向生產隊的食堂走去。

食堂在生產隊部裏。大門口的門框上一邊貼著“食堂如我家”,一邊貼著“生活集體化”。橫批是:十一隊食堂。

這裏是土改時沒收的地主王占園的宅子,三間大瓦房挎著兩個耳屋,東廂房是廚房,西廂房裏放著桌子板凳,是社員們吃飯的地方。

北房西裏間屋是辦公室,堂屋和東裏間屋之間拆了斷間牆,是個大通屋,裏麵也放著桌子板凳,是社員們開會的地方,也用來吃飯。

一百多號人呢,都來齊了有的還找不到座位。

西廂房和北屋通間裏都貼著大紅標語,最醒目的是“吃飯不花錢,努力搞生產”“人民公社好,人人吃得飽”,北房屋的門框上貼著“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的對聯。

西廂房和北屋通間裏都放著一大水桶玉米麵粥,一籠屜白麵饅頭、一盆涼拌菜。一張桌子上放著碗、筷、盤子。有專人給大家盛飯、盛菜,分饅頭。

人們都排著隊等候著,盛過一輪兒以後,誰不夠就自己去盛,想吃多少吃多少。隻要不耽誤出工,吃多長時間也沒人管。

不過甭擔心吃不上,夥房裏做的有富餘,人吃完了剩下的喂豬,幹糧則留在下頓吃。

王曉華-梅他們來到時,人們已經排好隊領飯了。一共三個領飯口:西廂房、北屋通間和夥房。排隊的人基本差不多,他們排在了西廂房的隊尾。

王曉華-梅掃了一眼排隊的人們,大多數都有印象,很多人都能回憶起二十多年以後的相貌。有一部分回憶不起來,便是在三年困難時期餓死的。不過,這時的人們麵色都很紅潤,精神很好。

不知是王曉華-梅的改變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還是昨天晚上的事大家都聽說了,都紛紛朝她望來。

“嗬,變樣兒了!”

“還別說,這一梳頭洗臉,還真顯俊巴了!”

“看著也不怎麼傻了!”

“傻就是傻,打扮打扮還能變靈透?”

“我是說看上去!”

“也許調教少,調教調教可能還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