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功不可沒!(1 / 2)

這一回顧欣茹沒說得了:要說家裏做紅燒肉、豆包、花卷兒,他送了別人還有可能,塑料袋裏的玉米是絕對送不出去的。因為太多,不是人力所能辦到的。

怪不得這些日子老偷著樂,紅光滿麵滴顯精神,難道真沾了臘梅的光?

臘梅是小神童,這個人們都心知肚明。要不然,那麼多蹊蹺事無法解釋。

小神童租賃了自己家的房子,還雇老伴兒當了她的糧店經理,兒子兒媳當了她農場的場主。這麼說,除了自己這個老太婆以外,一家人都沾上了神緣兒。

“其實你也沾上了神緣兒。”王貴勇見老伴兒半天不語,拍拍她的手和藹地說:“你做了紅燒肉、蒸了豆包、花卷兒,我給臘梅端過去,臘梅給神家送過去,自是會說誰做的。神家吃了你做的,自是會記住你的好。你說,你這不是也沾上了神緣兒!”

顧欣茹破涕為笑:“這麼說,咱一家人都沾上了神緣兒了!”

王貴勇:“那自然,臘梅是神家罩著的人,她租賃了咱的房子,就是與咱家有緣分,與小神童有緣,豈不是與神家有緣!”

顧欣茹點點頭,喜上眉梢,從此再不懷疑老伴兒的作為。

當王貴勇把顧欣茹的懷疑、自己的解釋對臘梅說時,臘梅眼裏卻轉起淚花兒來:自己這一重生,一個謊要用一輩子的謊話來圓;告訴了前世現代唯一的親弟弟,也讓親弟弟陷進謊話之中。麵對自己的結發妻子,卻不能說出真相!

“你也不用難過。”王貴勇勸道:“無法說清的事,就往神家身上一推。神家看不見,『摸』不著,怎麼說怎麼是,還能讓人們相信。隻是咱倆統一起口徑就行啦!”

臘梅點點頭:“我一定配合!”

秋收以後,地淨場光。這時,人們最忙碌的就是拾柴火,備下今冬與明年一春一夏的燒柴。

作物秸稈兒隊上收回了,能喂牲口的留著喂牲口,不能喂牲口的,隊上都集中在一起,待沒農活以後,挑成堆,按工分分給社員們,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

人們能拾的,隻有溝壑、道邊兒、閑散地上的蒿草、小雜樹。人人都拾柴,地裏的柴草拾一點兒少一點兒,不長時間,拾柴就成了難題。

老人和孩子跑不動,就用鐮刀砍路邊的草茬子,用筢子摟樹底下的落葉,背回家當柴燒。

臘梅深知拾柴火的艱辛。前世家裏沒柴燒,王曉華一大早就扛著筢子、背著簍筐去摟柴。那天天氣特別冷,地上下了一層霜。由於有霜凍,地上的草葉比較容易摟下來。

王曉華摟啊摟,摟啊摟,在溝邊上摟了一堆又一堆,裝了滿滿一簍筐,壓得仄愣仄愣地背回家,在庭院裏攤了厚厚一片。

中午放學後,再看那柴草,卻成了博博一層,柴草下麵的土地濕漉漉的。

原來,由於這天氣溫低,柴草上麵被裹了一層厚厚的霜雪,體積比原來大了兩、三倍。太陽把霜雪曬化以後,柴草恢複了原來的模樣,一大簍筐裝不滿一小筐頭頭兒。

這世裏絕不讓王曉華再像前世的自己,去摟被霜雪裹了的草葉。

但拾柴火是免不了的,因為這個時期農村一律燒柴火做飯。過日子離不開柴米油鹽,柴是第一位。

要想不摟草葉,必須備下足夠的燒柴。

其實,前世現代的柴火有的是。那裏的人們做飯不燒柴火,條件好的用電、用煤氣,條件最次的,也用蜂窩煤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