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世故而不世故,曆世事而存天真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May,感情路可謂坎坷曲折。前後戀上3個男人,都是愛到無法自拔,可偏偏她愛的人不愛她,愛她的人她不愛。
為了第一個男人,她幾乎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表白心意:在火車上站一晚上隻為去看他一眼;把他發的短信一條一條全部抄下來,一字不漏,厚厚的一本,時不時拿出來翻閱;隱身在QQ上愣愣地看著他的頭像從亮起到暗落;玻璃瓶裏折滿彩色的紙星星,每個星星裏寫著內心獨白……可惜,告白4次都被拒絕。這個男人是真的正派,但隻是把她當妹妹看,很無奈。
為了第二個男人,她傻傻地答應成為人家女朋友,實際上她知道自己隻是個備胎,並且那個男人還特別坦誠地告訴她:“我不愛你,我們也不可能有結果,但是我可以和你談。”這種看似坦率的男人實際上真是把“渣”發揮到了極致。想牽手、想親吻,但就是不想好好愛她。約個會吧,連吃頓麥當勞都扭扭捏捏地想AA製……
第三個男人,是她正式的首任男友,在異地工作中認識。女孩子一個人被派到外地工作,人生地不熟,最容易受寂寞驅使對周遭的一些“小恩小惠”泛起心中漣漪。這個男人就是這樣,甜言蜜語對在外地的May簡直就像毒品一樣,明知道他有個在英國留學的女朋友,May還是陷了進去,情不自禁地“吸吮”這段錯誤的感情。對May來說,這個男人在她麵前所表現出來的一切都是隻愛她,而對於在國外談了5年的女朋友隻剩下責任,並且已經明確提出分手,之所以還有聯絡,完全是出於已經演變成親人的關係……讀者朋友們看到這裏,一定會大罵May居然連這都信吧?
但往往當局者迷,換成你,深陷其中,也未必能理智清醒地全身而退。就這樣,這個男人在May和他那所謂的已經分手的女朋友之間周旋,害得May好不痛苦,甚至養成了每天睡覺前要偷偷地關注“他的她”的微博動態的習慣,越看越揪心……終於,她忍不住了,打電話向我傾訴,等她敘述完一切加上她自己“不理智”的分析,即被我無情當頭棒喝:“鬼話連篇你都信。”
她還不肯麵對現實:“他說他和她早就分手了,可是她一個人在國外也不能不考慮她的感受,不能太決絕。再過2個月她就回國了,他父母現在逼他和她訂婚。所以,我想我應該退出,但是他告訴我他很痛苦,我也能感受到他很痛苦……”
我又氣又憐地打斷了她,簡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你把他號碼給我,如果相信我,我打給他。”
於是,我花了十幾分鍾,說服她把那個男人的手機號碼給我。
“嘟……嘟……嘟……”電話接通了,盡管被封為“戀愛小貼士”,可打給一個陌生人還是讓我試圖平靜地醞釀好開場白:“你好,我是May的朋友,童童。”
“你好。”電話那頭的聲音一聽就讓人生厭,“童童?噢~我聽May常提起你。”
“那你應該知道我的性格,我就不拐彎抹角了,你們的事情我略知一二。別的也不感興趣,隻問你一個問題:你是愛May還是愛你那個英國女朋友?”
“我愛May。”他說,“但是……”
然後,他開始滔滔不絕地狡辯之所以不能和May繼續下去的理由。
掛完電話,我立刻打給May,“搞什麼東西啊,他痛苦個P,哪一個痛苦的家夥還在KTV那麼high的?!你不是說他現在正一個人落寞嗎?為什麼我這個陌生電話打過去,裏麵傳來歡快的背景音樂……不信你自己打。”
終於,幾天後,他們分手了。為了不讓她繼續再因寂寞沾染上“禍患”,在眾姐妹的勸解下,她回了上海。
每個女孩兒都會陷入愛情,我也不例外,隻是麵對不適合的感情,是強求還是放手,麵對正確的感情是抓住還是怯懦,女孩兒們都應有自己的選擇。
可能是平時看上去比較灑脫吧,加上對任何事包括感情有一套自己的見解,我在大學居然成為一些女性朋友們的“戀愛小貼士”:解析疑難雜症,傾力出謀劃策。往往我那些餿主意還真有那麼點兒用處。其實這正是年少時代天真爛漫之處,現在,越來越成熟,漸漸對別人的生活從本質上不關心,也越來越懂“道理”,不幹預他人在自己人生路上要做的選擇。
大學時有個朋友,溫柔善良、善解人意,可總是缺乏自信,每每陷入一段感情就會無法自拔。在我的印象中,她大學一直在飽受單戀的痛苦,像是中了某種魔咒,總是愛上不愛她的人。她為他在CD上錄滿自己唱的歌,為他在日記本裏寫下字字心情……可他隻是禮貌地把她當成一個朋友。她總是心力交瘁地跟我們分享他的一言一行,期待我們能從中找出任何蛛絲馬跡告訴她他也喜歡她,可我總是讓淚流滿麵的她繼續失望。
有一句話,我跟她重複很多次,也是我想對很多女性朋友說的:“戀愛的道路上,沒有勉強。在你不甘心已經為他做了所有你能做的事情卻仍然無法打動他的時候,殊不知在他眼中那些付出卻是種困擾。請你勇敢放棄,因為他真的不喜歡你。與其繼續執迷不悟地付出讓自己傷痕累累,不如收拾好心情,去接觸陌生人、嚐試新生活,去充電、完善自己。沒準等你變得更好的時候,他會折服在你的魅力之下,也可能那時你已看不上他。”
引用一條戀愛潛規則:他沒主動找你,他忘記了答應你的事,他不想結婚,隻因為He\\u0027s just not that into you(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
還有一個同學,嚴格地說不能算同學,初中是我們隔壁班級的,因為一個姐妹淘Grace才和她打過幾次照麵。我甚至都叫不出她的名字。初中時,那位同學儼然是個假小子,說話很man很爽朗。高中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和Grace正在快餐店吃飯,突然一個打扮妖嬈的女人走過來打招呼,Grace大呼:“是你啊!女大十八變了啊!”我隻覺得眼熟,完全沒將她和當初那個假小子聯係在一起,勉強說服自己她們是同一個人,可還是覺得不適應。
她自來熟地坐下,開始敞開聊她的故事,說初中畢業後已經不上學了,現在在一家服裝店打工,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那人對她很好,耍脾氣耍性子都能依著她。她竟然相信他愛自己,愛到會為自己離婚……Grace嘟噥著:“你確定他會離婚?”她用自欺欺人的表情說:“嗯!”
當下她和那位男士正在冷戰,她覺得這段畸形的愛情哪怕有結果,恐怕也走不到最後,自己的家人根本不可能接受,所以有打退堂鼓的意思。可當那位男士電話一來,我們看她努力克製住欣喜的花癡樣兒,就知道她一時半會兒是沒救了。
每每有人陷入錯誤的感情,不禁想問,那個讓你陷在愛情裏的男人真的十全十美、魅力無限嗎?客觀地看看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或是渣得不能再渣,或者謊言說得不能再像謊言……他在你麵前摳腳趾,挖耳屎,自私膽小……請問,你放不下的是什麼呢?是放不下“他”,還是放不下自己對他所做的“付出”?是戒不了他,還是戒不了心裏有他?再或者是一種占有欲,因為他不完全被你所擁有?
首先,我認為:不值得為了青蛙浪費青春和眼淚,否則你的王子一定會等得很著急。有個小竅門,如果你失戀了,就在本子上詳細羅列對方的缺點和讓你厭惡的地方,當你想他的好時,馬上把那本子拿出來看。至於他的好,等時過境遷再拿出來回味吧。失戀的當下,你隻需要把錯誤的感情“斷舍離”就好。
其次,在你可以選擇善良和不善良的時候,選擇善良,那是風範。比如哪怕你摔壞了人家手中的娃娃,隻需要賠錢就可以平息她的哭鬧,但是,你不會容許自己那一刻搶奪的“快感”,這是有選擇並且選擇了善良。有些人沒得選,他隻能善良,要不然更沒有活路,因為他沒有作惡的能力和本錢。
說來也慚愧,曾經有個男的追了我7年,他見證了我兩段感情的開始和結束,但就像騎士一樣不願離去。這其中,我有推卸不了的責任。我最大的錯誤,就是一直想保留這段友誼,殊不知,這對一個喜歡自己的男人來說相當殘酷。所以,我早該意識到,一旦變味的友情,要麼讓我愛上他,要麼讓他別再愛我,沒有中庸之道。這也正應了我的理論:角色定位要清晰,把喜歡自己的人當成男閨蜜,顯然不妥。
我嚐試過跟他分析:“其實,一個人愛不愛自己,自己是最能感覺到的。從眼神、語氣、自然而然散發的氣息……真的,我並沒有感覺到你是喜歡我的。你很好強,你之所以放不下,是因為你不甘心××能追到我可是你沒有,你不甘心那麼多年的追求和付出。可這是筆算不清楚的賬,你越是不甘心,就越是放不下,也越是會繼續耗費時間……沉沒成本。何必呢?你是複旦大學高才生,長得也帥,何愁沒有女朋友,與其浪費時間在我身上,不如發掘和欣賞身邊的美。”
朋友們,體驗是好事,不管好的、壞的。可得給自己一個deadline(期限)和bottom line(底線),無休止的淪陷,不但磨人,磨得自己都看不清內心真正的獨白,磨得讓旁人看不清你,也會讓你耽誤時間去遇到真正屬於你的Mr. Right \/ Miss. Right,拖延你可以擁有的幸福。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少年與人比武,但敗於人前,於是他決定上山拜師練功,他日學成後再下山與之決鬥。十多年的歲月中,他謹記當日之恥,勤於練功。
每一年,他都會問師父:“我可以下山了嗎?”
師父問:“你覺得你現在能夠打敗那個對手了嗎?”
他回答:“不能。”
如此,每次都被師父勸下。鬥轉星移,歲月流逝,18年後,他終於學有所成。師父慶賀他:“現在連師父都不是你的對手了,你的武藝已經足夠精湛,可以下山了。”誰知少年說:“師父,我不下山了。”師父淺然一笑,“為何?”少年回答:“因為一次失敗,我潛心18年練功,其實我一直在輸,因為這18年來我都不曾放下。如今我雖一身功夫,但隻有放下,我才是徹底地轉敗為勝。”
深深陷在錯誤的感情裏,隻會一葉障目,又何談領略更美更遼闊的風景呢?
追求需要勇氣,放下更需要勇氣。
與君共勉。
對正在考慮要不要和他\/她分手的朋友們,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兩個人在一起與不在一起相比,哪個時光你更快樂?不要為了習慣、憐憫或不好意思。
對正在猶豫是否要和他結婚的朋友們,也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兩個人在一起與不在一起相比,是加分還是減分?不要為了物質、憐憫或不好意思。
兩個人若在結婚後,共同規劃、互相輔佐,一切變得比分別單身時更好,且發展的步調同頻。那就是1+1\\u003e2的選擇。
你挑選另一半,也不用著急看他現在有什麼,而應該看他能夠帶給你什麼。縱使他當下開著寶馬,可如果和他結婚後,讓你變成整天愁眉苦臉的怨婦,那他是帶你做了減法,你並不快樂。如果他當下騎著自行車,但和他結婚後,你們一起建立目標、一起努力、一起實現,讓你變得比原來的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更熱愛生活、更愛笑……那他是帶你做了加法。
“一輩子,和一個讓你增值的人一起,會越來越快樂。一輩子,和一個讓你貶值的人一起,會越來越鬱悶……一輩子很短,你選擇笑到最後,還是熬到最後,都看你自己。”
這也值得反思,自己是“正向”還是“負向”?“負向”是指無論誰來加,到最後都是減。若是另一半跟你結婚後,1+1\\u003c2,你還不滿意了,覺得跟自己想象中有距離,生活怎麼沒有進步,反而還退了步。也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有句話說得好:你有怎樣的智慧和底蘊,才可以吸引配得上這樣的智慧和底蘊的機遇以及伴侶。
很多人隻留意到你的鞋子好不好看,隻有你才感受得到腳穿著它們舒不舒服。縱使鑽石再大顆,指環不是你的尺寸,強行戴著也還是別扭,且比合適的小分鑽戒更容易丟。
愛情和婚姻本就沒有什麼一定對或者一定不對的道理。隻要保持正麵的生活態度,將心比心。每個組合的故事都是一部長劇,你、我、他既是演員,也是編劇,而結局在每一個微小片段的演繹串聯下不停地變、不停地變。
愛情裏的斷舍離,就是當斷則斷,不受其亂。畢竟,戀愛很短,但生活還很長。
城市的輪廓,你的孤獨。在外闖,很艱難,很寂寞……總有人懂。
我也有過一段“自己到底是誰”“我那麼拚命是為了什麼”“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拋棄了”的階段,也經曆過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的階段,勤勤懇懇工作,周末穿著睡衣,不化妝不打扮,淪陷在沙發裏,動都不想動。那段時間,沒有戀愛,沒有牽掛,沒有過多的情感出口。
女人應該是感情豐富的物種,需要不同的情感平衡生活,才能維持美麗。為了擺脫那種“精神亞健康”,我內心也渴求良方。談場能夠“變滋潤”的戀愛?噢,這可遇不可求。於是,我想到,領養個寵物,寄托情感。
接下去要講的故事很傷痛,自從多多走了以後,我保留著她唯一的一張照片,至今不敢翻出來看。
那很早了,大概是發生在2011年。多多是童爸花了100塊錢從狗販子手中買回的迷你狗狗。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單純的童爸隻是開車經過,瞟見路邊賣狗,覺得特別可愛,便打電話回家問意見要不要買。我們全家都很愛狗,卻對販狗、星期狗鮮少了解。一聽說家裏會迎來一個小家夥,自然都開心得不得了,還沒等她到,我們已經在猜想她的可愛模樣。
她一進家門,昂首挺胸“咚咚咚咚”地小碎步四處跑動,仿佛對新環境很是好奇。我和媽媽就在邊上看著她,也是歡喜得不得了。弟弟早聽到家裏“喜報”,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問:“多多呢?”
那時正是冬天,我給她預訂了暖暖的草莓狗窩、衣服、狗糧、羊奶、玩具……告訴她,以後在這裏,不需要擔心任何事,我們會讓她開心快樂地度過一生。由於自知不懂狗,我還特地加了一個“狗狗天地”的網上聊天群,向很多達人請教問題。
因為多了一個她,全家都幸福得不得了,笑得都很滿足,照顧她,看她跑,瞧著她自己走進走出她的小窩……我迫不及待拍了照片上傳微博,同大家分享,她叫多多。
網友對多多小老虎般條紋狀顏色的毛很好奇,說沒有見過這樣的品種,那種顏色的毛應該是被染上的。我心裏還想著,哪怕顏色不是天然的,我們也不會嫌棄她。
正高興著,突然,童爸抱著她說:“哎呀,你們看,她的一個眼睛怎麼是渾濁的?”我們趕緊跑上前,緊張地看了又看,我當即向狗狗天地的朋友請教,眾說紛紜,我決定帶她出去看醫生。為了避免多多太小吹到外麵的冷風,我和媽媽拎著草莓窩出門,找到一家寵物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