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斷舍離——不迷戀,不堆積(1 / 3)

《虞美人》reference_book_ids\":[649781420492430030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除了不美,以及還沒燦爛卻已老去,其他我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有句話叫:“缺乏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拯救不了。”我認為,精致不應該是奢侈品堆積出來的,而應該是內涵的外在流露。每天能夠在一分鍾內決定穿什麼並且穿搭得體又好看的人,擁有的是一種“厚積薄發”的才華。

我是經曆過醜小鴨變白天鵝的過程的。記得那是在大學——

大學像極了一個藏在象牙塔裏的小社會,半分功利半分純真的年華。在這裏,學生分成四個等級:帥哥美女為第一等;上海市中心的人為第二等;上海郊區的人是三等公民,我屬於這類;最不受待見的則是來自外地的同學。

學校裏雲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美女,美女們到哪裏都能受到憐香惜玉的對待,可樸素的我平庸得沒人記得住。校學生會是大學功利的強化區,尤其是文藝部,裏麵的學長們都以這裏聚集了眾多養眼的美女而驕傲。我去麵試那會兒,一個學姐問我會什麼,我說我會畫畫,說完在教室的黑板上畫了一棵大樹,樹邊上是小木屋,小木屋所在的草地上點綴了些花朵,前方不遠處伴著一條長長的小溪。於是我就進了文藝部:他們這兒不缺美女,但總需要人出出海報打打雜吧。

還真被我預言中了,我在校學生會搬過道具、借過鋼琴,跑腿也算勤快……因為覺得校的級別大於學院的級別,而學院又大於係,所以盡管在這裏像個跑腿的,也告訴自己要忍耐。在這裏最大的“福利”恐怕要算我能最先一批拿到幾張校園文藝晚會的票。當時的組織行為學課程來了幾名香港交換生,出於作為“東道主”的禮節,我主動走到她們麵前說願意送她們票,希望她們有空可以去觀看精彩的演出。她們愣了一下,對看一眼,不知怎麼回應我,好像並沒有完全聽懂我的普通話,又怕傷害我的熱情,就將兩張票接了過去,隨後用不標準的普通話說:“謝謝,請問我們要給你多少錢?”這兩個家夥果然沒明白,我重複了一句,但這次卻是洋溢著兩袖清風的高尚:“送你們的。不用錢。我是校學生會的。”她們頓時顯出不敢相信的喜悅,連連道謝。

眼看一年過去了,部門裏的美女們都有了“彩色的”發展:有些被升了職,有些被推薦參加校園形象大使選拔,有些被推薦主持校園歌唱大賽……又一屆新生學弟學妹們來學生會報到了,而我,還是個“黑白色”的小幹事。

豐富多彩的大學處處在挑釁平庸之輩的自信心。這麼美的校園,我卻獨自坐在偉長湖邊落寞:我到底優秀嗎?從小到大是親戚朋友們都在集體演戲騙我吧?我到底優秀過嗎?

我拿出包裏“袖珍”的小鏡子,湊太近看不全完整的一張臉,將鏡子舉遠又嫌看不清晰。總之,普普通通的發型戴了副的黑框眼鏡,並沒有多少姿色……

這時同宿舍的一名女生曾對我說過的那句充滿挑釁的話回蕩在腦海中,“童童”她邊刷著牙邊抖動著腿說,“其實我覺得你並不好看啊,怎麼居然還有男的會喜歡你呢?而且還進得了文藝部。”考慮到和她有可能要同宿舍相處四年,我克製住不悅,用笑聲想化解尷尬,禮貌地回道:“不知道啊,可能大家覺得我有趣吧……”她卻回應給我不以為然的鄙視神情。

該女生侮辱的言論和鄙視的表情定格在腦海中,我越發迷茫……思緒被偉長湖的天鵝“曲項向天歌”般的叫聲喚醒,目光停留在那些雪白羽毛的美麗倩影上,在“綠水”湖裏自由劃行。連醜小鴨都能變成天鵝,為什麼我不行呢?

天生開朗的個性並沒有讓我被這種失落感牽絆太久。我起身,穿過校園,往校門外走,沿路觀察著與我擦肩而過的人。我去附近的理發店燙了個卷發,去眼鏡店買了隱形眼鏡——改變自己心情的第一步,就是改變外貌。古人雲:女為悅己者容。可如今,難道不已是“女為悅己容”了嗎。描了個淡妝,腳步也仿佛輕快了許多,我告訴自己一定要自信,並努力擠出一絲微笑,誰知這淺淺的一笑居然讓心情豁然舒暢,隨後竟嗬嗬大笑起來——自信是最好的妝容。

這裏分享一些我的“美麗”心得:自然美肌,才能輕鬆呼吸。我長得不算太好看,這我知道。但不夠漂亮不是我的錯,假如放任自己不漂亮那就是我的錯了。可求美,也得注意方法。大學是好多女生對護膚品的迷戀時期,緣於對自己外貌的不自信和希望變美的強烈願望。我也是其中之一,時常在大小商場護膚品專櫃流連,心裏堅信那些產品背後寫的功效不久後就能在我臉上實現,能夠將臉蛋變成剝了殼的荔枝那樣晶瑩剔透。於是,買了大瓶小瓶的“便宜貨”,把自己當成小白鼠。那段時間,別人推薦什麼好用,就有躍躍欲試的衝動。在變美信念的驅使下,我幾乎到了能背出所有成分功效的地步。我一天洗兩次臉,洗麵奶來回搓,洗到臉幹繃繃地才認可洗出了所有汙垢,之後按照所謂的“正確的護膚步驟”一層一層地塗,爽膚水、精華液、乳液、隔離霜……終於把皮膚折騰得越來越薄和敏感。我甚至誇張到21歲就去用什麼“活膚霜”,結果卻著實悲慘——裏麵的成分把原本就敏感的臉頰直接“整爛”兩大塊,去了趟醫院,擦了一個月藥膏,天天出門頂著兩坨白白的東西在臉上引人側目……可我還是不知悔改,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在痘痘的此消彼長中,繼續期待奇跡出現。有這種迷思的不僅僅是我,光在我身邊就有好幾個。女生看到痘痘就像看到惡魔一樣,一照鏡子,一天的心情就低落了。想盡辦法戰痘,越戰越受挫。況且大學校園,來自五湖四海的各種禦姐蘿莉,美得跟花開似的,這對很多平平淡淡的女生來說難免有失落感——中學時還好歹收到過幾封情書,一到大學怎麼平庸得像隱形人。

對待皮膚就像愛情,你把對方管得太緊反而會讓人窒息。試著了解他,解讀他,任他自由生長,恐怕比以愛和在乎的名義“折磨”彼此更有效。任何事物,講究平衡。皮膚和愛情都是如此。我們都是學過化學的,知道“水油平衡方程式”吧?可很多女人還是隻知道“去油”“去油”“去油”,那身體為了使水、油能夠繼續保持平衡,就不得不從體內分泌更多油分,反而帶來惡性循環。

我的皮膚真正得到暢快呼吸就是在我“放開”以後。我不再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臉上,也不再“泡”在瓶瓶罐罐裏。想想看,如果護膚品真有奇效,那那些擁有月球表麵麵孔的明星們早就脫胎換骨了,還需要費力燒錢跑去整形?年輕的時候,與其將大把大把的鈔票投在這些讓自己周而複始卻疲勞無功的事物上,不如買幾本書來得實際,多閱讀、多思考、提升氣質、燦爛笑容、充滿自信,這樣的女人就算不化妝也醜不到哪裏去。正所謂:三流的化妝在臉上,二流的化妝在精神,一流的化妝在生命。

在“清醒”後的幾個月,我沒有再往臉上擦任何東西,偶爾爆出那麼兩三顆痘痘也被我無視,有時甚至好幾天不洗臉……這種“放開”恰好給了皮膚一個休養的機會,慢慢地,皮膚變得不那麼容易泛紅,痘痘也自覺不再受寵隻能選擇離去,痘印也在時光的流逝中逐漸淡去……

我很慶幸自己醒悟得早,年齡越小肌膚的再生能力越好,自我修複力也越高。二十幾歲的女性擁有足夠天然的魅力,何必讓那些化妝品在你的臉上進行實驗、反應?臉隻有一張啊!別太折騰它,不要雜七雜八什麼都用,發現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就太太平平地用,“朝三暮四”既浪費又感受不到效果。更千萬不要貪圖便宜去買一些廉價的假貨,要知道真的有效果的東西不可能在地攤上賣,也不可能隻賣那麼幾塊錢。

二十幾歲的我,隻買幾樣必要的、好的護膚品:溫和的卸妝油和洗麵奶、不含酒精等刺激性物質的爽膚水、補水或者美白或者滋養型的精華素和麵膜(功效依季節而定)、純天然無汙染的乳液,作為日常保養,足已。有時間就畫一個淡妝,開懷舒爽一整天呢。另外,每天多笑,保持心情的愉悅也很重要。女人身體的各項器官真的是靠睡眠和好心情養的,優質的睡眠、舒暢自信的內在,才是最好的護膚品。

另外就是身材,減肥,有過體會的人都知道是一項高難度工程。最痛苦的莫過於我這類人:胖的話先胖臉,瘦的話先瘦胸。要說我的小腹,那真是件讓我特別挺不起腰的事兒,因為一挺胸,小腹比胸還凸。不明真相的,還以為是懷孕3個月了呢。本來人就不高嘛,那穿修身的短裙剛好彌補身高不足,偏偏B罩杯的胸下頂個“C cup”的腹,真是讓漂亮衣服汗顏到底該怎麼配上像我這樣的身材。

本來覺得自己總體是個瘦子,便也不以為然。真正下決心減小腹是源於閨蜜的一句話:“你今天要穿這件衣服出門嗎?還是那件枚紅色的好看,這件顯得你的胃凸……”

我是個愛惜身體不願冒風險的人,所以抽脂,吃減肥藥等“激烈”的做法,完全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我的胃不好,這是以前上班時留下的“不規律後遺症”,所以像一早起來喝黑咖啡這類的,也被我排除在外。既要瘦,又不能太辛苦,秉持這樣的基準,我的減肥大計主要從兩方麵著手,飲食和運動。不過我是吃貨加懶蟲,要我專吃那種低卡路裏的、清湯白水似的、吃了跟沒吃一樣的減肥餐,真的比下“地獄”還難受,而且那樣減會變成整體瘦,最縮水的還是胸。

無肉不歡的我,隻能盡量控製不吃那些“大肉”。看到扣肉,就跟自己說“現在天熱沒胃口吃”;看到紅燒肉,就跟自己說“看那肉皮上飄揚的豬毛,惡心”;不管看到什麼肉,就跟自己說“肉很難消化,少吃點”……以此,培養出對大肉的冷淡。

吃飯時,如果有湯,我會先喝湯,每次提醒一下自己,一個星期下來,也就基本養成了這個習慣。

運動嘛,讓我去跑步、遊泳、打球,我鐵定不是那一款。但是我得找一項運動培養出自己的興趣。女人都是愛美的,而跳舞就有一種能成就優雅體態的魔力,又不像單純的運動那麼容易讓我感到疲累,伴隨著音樂,自然舞動起來……我想我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運動——練一種新的舞蹈,肚皮舞。

學肚皮舞不是難事,跳得好看才難。學會一個新動作並且跳到位,需要重複幾十遍甚至幾百遍,扭動的多為胯部和腰,跳的時候要保持收腹,連續一個月跳下來總會有所收獲,一來減肥二來還能學個新才藝,何樂而不為?

關於著裝。明星們走完紅地毯,第二天的時尚周刊就是漫天的衣著點評,幾家歡喜幾家憂。最美和最醜都占有一席版麵。歡喜的那位恨不得全世界都看到那份報紙,竊喜“老娘是最美的”!悲催的那位嘴上說著“沒事”一回家就把雜誌燒了。

不少明星藝人看到自己幾年前上節目、走星光大道的照片都有想死的衝動——為什麼好好一件衣服在身上瞬間讓自己從“美胸皇後”跌落成“太平公主”,為什麼好好一條裙子在身上轉眼讓自己從“凹凸有致”晉級成“肥肉橫生”,虎背熊腰回眸一笑間,讓現場記者直感激——又有新聞點了。

二十幾歲走紅的明星,如果背後沒有好的造型師,不少人每次出場的行頭都會讓人捏把汗。她們不像十幾歲的蘿莉穿什麼都難掩青春動感,也極易獲取寬容。她們也不像三十幾歲的女人跌跌撞撞地從曾經的懵懂時代過來已經諳熟如何將自己打造出風韻和品位。所以,這個年紀的女性正在一個自我審視的階段,正經曆女孩到女人的蛻變期。聰明的女孩經過這個階段,終於“兼具性感與可愛”,另外一批也終於淪落成“早期歐巴桑”。

什麼適合自己,什麼成了阻擋你更出色的絆腳石,什麼可以助你變成更加優秀的人,什麼可以帶你走入你想走入的世界……

拉開抽屜拿出照相冊,看學生時代的自己。你是否還記得當時有一件衣服穿在別人身上美得耀眼,心動,省一個月的生活費買了一件,以為穿在自己身上也定會風光無限,在校園必定會引人側目,迷倒眾生一片,沒想到幾年後再看照片——這臃腫的土鱉是誰?

衣著品位高低的很大原因在於,你懂不懂自己的身材?衣服穿在模特身上確實美若天仙,但是你沒有那樣的天使麵孔魔鬼身材,就不要太奢望同一件衣服穿在你身上也能魅力無窮。

許多女明星在推崇“斷舍離”,你也可以嚐試:

(1)清理你的衣櫥。

(2)把不用的東西捐出去。

(3)改變居家環境。

整理書桌、養一些綠植、購置一些鮮花……幹淨整潔的環境令人賞心悅目。兩年沒有穿過的衣服,不要懷疑,你不會再穿他們了,處理掉,清理出真正的財富——納新空間。這個“新”,是指你進步中的品位、即將擁抱的新的憧憬與快樂。

我以前是買好看的衣服,現在是買穿在自己身上好看的衣服。記得我在台灣上一個談話節目,脫口而出這樣的一句話被剪輯成了預告片反複播放:“穿時尚的衣服,和把衣服穿時尚,這是兩碼事”。25歲以後,要了解身材的優缺點,衣服就是把優點展露把缺點藏起的武器。

有一款時尚必備戰服,女孩們一定要穿,那就是由內而外散發的自信。你沒看到T台上有些長得跟被捏過的包子似的,瘦成一根杆子模樣,穿大紅西裝、著大綠鉛筆褲,遠看以為是一條什麼東西飄來,但隨後,你先前的嘲笑聲在那股昂首走路的架勢下立馬“弱”掉,她腳踩著高跟鞋,用一股能把村姑帶入國際視野的自信,甩個冷豔的眼神告訴你:什麼叫時尚。

“輸人不輸陣”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你哪天衣服穿反了,你就幹脆拿出“自欺欺人”的淡定:它是刻意設計成反穿的,人家超人還內褲外穿呢!自信點,土也就是一種複古了,慫也就是一種洋氣了。玩笑歸玩笑,但是自信真的是件添彩的華衫,不昂貴、不難尋,對自己say個“Yes”就有了。

另外,還有一條心法:心態決定口袋,會掙錢也要會花錢。試著使用高於自我形象的物品,你會更美更自信。

有夢,你啟程了嗎?有夢想,與其等待不知道在哪裏“正摳鼻屎”的伯樂,還不如自己將自己推一把。

現實無情地告訴你,你沒有錢,你不是官,你沒考上名牌大學,如果不想辦法為自己的未來爭取一個“華麗轉身”的名額,很有可能你今生都將在一份份找不到趣味的工作中輾轉,消耗著除了你自己外沒人替你可惜的青春,淡忘曾經的夢想,為著能如數領到每個月用來還房貸的工資低聲下氣地對著發白的屏幕“咚咚咚咚”敲遍無力的鍵盤……

比起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每天怨聲載道的“木偶”,我倒是更加敬佩衝去參加選秀的“奇葩”們。自從電視上有了選秀節目,夏天就變得充滿了夢想和希望。自從有了直播,哪些人是當下的焦點就變得一目了然。自從有了選秀和直播,短短幾周在什麼節目裏紅了哪些人,就變得明明白白,像是公開在跟大家說——有夢想你就去試,紅不是遙不可及。秀,也沒什麼了不起。

記住,如果伯樂不來找你,你就自己奔出去;如果沒有貴人出現,你就變成自己的貴人。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

暑假是旅遊旺季,也是熱門打工季。如果能邊打工邊旅遊,那真是太充實和有意義了。學期一結束,我就回到上海郊區的家。吃完午飯,開始盯著計算機找兼職。鼠標輪不斷滾動,下一頁,下一頁……突然,一條上海外國語大學發布的訊息吸引了我的眼球:暑期夏令營英語教師,地點在揚州。太好了!若是能夠入選,不是正好可以在工作之餘去揚州旅行?

麵試時間一看,哎呀,是今天!

我坐在椅子上猶豫去還是不去,從這裏趕到市區,來回也得4個多小時,現在是下午1點,趕到怕也已經3點多,萬一去了趕不上麵試不是白跑一趟……思想鬥陣了10分鍾,抱著好奇心,我還是出發了,坐上公交車,慢吞吞慢吞吞顛簸了一路,眼看快到了,下起傾盆大雨……管不了那麼多了,麵試要緊,縱使淋濕也得衝到教室,不然來一趟的主要目的就泡湯了……手拿著包頂在頭上,箭步跑進上海外國語大學。問路,終於找到了麵試的教室。

教室裏隻剩下一個人,年紀30出頭的樣子,看到我像隻落湯雞,關切地問:“請問你找誰?”

“你好,我是來麵試的,在網上看到有一個英語夏令營教師選拔……”我踩著滿是水的鞋子,撥了撥頭發,認真地回答。

“可是麵試已經結束了。你是從哪裏過來的?”

我失落地跟他說明我是特地從郊區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子,淋著大雨淌著水過來的。

“天哪!你從那裏來的啊,好遠的哦,我在上海待那麼多年,那裏還沒去過呢。”隨後,他開始用英語讓我做一下自我介紹。

好在我的腦子還沒有被雨水衝亂,立刻用英語介紹了自己,當介紹到大學的時候,他用英語打斷了我:“可是我們今天來麵試的300多名學生都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而且清一色的研究生。”

“可是請您相信,我在高中就已經閱讀《大學英語》,大一就已經通過了國家CET6,相信教小學生英語的能力是可以保證的。再加上我一定會是所有人中最認真的。”我脫口而出,仗著他眼中我是個從大老遠地方趕來特地參加麵試的如此重視如此上進的學生,我很厚臉皮地說自己“最認真”。當然,他被打動了。讓我第二天早上參加行前訓練,訓練後的小測驗通過才算入選。

麵試結束,雨已經停了。由於第二天早上9點就要受訓,我沒有回家。而是,在教室度過了一個晚上。大學時熬過幾次夜,去唱歌、看世界杯……但這次熬夜,是為了一個目標的熬夜,不一樣。也沒有告訴爸媽,想在自己憑實力拿下聘書後再告訴他們“結果”,而不與他們商量,那是作為一個剛成年的人的一次獨立決定。當天晚上腿上咬滿的蚊子包因禍得福地對第二天受訓有大大的加分。除去趴在桌上迷糊了幾分鍾,整個晚上幾乎沒睡,天還沒亮透,我就醒著在等大家了。

“你來啦?”昨天的麵試官驚呼,我迷迷糊糊地抬起頭。

“我昨天沒回家。因為怕今天遲到。”

他很錯愕:“沒回家?那你住哪裏?”

“就在教室裏趴了一晚上,也沒有什麼,隻是怕精神不好會影響今天的發揮。”說著,用手撓撓腳上被叮滿的蚊子包兒,細白的腳上紮滿了紅紅的包包……果不其然,等人陸續到齊,他就湊到今天負責考核的教授耳邊悄悄講了幾句話。隨後教授和他一起走到我麵前,關切地問:“聽說你是昨天最後一名麵試者,幸會。”

要留住機會,最終還是得靠真才實學。那天正式的受訓,我仍舊非常認真,努力讓昏眩的頭腦保持清醒。測驗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背誦,用20分鍾時間將新拿到的教材的第一課背下來。第二部分是實戰演習,將在座所有人當成是夏令營裏真實會麵對的小朋友,進行10分鍾的新教材授課。兩部分測驗,我的表現都令人滿意。最後,像這樣一個女性,盡管是唯一一名本科學生,非英語專業,非外國語學校,但足以讓所有人留下我。

隻有10人入選,我是其中之一。父母不敢相信,一直覺得我在吹牛,直到我收拾好了行李準備出發的前一天才確定是真的。夏令營為期10天,在揚州的一所雙語國小,包吃包住包行,純收入10000元。和上外的學姐們一起搭乘客運的一路,我默默有些擔心:有能力得到這次機會並不表明有能力完成教學的任務,人家都是研究生,都有過實戰經驗,有些甚至已經在給一些大學生代課了。10名教師將分別各帶一個班,課程開始後我就與其他教師無異,並不能因為年齡小經驗少而低要求,畢竟付錢來上課的學生都該值得一期有收獲的夏令營,通過集中拓展訓練提高英語能力。恐怖的是,一期夏令營結束,所有班級還得接受測驗,這不僅在考驗各班學生的提高情況,更在檢驗每名老師合不合格。我內心真有些許的不安,會是怎樣的10天呢,最後的測驗會是拆穿西洋鏡的一刻嗎?

有著這樣的擔憂,我每晚會把教材上的新課內容先看一遍,圈出知識點,不能確定的語法立刻查字典,還好那本教材我在自己讀初中的時候就已經作為課外讀物自學過,當時是純粹想讓自己的英語表達更加地道就買來搭配磁帶讀,沒想到幾年後居然又與它“重逢”,還作為教師將它教給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們。

我的學生們剛升初中,還沒有脫離小學的調皮,上課好動愛講話的到處都是。我不得不不斷提高音量,每天必備潤喉糖。為了讓上課更加吸引人,我的教學拿出主持的風格,以問題方式引出當天課本的內容,以比賽的方式讓大家掌握知識點,以故事的方式讓大家將知識作具體運用,每天最後半節課還教英語歌……一天下來,連潤喉糖都緩解不了喉嚨的疲憊。

作為夏令營的教師與普通學校的教師最大的差別就是學生連續10天,每天8小時都看到的是你,沒有其他教師穿插授課。要維持他們持續不斷的熱情,真的比主持活動還累。碰到特愛上課開小差不聽講的學生,第一招給他們一個眼神暗示,失敗後就第二招故意不理他們。他們或多或少都希望引起別人注意,我假裝對他們視而不見反而讓他們有種計策失敗的無趣感,等到他們把手舉得老高老高想回答某個問題時,我才緩緩地說:“在座的女士們先生們,我以前上學的時候,總覺得教師在台上上課好煩人,現在我站在講台上,我才發現原來台下的學生也好煩人。哈哈。你們都是大人了,我們將心比心。這樣,四小組進行比賽,看看哪一組表現好得到的紅旗最多,有禮物噢!”話語一出,這些小大人們都安靜下來,眼睛忽閃忽閃地看著我,耐心地聽講,仿佛他們成了教導處主任在監督我的授課。我的內心也不想給這些在那麼高強度的培訓中的小家夥們施加更多壓力,可除了將課堂變得更生動外,我幫不了他們更多……盡管悵然,聽到這些小大人們在課間時候見到我突然立正敬禮叫“老師好”的認真模樣,我心裏樂滋滋的。

10天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很快到了結營測驗。教師們聚在一起批試卷對我也是從未有過的經曆。如果不是那次閱卷,我都不知道原來教師們在看到學生試卷上一些莫名其妙的答案時會大罵說“這小鬼!”我想以前我肯定也被我的教師們在背後默默嘲笑過。總之很歡樂……關於測驗的結果,我們班第二,不錯吧,竊喜。

一期夏令營結束,滿以為要回去了,沒想到我居然被通知繼續下一期,接著10天。這次隻悄悄留下4名教師,其餘的都讓她們回了上海。第二期開始之前,揚州市的領導帶我們夜遊瘦西湖,品當地美味佳肴,可謂遊玩到了揚州的精髓。

夏令營所服務的這所學校,算是當地的“貴族”學校。為了能上這所雙語初中,有些不富裕的家庭勒緊褲帶送唯一的孩子來念書。這期夏令營,我印象深刻的有一個男生,非常調皮,嚐試很多方法都無法使他專心聽講,導致學生們集體讓我忽視他。課後我找他談話,問為什麼昨天沒有寫作業,他沉默……我繼續說:“我也不想給你們很多負擔,你如果向其他班級的同學打聽就知道我們班的作業已經是最少的了。所以希望你回家還是要溫習。可以告訴我有什麼難處嗎?”他還是沉默……“沒關係,告訴老師,如果沒有理由的話,我可得告訴你們正式開學後的班主任了哦,班主任可能會找你的家長,因為你上課也不太認真還影響了其他同學。假如是我上課上得不好,你也得告訴我啊,不然我怎麼改呢?”我這樣一說,他驚訝地抬頭看了我一眼,繼續沉默了一會兒,開了口:“昨天家裏停電,就沒寫。別告訴家長,不然我爸又要打我?我騙我爸說昨天正好沒有作業。”他一說“打”這個字,嚇我一跳,腦海中冒出很多虐待的可怕畫麵,正義感讓我無法袖手旁觀,我追問:“你父母對你不好嗎?”“沒有,隻是平時我爸生氣就會打我。”……最後弄明白原來他父親是個火爆脾氣,認為“棍棒底下才能成材”,但還是愛孩子的,隻是過分望子成龍。我寫了一封信,信上沒有提及他家庭的情況,大致隻是說感謝他們家有一個那麼聰明的兒子,如果平時多鼓勵他一定會進步更快。之後交給他讓他帶回家讓他父親在紙的背麵回信給我。第二天收到信,他父母字裏行間表達了對我的感謝,說沒有想到在教師眼裏自己的兒子居然那麼聰明,在他們印象裏教師跟他們告狀居多。並且保證今後會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晚上回到住處,我把信拿出來反複看了一遍又一遍,心裏挺為自己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