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正月朔,賊悉兵攻臨安,詐郡括萬金犒之,受金,攻愈急。迨十六,城垂破,賊忽退師,以何天衢襲其穴也。天衢,江右人,居名勝十三頭目之一,見名勝有異誌,心不安,妻陳氏力勸歸中朝,天衢因乞降,當道以三鄉城處之,今遂得其解圍力。後普屢以兵攻三鄉,各相拒,無所勝,乃退兵,先修祖父怨於寧州。方攻寧時,洪已奉調中原,其母集眾目,人犒五金、京青布二,各守要害,賊不得入。後洪返,謂所予太重,責之金,諸族目悉解體。賊諜之,乘之入,洪走避撫仙湖孤山[21]sup>,州為殘破。歲餘,洪複故土,鬱鬱死。賊次攻石屏州,及沙土司等十三長官,悉服屬之。誌欲克維摩州南魯白城,即大舉。魯白城在廣南西南七日程,臨安東南九日程,與交趾界,城天險,為白彝所踞。名勝常曰:『進圖中原,退守魯白,吾無憂矣。』攻之三年,不能克。
七年九月,忽病死。子福遠,方九歲。妻萬氏,多權略,威行遠近。當事者姑以撫了局,釀禍至今,自臨安以東、廣西以南,不複知有明官矣!至今臨安不敢一字指斥,旅人詢及者,輒掩口相戒,府州文移,不過虛文。
予過安莊,見為水西殘破者,各各有同仇誌,不惜為致命;而此方人人沒齒無怨言,不意一婦人威略乃爾!南包沙土司,抵蒙自縣[22]sup>;北包彌勒州[23]sup>,抵廣西府;東包維摩州,抵三鄉縣;西抵臨安府:皆其橫壓之區。東唯三鄉何天衢,西唯龍鵬龍在田[24]sup>,猶與抗鬥,餘皆聞風懾伏[25]sup>。有司為之籠絡,仕紳受其羈靮者[26]sup>,十八九。王伉以啟釁被逮,後人苟且撫局,舉動如此,朝廷可謂有人乎!
夫伉之罪,在誤用周士昌,不諳兵機,彌連數月,兵久變生耳。當時止宜責其遲,留策其後效。臨敵易帥且不可,遽就軍中逮之,亦太甚矣。嗟乎!朝廷於東西用兵,事事如此,不獨西南彝也!
注釋
[9]普名勝:即普名聲。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聲在從征“奢安之亂”後,實力大增,於崇禎四年(一六三一)發動叛亂,崇禎七年(一六三四)普名聲死後,其妻萬氏仍領其眾,繼續為亂滇南。招沙定洲為婿,沙普兩強土司結親,勢力空前強大。後沙定洲發動兵變攻打沐天波,並占領沐王府。史合稱普名勝之亂和沙定洲等土司之亂為“沙普之亂”。
[10]阿迷州:即今開遠市,雲南東南部。
[11]廣西:明代雲南關西府,治所在今雲南省東南部瀘西縣。包括瀘西縣、師宗縣、丘北縣、彌勒縣等地。
[12]維摩州:隸廣西府,治今硯山縣北境的維摩,明末維摩州治在今丘北縣下寨馬頭山的舊城。
[13]三鄉縣:在今邱北縣治稍西下寨馬頭山的新城。
五年正月朔,賊悉兵攻臨安,詐郡括萬金犒之,受金,攻愈急。迨十六,城垂破,賊忽退師,以何天衢襲其穴也。天衢,江右人,居名勝十三頭目之一,見名勝有異誌,心不安,妻陳氏力勸歸中朝,天衢因乞降,當道以三鄉城處之,今遂得其解圍力。後普屢以兵攻三鄉,各相拒,無所勝,乃退兵,先修祖父怨於寧州。方攻寧時,洪已奉調中原,其母集眾目,人犒五金、京青布二,各守要害,賊不得入。後洪返,謂所予太重,責之金,諸族目悉解體。賊諜之,乘之入,洪走避撫仙湖孤山[21]sup>,州為殘破。歲餘,洪複故土,鬱鬱死。賊次攻石屏州,及沙土司等十三長官,悉服屬之。誌欲克維摩州南魯白城,即大舉。魯白城在廣南西南七日程,臨安東南九日程,與交趾界,城天險,為白彝所踞。名勝常曰:『進圖中原,退守魯白,吾無憂矣。』攻之三年,不能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