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與官政——做人為官的寫照(1 / 3)

注釋

[1]王延政:五代閩人,王延曦之弟。延政以建州建國,改元天德,三年後為南唐所亡。

[2]後期:逾期。

[3]徑:直接。

[4]李景:南唐國主,好學,能詩詞,在位十九年卒。

[5]饔(yōnɡ)人:廚子。鱠(kuài):烹煮。

[6]縋(zhuì):垂繩而下。

[7]嶮:同險。

王文正太尉局量寬厚[1]sup>,未嚐見其怒。飲食有不精潔者,但不食而已。家人欲試其量,以少埃墨投羹中[2]sup>,公唯啖飯而已[3]sup>。家人問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一日,又墨其飯,公視之曰:『吾今日不喜飯,可具粥。』其子弟愬於公曰[4]sup>:『庖肉為饔人所私[5]sup>,食肉不飽,乞治之。』公曰:『汝輩人料肉幾何?』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為饔人所廋[6]sup>。』公曰:『盡一斤可得飽乎?』曰:『盡一斤固當飽。』曰:『此後人料一斤半可也。』其不發人過皆類此。嚐宅門壞,主者徹屋新之,暫於廊廡下啟一門以出入。公至側門,門低,據鞍俯伏而過,都不問。門畢,複行正門,亦不問。有控馬卒歲滿辭公,公問:『汝控馬幾時?』曰:『五年矣。』公曰:『吾不省有汝。』既去,複呼回曰:『汝乃某人乎?』於是厚贈之,乃是逐日控馬,但見背,未嚐視其麵,因去,見其背方省也。

注釋

[1]王文正:王旦,九五七至一〇一七,字子明,莘縣(今屬山東)人,宋真宗時官至宰相。局量:器度。

[2]埃墨:墨色的鍋灰。

[3]啖:吃。

[4]愬:同訴,投訴。

[5]庖肉:廚房的肉。

[6]廋(sōu):藏起來。

兩浙田稅畝三鬥。錢氏國除,朝廷遣王方贄均兩浙雜稅[1]sup>,方贄悉令畝出一鬥。使還,責擅減稅額,方贄以謂畝稅一鬥者,天下之通法,兩浙既已為王民,豈當複循偽國之法?上從其說。至今畝稅一鬥者,自方贄始。唯江南、福建猶循舊額,蓋當時無人論列[2]sup>,遂為永式。方贄尋除右司諫,終於京東轉運使,有五子,皋、準、覃、鞏、罕。準之子珪為宰相,其他亦多顯者,豈惠民之報歟?

注釋

[1]均:使平均。

[2]論列:討論。

孫之翰人嚐與一硯[1]sup>,直三十千。孫曰:『硯有何異而如此之價也?』客曰:『硯以石潤為賢[2]sup>,此石嗬之則水流。』孫曰:『一日嗬得一擔水,才直三錢,買此何用?』竟不受。

注釋

[1]孫之翰:孫甫(九九八至一〇五七),北宋陽翟人,官至河北都轉運使。

[2]潤:潤澤。賢:貴重。

狄青為樞密使,有狄梁公之後[1]sup>,持梁公畫像及告身十餘通,詣青獻之[2]sup>,以為青之遠祖。青謝之曰:『一時遭際,安敢自比梁公?』厚有所贈而還之。比之郭崇韜哭子儀之墓[3]sup>,青所得多矣。

注釋

[1]王延政:五代閩人,王延曦之弟。延政以建州建國,改元天德,三年後為南唐所亡。

[2]後期:逾期。

[3]徑:直接。

[4]李景:南唐國主,好學,能詩詞,在位十九年卒。

[5]饔(yōnɡ)人:廚子。鱠(kuài):烹煮。

[6]縋(zhuì):垂繩而下。

[7]嶮:同險。

王文正太尉局量寬厚[1]sup>,未嚐見其怒。飲食有不精潔者,但不食而已。家人欲試其量,以少埃墨投羹中[2]sup>,公唯啖飯而已[3]sup>。家人問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一日,又墨其飯,公視之曰:『吾今日不喜飯,可具粥。』其子弟愬於公曰[4]sup>:『庖肉為饔人所私[5]sup>,食肉不飽,乞治之。』公曰:『汝輩人料肉幾何?』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為饔人所廋[6]sup>。』公曰:『盡一斤可得飽乎?』曰:『盡一斤固當飽。』曰:『此後人料一斤半可也。』其不發人過皆類此。嚐宅門壞,主者徹屋新之,暫於廊廡下啟一門以出入。公至側門,門低,據鞍俯伏而過,都不問。門畢,複行正門,亦不問。有控馬卒歲滿辭公,公問:『汝控馬幾時?』曰:『五年矣。』公曰:『吾不省有汝。』既去,複呼回曰:『汝乃某人乎?』於是厚贈之,乃是逐日控馬,但見背,未嚐視其麵,因去,見其背方省也。

注釋

[1]王文正:王旦,九五七至一〇一七,字子明,莘縣(今屬山東)人,宋真宗時官至宰相。局量:器度。

[2]埃墨:墨色的鍋灰。

[3]啖:吃。

[4]愬:同訴,投訴。

[5]庖肉:廚房的肉。

[6]廋(sōu):藏起來。

兩浙田稅畝三鬥。錢氏國除,朝廷遣王方贄均兩浙雜稅[1]sup>,方贄悉令畝出一鬥。使還,責擅減稅額,方贄以謂畝稅一鬥者,天下之通法,兩浙既已為王民,豈當複循偽國之法?上從其說。至今畝稅一鬥者,自方贄始。唯江南、福建猶循舊額,蓋當時無人論列[2]sup>,遂為永式。方贄尋除右司諫,終於京東轉運使,有五子,皋、準、覃、鞏、罕。準之子珪為宰相,其他亦多顯者,豈惠民之報歟?

注釋

[1]均:使平均。

[2]論列:討論。

孫之翰人嚐與一硯[1]sup>,直三十千。孫曰:『硯有何異而如此之價也?』客曰:『硯以石潤為賢[2]sup>,此石嗬之則水流。』孫曰:『一日嗬得一擔水,才直三錢,買此何用?』竟不受。

注釋

[1]孫之翰:孫甫(九九八至一〇五七),北宋陽翟人,官至河北都轉運使。

[2]潤:潤澤。賢:貴重。

狄青為樞密使,有狄梁公之後[1]sup>,持梁公畫像及告身十餘通,詣青獻之[2]sup>,以為青之遠祖。青謝之曰:『一時遭際,安敢自比梁公?』厚有所贈而還之。比之郭崇韜哭子儀之墓[3]sup>,青所得多矣。

注釋

[1]狄梁公:即狄仁傑,唐代著名宰相,封梁國公。後:後裔。

[2]詣:到。

[3]子儀:即郭子儀,唐代名將。

真宗皇帝時,向文簡拜右仆射[1]sup>,麻下日[2]sup>,李昌武為翰林學士[3]sup>,當對。上謂之曰:『朕自即位以來,未嚐除仆射,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4]sup>,敏中應甚喜。』對曰:『臣今日早候對,亦未知宣麻[5]sup>,不知敏中何如。』上曰:『敏中門下今日賀客必多,卿往觀之,明日卻對來,勿言朕意也。』昌武候丞相歸,乃往見,丞相方謝客[6]sup>,門闌悄然無一人[7]sup>,昌武與向親,徑入見之,徐賀曰[8]sup>:『今日聞降麻,士大夫莫不歡慰,朝野相慶。』公但唯唯[9]sup>。又曰:『自上即位,未嚐除端揆[10]sup>,此非常之命,自非勳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公複唯唯,終未測其意。又曆陳前世為仆射者勳勞德業之盛,禮命之重,公亦唯唯,卒無一言。既退,複使人至庖廚中,問今日有無親戚賓客飲食宴會,亦寂無一人。明日再對,上問:『昨日見敏中否?』對曰:『見之。』『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見對。上笑曰:『向敏中大耐官職[11]sup>。』(原注:向文簡拜仆射年月,未曾著於國史。熙寧中,因見《中書題名記》:『天禧元年八月,敏中加右仆射。』然《樞密院題名記》:『天禧元年二月,王欽若加右仆射[12]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