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齊晉鞌之戰(2 / 3)

[23]擐(huàn):穿著。兵:武器。

[24]固:本來,肯定副詞,表示對動作行為的充分肯定。即:就是,引申為就。

[25]勉:努力。

[26]左並轡:禦者本來是雙手執轡的,解張為了代替郤克擊鼓,把轡並於左手。

[27]援:拿。枹(fú):鼓槌。《說文》:“枹,擊鼓杖也。”

[28]逸:狂奔。

[29]周:環繞。華不注:不音敷。山名,在今山東濟南東北。

韓厥夢子輿謂己曰[1]sup>:『旦辟左右[2]sup>。』故中禦而從齊侯[3]sup>。邴夏曰:『射其禦者,君子也[4]sup>。』公曰:『謂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射其左,越於車下[5]sup>;射其右,斃於車中。綦毋張喪車[6]sup>,從韓厥曰:『請寓乘[7]sup>。』從左右,皆肘之[8]sup>,使立於後。韓厥俛定其右[9]sup>。

注釋

[1]韓厥:晉國大夫,在這次戰役中任司馬。子輿:韓厥之父。

[2]旦:早晨。這裏指第二天早晨。辟:避開,今作“避”。左右:指戰車左右兩側。這裏是插敘大戰前夜的事。

[3]中禦:立於車的中央(代替禦者)執轡駕車。中,方位名詞作狀語。古代軍製,主帥立於兵車之中,在鼓之下。若非主帥,則禦者在中,本人在左。韓厥為司馬,不是主帥,也不是禦者,應在車左,主射。從:追趕。

[4]君子:通稱貴族男子或為官者。這句話是說,那輛車上駕車的不是禦者,而是將領。

[5]越:墜。

[6]綦(qí)毋(wú)張:晉國大夫。姓綦毋,名張。喪車:丟失戰車。

[7]寓:寄。這裏指請寄乘韓厥之車。

[8]皆肘之:綦毋張上車,欲立於車左與車右,皆被韓厥推撞,為的是示意這兩處都有危險。

[9]俛:同“俯”,俯身,彎下身子。定:穩定。指上文“斃於車中”的那個車右,使不致墜下。

逢醜父與公易位[1]sup>。將及華泉[2]sup>,驂絓於木而止[3]sup>。醜父寢於轏中[4]sup>,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5]sup>,傷而匿之[6]sup>,故不能推車而及。韓厥執縶馬前[7]sup>,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8]sup>,曰:『寡君使群臣為魯、衛請[9]sup>,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10]sup>。『下臣不幸,屬當戎行[11]sup>,無所逃隱[12]sup>,且懼奔辟,而忝兩君[13]sup>。臣辱戎士[14]sup>,敢告不敏[15]sup>,攝官承乏[16]sup>。』醜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17]sup>。鄭周父禦佐車[18]sup>,宛茷為右,載齊侯以免。韓厥獻醜父,郤子將戮之[19]sup>,呼曰:『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為戮乎[20]sup>?』郤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21]sup>,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22]sup>。』乃免之[23]sup>。

注釋

[1]公:指齊侯。易位:調換位置。就在韓厥“俛定其右”的時候,逢醜父與齊頃公調換了位置,逢醜父居中,齊頃公充當車右。這是逢醜父在危急關頭為救齊侯而采取的調包之計。古代兵服,國君與將佐相同,故易位足以欺騙敵人。

[2]華泉:泉名,在華不注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