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驂():驂馬。古代用四馬駕車,中間兩馬叫服馬,左右兩旁的馬叫驂馬。絓(ɡuà):《說文》有“繭滓絓頭也”,原指繅(sāo)絲(把蠶繭浸水,抽出蠶絲)時,繭絲成結,有所絓礙。引申為掛礙之稱。這裏指為樹木所阻礙。
[4]轏(zhàn):即“棧”,棧車,用竹木編成車廂的輕便車子。
[5]肱(ɡōnɡ):胳膊從肘至肩的部分。
[6]傷而匿之:(胳膊)受傷,而隱瞞其事。匿,隱瞞。這四句是補敘大戰前夜的事情。
[7]執縶(zhí):手執絆馬索,以示執臣仆之禮。縶,同“馽”,絆馬索。
[8]奉:捧。觴:古代盛酒的容器。璧:一種中間有孔的圓形玉器。進:獻。此為俘獲敵國國君之禮,稱“隕命禮”。《司馬法》:“其有隕命,行禮如會所,爭義不爭利。”
[9]“寡君”句:此句以下皆為典型的外交辭令。
[10]無:通“毋”,不要。令:使,讓。輿師:軍隊。君地:指齊國腹地。
[11]屬:副詞,正好。當:遇上。戎行:軍隊行列。
[12]所:助詞,與“逃隱”構成名詞性的結構。逃隱:同義連文,隱藏。
[13]辟:同“避”。忝:辱。兩君:晉君與齊君。
[14]臣辱戎士:我不配當戎士。辱,使……受辱。
[15]不敏:謙詞,等於說“不才”。敢:表敬副詞,無義。
[16]攝官:代理官職。承乏:謙詞,表示因缺乏人才,故自己暫代其職。
[17]飲:名詞,指水。
[18]鄭周父:與下文的宛茷(pèi)都是齊臣。佐車:副車。
[19]郤子:即郤克。郤克知其非齊頃公。
[20]自今:從今以後。將:欲。
[21]難:以……為難事。免:使脫身。
[22]勸:鼓勵。
[23]乃:關聯副詞,相當於“就”。
齊侯免,求醜父,三入三出[1]sup>。每出,齊師以帥退[2]sup>。入於狄卒[3]sup>,狄卒皆抽戈、楯冒之[4]sup>。以入於衛師,衛師免之[5]sup>。遂自徐關入[6]sup>。齊侯見保者[7]sup>,曰:『勉之!齊師敗矣!』辟女子[8]sup>。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銳司徒免乎[9]sup>?』曰:『免矣。』曰:『苟君與父免矣,可若何?』乃奔。齊侯以為有禮[10]sup>。既而問之,辟司徒之妻也[11]sup>。予之石窌[12]sup>。
注釋
[1]三入三出:第一次入、出晉軍,第二次入、出狄卒,第三次入、出衛軍。狄、衛是晉的友軍。齊頃公因逢醜父代己受難,故出入敵陣以求之。
[2]齊師以帥退:指齊侯每自敵軍出,齊軍均保護他後退。
[3]狄卒:狄人無車兵,隻有徒兵,故稱。
[4]抽戈、楯冒之:抽戈和盾掩護齊侯。抽,取出。楯,同“盾”。冒,覆,掩護。
[5]衛師免之:衛軍使齊侯免受傷害。
[6]徐關:齊國地名,在今淄川西。
[7]保者:守衛城邑的人。
[8]辟:使人避道。古代國君出行,有前驅開道,使當道的行人避開。
[9]銳司徒:掌管銳利兵器的官員。銳,總稱矛類的兵器。
[10]有禮:女子先問君,後問父,故齊侯認為她有禮。
[11]辟司徒:掌管軍營壁壘的官員。辟,通“壁”。
[12]石窌(liáo):齊國地名,在今山東長清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