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這樣的時候,讓我跟你們站在一起(1更)(1 / 2)

6、這樣的時候,讓我跟你們站在一起(1更)

6、這樣的時候,讓我跟你們站在一起(1更)

辛歡趕到和家。

冬日的海上起了霧,白色的霧氣一片一片隨風奔上海岸,將周遭的樓盤全都包繞起來。

仰頭看去,天色灰白,高樓被霧氣遮住了一半,隻剩下高聳的上半部;便都不像是平地而起的實物,而像是虛幻的海市蜃樓。

一眾林立高樓之間的和家,院落周圍早已被媒體圍滿。

借著霧氣的遮掩,辛歡先小心地與人套近乎,問情由。

原來是白書怡的“1+1的愛”的慈善基金會,被爆出了貪墨善款的醜聞。

“1+1的愛”原本最開始是白書怡和幾個太太朋友私人性質建立起來的,出發點隻是自己的一點善心,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失去怙恃的孩子們。

既然是私人性質的慈善基金,最初的運營便沒有那麼正規,也沒建什麼賬,就是大家遇見事兒了便自覺拿出錢來;更別說要有什麼具體的明細,與進出的票據作為依據了。

這不光是“1+1的愛”的實際情況,也是此時國內大多數私人性質的慈善基金麵臨的共同情況。

可是當“1+1的愛”因為在四川地震期間,捐獻了大筆的錢款和物資,從而得到了社會人士的響應,影響力開始越來越大的時候……問題便出現了。

便有人質疑,說“1+1的愛”掌握巨額的資金,到底都花到哪兒去了?

基金會這才想起來要一一核對款項的去處,可是其中有能拿出書麵票據或者收條等證據的不足三分之一,剩餘三分之二的巨額款項便成了一個無解之謎。

作為基金會的秘書長,白書怡必須要站出來麵對這件事。盡管她使出了十二分的誠意,盡量回憶過往的細節,將那些款項大致也有了落實的去處——隻是口說無憑啊!

外界便憑借白書怡的身份而發酵開各種想象:都說白書怡建立這個基金會,是打著做慈善的名義,為她自己家賺錢呢!否則嘉和在遭遇最近的資本市場的巨大損失之後,怎麼還能看上去什麼事都沒有!

還有人挖出了黑馬傳媒,說白書怡實際出資和控製黑馬傳媒,這錢既然不是從嘉和出來的,那她又是從哪兒來的錢!

更有人說:既然嘉和就是做金融的,自然最明白賬目對於資金流轉的重要,那怎麼“1+1的愛”從最開始就故意不做賬呢?還不是故意的,就是為了混淆視聽,好將慈善基金占為己用!

……

聽到這些,辛歡已經能大致明白。從小到大跟白書怡大大小小打過不少的架,她對白書怡有“實戰經驗”,所以也能了解白書怡的性子:她是大小姐當慣了,說話做事都比較直,也比較好麵兒,便免不得對基金會的事物大包大攬。

可能看到可憐的孩子,原定是5萬元的善款,她當即就能拍板成20萬。甚至有的錢就算當時基金會沒有,她都有可能是自己掏腰包的。

可是她畢竟從小到大身邊有白振軒這樣細節完美的父親、有和仲這樣的丈夫、和鬱這樣的兒子……也造成她往往不善於處理善後,更不善於關注細節,反正一向做完事都有人去替她周全。

所以花出去錢,卻壓根兒就沒入賬,甚至扭頭就忘了的情形,一定沒少發生過。

她最初不以為忤,覺著自己這是做善事,這份兒心神佛可鑒,這就夠了,沒想過要跟誰去交待……基金會規模還小的時候,這樣想沒關係;可是當基金會突然發展壯大起來,甚至擁有了相當的社會影響力之後,以她的性子便有些壓服不住形勢了。

這時候再想回頭去彌補漏洞,恐怕反倒是越描越黑。

而那個跳出來攻擊她的人,自然是抓準了她的性子,所以幾乎一刀致命,讓白書怡根本沒有辯白的餘地。

現在和仲的處境便更難。

他不可能不幫妻子;但是如果幫了,那就等於默認了嘉和與基金會之間的關係,等於間接承認了基金會真的有問題,而嘉和就是吞吃了善款——這樣一來,嘉和的信譽就完了。

和家從最早走馬隊,幫人押運銀子;到後來自己成立票號,立足金融界——做這個行當,頂頂重要的永遠是一個“信”字。如果信譽沒了,以後誰還來跟你做生意!

辛歡都忍不住暗罵:那個攻擊者真是厲害,找準基金會這個支點,便僅以最小的代價,達到以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利用社會輿.論來直接撬動嘉和這塊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