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祭天大典(3 / 3)

呂子建露出欣慰的笑容,不過很快他的笑容就變成了恐懼。長戟雖然刺穿了黑甲巨斧兵的身體,但黑甲巨斧兵並沒有倒下,甚至連動作都沒有因此遲緩片刻。黑甲巨斧兵一手抓住禁軍的長戟,另一隻手中的巨斧猶如割菜一般砍下了對方的腦袋。其他幾個轉身的禁軍也都先後身首異處,不過他們的犧牲總算為其他士兵贏得了時間。

“護……護駕……護駕!”呂子建被逃跑的士兵撞倒在地,此時也終於回過神兒來,一邊大喊,一邊往太後和皇上的方向跑去。

紫金壇四周有皇帝的數百親衛,他們皆是由武功高手組成,發現異動後立刻衝了上去,擋住了黑甲巨斧兵。原本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此刻也都慌忙地爬起來往後退去,他們被護衛的士兵擋在後麵,卻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

呂淑怡站得高,自是看見了那些殺上紫金壇的黑甲巨斧兵。此時她的身邊也圍上來十幾個護衛,把她和皇上團團護住。

“皇兒莫要害怕,親衛一定會拿住這些作亂的宵小。”呂淑怡以為有大軍在山下,這些黑甲巨斧兵必然是提前埋伏在山中的刺客。她心中惱怒,事後必定要嚴懲負責安全的呂子建。

哪知皇上“李昊煜”臉上並無半點兒驚慌,也不說話,隻是眉頭深鎖,四處張望,仿佛在尋找什麼。呂淑怡心中有些疑惑,剛想質問,呂子建就驚慌地跑了過來,卻被護衛攔住。

“大膽,沒長眼睛嗎?我是呂統領,趕快讓開!”呂子建大怒,罵道。

“統領自重,未得皇上傳召,任何人不得靠近。”護衛職責所在,若無命令,任何人都不允許進入保護圈。

“太後,太後,是我,是我!”呂子建無奈之下,一邊回頭望,一邊大聲喊。

呂淑怡看到呂子建如此失態,氣不打一處來,不過現在卻不是發怒的時候,她急需知道如今的情況,便道:“讓呂統領進來。”

護衛聞言,這才放呂子建進去。呂子建一看到太後,連忙抱住了她的大腿:“太……太後,那些黑甲巨斧兵不是人……”

“放肆,成何體統!”呂淑怡一腳踹開呂子建,她這個侄兒實在是太沒用了。

此時,紫金台的入口處,負責護衛的皇家親衛們越戰越心驚。他們雖然憑借著高超的武藝可以暫時與黑甲巨斧兵纏鬥,卻僅僅限於目前衝上來的黑甲巨斧兵與他們這些護衛的數量相差不大,可一旦有更多的黑甲巨斧兵衝上來,他們就會顧此失彼,再難保護紫金台上其他人的安危。

文武百官們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看到護衛們和黑甲巨斧兵的纏鬥,無不膽戰心驚。這些黑甲巨斧兵不畏生死,沒有感覺,就算被砍斷了腿腳,也還在倫斧戰鬥,簡直猶如地獄來的修羅惡煞。

紫金台三麵懸崖,唯有一條路通往山下,此時就算眾人想跑也無路可走。

呂子建雖然膽小,人卻精明,他親手布置的防衛,更加知道此刻的危急。這些黑甲巨斧兵能衝上來,說明山下的軍隊已然潰敗。

“太後……太後、皇上,形勢危急,還請立刻回避。”呂子建從地上爬起來,慌忙說道。

“回避?”呂淑怡氣不打一處來,“往哪裏回避?!究竟這些刺客是怎麼上山的?還不速調山下的禁軍來絞殺!”

“他們……他們不是刺客,是叛軍……山下已經沒兵可調了。”呂子建臉色蒼白地道。

呂淑怡聞言一愣,她此時方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傳大祭師!”呂淑怡想到此時能救他們的或許隻有大祭師彌矢亞,憑借法術,一定可以逃離這裏。

一個護衛連忙去通傳,但這時才發現大祭師彌矢亞早已不見了蹤影,他連忙回稟:“太後,大祭師彌矢亞……不見了……”

呂淑怡聽到後渾身一顫。

“丞相和大學士呢?快傳!”呂子建不等太後和皇上說話,就急忙喊道。

雖然百官亂作一團,但護衛們還是在人群中找到了丞相“韋不群”,隻是大學士如今也下落不明。“韋不群”被護衛們扶到呂淑怡的麵前。

“太後,丞相大人在此,不見大學士……”

呂淑怡揮揮手,護衛便退到了一旁。

“韋大人,你可知道究竟是何人作亂?”呂淑怡目光如炬,在她看來,能在洛安附近作亂的人,他這個權傾朝野的丞相不可能不知道。

“韋丞相讓我給太後捎個話。”“韋不群”說著就揭開了自己臉上的人皮麵具。一旁的護衛大驚,幾把鋼刀立刻架在了“韋不群”的脖子上。

此人本是死士,故而麵無懼色地道:“西王李銘基與大學士聯手謀反,臣自知難以力敵,已護駕北去。”

呂淑怡連退三步,頭上的冠冕散落一地。她指著身邊的“李昊煜”,失魂落魄地問道:“你……你不是皇上?”

“李昊煜”也撕下了人皮麵具,道:“皇上也讓我給太後捎句話。”“李昊煜”丟掉了手中的麵具,然後一字一句地說道,“太後可還記得嫣貴人,朕從未敢忘!”

呂淑怡勃然大怒,順手抽出身邊護衛的刀,向“李昊煜”砍了過去。“李昊煜”就地打滾,避開了刀鋒。

“逆臣賊子!全都是逆臣賊子,殺了,都給我殺了!”呂淑怡披頭散發,再顧不得儀態萬方,猶如發狂的潑婦。然而,她身邊的這些護衛已經顧及不了這兩個死士,因為黑甲巨斧兵猶如黑雲一般遮天蔽日,洶湧而來。

天數曆一一八二年正月初八,夏國祭天大典之日,西王再次起兵謀反,史稱“祭天之難”,民間也把這一日稱為“修羅日”。以太後呂淑怡為首,二品以上官員共計七十三人被西王生擒。當日被西王屠殺的文武官員,有品級的共計一千七百八十六人。禁軍和城防軍無論投降與否盡被屠殺殆盡,死亡人數約一萬五千餘人。洛安城內百姓死傷更是不計其數,雖然一直沒有準確的數字,但在“祭天之難”前,戶部冊籍上統計的洛安人口約有一百八十七萬,而在那之後的一年,戶部統計的洛安人口隻剩下七十一萬。

洛安城內外有兩條護城河,城內還建有四通八達的溝渠,在祭天大典這一日,原本清澈的護城河和溝渠裏全部被血水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