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行隊列震懾北蠻使出三軍恐嚇叛臣心(1 / 3)

這可不是後世的現代!在現代,儀仗式的作用也就基本隻剩下表演的功能了,強大的火器盛行使得軍陣這種古老的進攻防禦手段徹底消失在曆史舞台之上。隊列演練的精神作用遠遠勝過實戰方麵的應用,除了一些閱兵式之類的情況外,隊列演練最大的作用就是培養新士兵的服從精神,而在實戰方麵已然沒有任何用處。

排成一排等著被機槍突突嗎?站成方陣等著被炮火轟殺嗎?衝鋒陷陣還排列整齊往前衝嗎?要是這麼來,有多少人都得死在戰場上,武器的變革已經完全改變了現代軍隊的戰場模式,與冷兵器時代完全不同了。

可是隊列在古代的意義就很重要了。

在這個時期全世界的作戰方法都是依靠冷兵器的,隊列的訓練完全是為了實戰應用。在冷兵器時代任何軍陣都需要以隊列訓練為基礎,對於步卒來說除了手中武器的應用,他們要訓練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隊列!

可是這個時候的隊列訓練還處於比較原始的階段,對於士兵的要求無非就是行走速度差不太多啊,每一排每一列不要太過畸形啊之類的,對於步伐的要求基本等於沒有,與後世整齊劃一的隊列要求相比實在是差得太多了。別說江源本身就是軍隊出身,對於隊列訓練熟的不能再熟,就算後世一個中學生的軍訓水平就足夠好好教教這些士兵了。

其實也不能怪這些靖朝的士兵水平低,這個時候全世界有文化有知識的人又有多少?全人類絕大多數都是不識字的,愚昧的,沒見過什麼世麵,很多人連左右都不分怎麼可能整齊的起來?明明東南西北分的很清楚,上下前後也都明白,可一說到左右,不少士兵就傻眼了。不過古人沒辦法不代表江源也沒辦法,他帶過的兵也不少了,笨的不像樣的也不是沒有見過,許三多那樣的他都教出來幾個了,還怕左右不分?

他強製命令京畿大營所有的士兵在右手手腕和左腳腳腕各係一條紅布,每次走步之時必須先出係著紅布的手腳,否則就要處罰。就這麼過了一個月,營地裏所有的士兵就都分得清楚左右了,就是真傻得冒泡的也知道先邁哪隻腳了。隊列訓練每天是都要進行的訓練項目,這麼多年下來,這些士兵的隊列操練能力比起現代的普通軍隊都要強得多,一千人的方隊走過怎能不驚人?

方陣來到永定門前的時候,所有軍士齊齊拔出腰間儀刀斜指天空,一千將士將頭一起轉向城樓,高聲吼道:“大靖威武,國運昌隆!大靖威武,國運昌隆!”一時間,吼聲驚天動地,響徹雲霄!

儀刀的刀光反射著太陽的光芒,耀眼非常,兵士身上的甲胄也十分堅固,可是最炫目的卻是這一千人旺盛的精神。不同於此時普通士兵眼中的迷茫和渾噩,這些軍士麵龐和眼神之中都透露著一股與他人不同的信心和希望,這些人的鬥誌不是來自於殺戮得來的血腥的滿足感,而是立功就能夠升遷受賞,改變全家命運的信念!

江源為了打造京畿大營耗盡了心力,為了能夠改變他們的思想,他甚至花錢請了幾百個文人教他們認識簡單的文字,學習簡單的算數和繪圖。經過幾年的教導,這支部隊中最差的士卒也能認識幾百個字,最強的已經能夠獨立看懂軍令和文書了。

不要說古代士兵的文化不重要,對於任何一個行業來說知識的儲備都是至關重要的。有知識的人和沒有學問的人絕對不一樣,他們從骨子裏的思想方式都和別人不同。一個人有沒有知識從他們的行為和氣質就能看得出來,渾渾噩噩沒有思想的人怎麼能理解上級的命令含義呢?做事都做不明白,那怎麼行?

薛進和阿伯那江不知道這些人和普通的軍隊相比到底是哪裏不一樣,他們隻知道自己從來沒有見到過一支這樣的軍隊。這兩個人雖然說不出差異具體在哪裏,可他們總覺得這支部隊很可怕,相當的可怕。北蠻的軍隊也很強大,他們兩個自然也都非常熟悉這些北蠻的軍人,可那些軍人不是生命不受自己控製的奴隸就是渴望著搶奪財富女人的平民,刺激他們戰鬥的目標無非就是以強盜的方式來搶奪金錢,這些人哪有什麼信念可言?他們何時見過京畿大營這樣欣欣向榮的軍隊?!

這兩個人還在心裏安慰自己呢,他們認為這些人就是靖朝最精銳的士兵了,除了這一千人,剩下的軍隊就沒什麼了不起了……可這是真的嗎?

打頭的一千儀刀儀仗隊走過之後,緊接著走過來的就是一千人的弓兵方陣。這些士兵們身著甲胄,腰掛長刀和劍壺,身上斜背著長弓。與前麵的儀仗隊一般,他們的腳步同樣整齊而威武,一千人同時抬腿,同時踏步,聲音彙聚在一起如同擂鼓一般,所有動作都整齊劃一,如同一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