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宴客(1 / 3)

西門府不會出現賈寶玉欣賞的東府豆腐皮包子和小蓮蓬小荷葉湯,那類隻能品賞的貴族食品,進不了《金瓶梅》。西門慶招待客人的高檔食物不過是鰍魚,吳月娘給小妾改善生活的高檔食物不過是螃蟹。西門府飯桌上一律典型市民口味,大盤大碗,雞鴨魚肉,口味濃重,色彩鮮豔,分量充足。什麼熏雞火豬肉、脫骨餛飩雞、白皮水晶鵝、醬糖燒泥鰍、蒜薑脆嫩爆腰花、羊蹄羊尾羊貫腸,什麼胡椒酸筍湯、木稗銀魚湯、雞鴨火腿八寶攢湯、韭菜雞肉餛飩湯……這些東西如果擺到榮國府餐桌上,不要說賈母、林黛玉、王熙鳳連瞅都不會瞅一眼,晴雯都會把鼻子捂起來:這麼油膩膩的如何吃?而西門府眾人吃得開心,吃得自在。經常跟西門慶一起吃飯的幫閑更不可或缺。請看西門慶招待應伯爵的三次便飯——

第一次:“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後又放了四碟案鮮:紅鄧鄧的泰州鴨蛋,曲灣灣王瓜拌遼東金蝦,香噴噴油炸的燒骨,禿肥肥的幹蒸劈曬雞。第二道,又是四碗嘎飯:一歐兒濾蒸的燒鴨,一歐兒水晶膀蹄,一歐兒白炸豬肉,一歐兒炮炒的腰子。落後才是裏外青花白地磁盤盛著一盤紅馥馥柳蒸的酬魚,馨香美味,人口而化,骨刺皆香。西門慶將小金菊花杯斟荷花酒,陪伯爵吃。”

第二次:“兩大盤燒豬肉,兩盤燒鴨子,兩盤新煎鮮酬魚,四碟玫瑰點心,兩碟燒筍雞,兩碟燉爛鴿子雛兒,然後又是四碟贓子、血皮、豬肚、釀腸之類。”

第三次:“畫童兒用方盒拿上四個靠山小碟兒,盛著四樣小菜兒,一碟十香瓜茄,一碟五方豆豉,一碟醬油浸的鮮花椒,一碟糖蒜;三碟兒蒜汁,一大碗豬肉鹵,一張銀湯匙,三雙牙著。”應伯爵和謝希大拿起筷子,三扒兩咽就是一碗。“兩人登時狠了七碗”,西門慶兩碗還沒吃了。謝希大還表示遺憾:在家吃過飯來的,不然還得多吃些。

應伯爵到西門府混飯吃,那才叫混出情趣,混出水平,混出文化。有次西門慶早餐見應伯爵來了,就問:“你吃了飯不曾?”應伯爵本來就是專門到西門府混吃,卻不好說沒吃,就說“哥,你試猜。”西門慶想捉弄他:“你敢是吃了?”一般人此時寧可餓肚,也不會說沒吃。應伯爵卻靈巧地說:“這等猜不著。”然後大模大樣坐下來吃。

西門府代表性高檔飲食有兩種,一日糟鰍魚,一日酥油炮螺。

細魚是珍貴的淡水魚,以鱗為貴,生長在鎮江一帶,曆來是貢品。西門慶請應伯爵吃酗魚,應伯爵大為驚奇:這可是難得的享受!哪兒來的?西門慶幫了劉太監大忙,劉太監送的。應伯爵馬上恭維:“江南此魚,一年隻過一遭兒,吃到牙縫裏,剔出來都是香的。好容易!公道說,就是朝廷還沒吃哩。不是哥這裏,誰家有?”不過吃了幾塊醚魚,應伯爵居然把西門慶的享受吹噓得超過皇帝老兒了。應伯爵還告訴西門慶,他如何分配西門慶給的兩條附魚:送一尾給老兄,另一尾拿刀劈開,一半給女兒,一半切成小窄塊放上香油存在小瓷罐裏,“或遇個人客兒來,蒸憊一碟兒上去,也不枉辜負了哥的盛情”。兩條酬魚被應伯爵運用到極致,成了他向親戚朋友宣傳跟西門大官人交情深的“洲際導彈”了。

西門府不會出現賈寶玉欣賞的東府豆腐皮包子和小蓮蓬小荷葉湯,那類隻能品賞的貴族食品,進不了《金瓶梅》。西門慶招待客人的高檔食物不過是鰍魚,吳月娘給小妾改善生活的高檔食物不過是螃蟹。西門府飯桌上一律典型市民口味,大盤大碗,雞鴨魚肉,口味濃重,色彩鮮豔,分量充足。什麼熏雞火豬肉、脫骨餛飩雞、白皮水晶鵝、醬糖燒泥鰍、蒜薑脆嫩爆腰花、羊蹄羊尾羊貫腸,什麼胡椒酸筍湯、木稗銀魚湯、雞鴨火腿八寶攢湯、韭菜雞肉餛飩湯……這些東西如果擺到榮國府餐桌上,不要說賈母、林黛玉、王熙鳳連瞅都不會瞅一眼,晴雯都會把鼻子捂起來:這麼油膩膩的如何吃?而西門府眾人吃得開心,吃得自在。經常跟西門慶一起吃飯的幫閑更不可或缺。請看西門慶招待應伯爵的三次便飯——

第一次:“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後又放了四碟案鮮:紅鄧鄧的泰州鴨蛋,曲灣灣王瓜拌遼東金蝦,香噴噴油炸的燒骨,禿肥肥的幹蒸劈曬雞。第二道,又是四碗嘎飯:一歐兒濾蒸的燒鴨,一歐兒水晶膀蹄,一歐兒白炸豬肉,一歐兒炮炒的腰子。落後才是裏外青花白地磁盤盛著一盤紅馥馥柳蒸的酬魚,馨香美味,人口而化,骨刺皆香。西門慶將小金菊花杯斟荷花酒,陪伯爵吃。”

第二次:“兩大盤燒豬肉,兩盤燒鴨子,兩盤新煎鮮酬魚,四碟玫瑰點心,兩碟燒筍雞,兩碟燉爛鴿子雛兒,然後又是四碟贓子、血皮、豬肚、釀腸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