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和人情冷暖(1 / 3)

《金瓶梅》作為《紅樓夢》先驅,寫到前人戲劇和詞曲,往往跟人物命運巧妙、密切、深刻相連。《梁州序》就是帶主題啟示意義的絕妙佳歌,“此景佳無限”後邊的“向冰山雪檻排佳宴”最關鍵,它預示了西門慶的命運:把美好宴會安排在巍巍雪山上、冰雕檻杆旁,太陽一出,豈不冰消雪融、全部報銷?《紅樓夢》將王熙鳳安排為冰山上的雌鳳,未必不是受《金瓶梅》“冰山佳宴”的啟示。

說“向冰山雪檻排佳宴”預示西門慶命運是不是牽強?一點兒也不。我們繼續往下看《金瓶梅》文本:第二十七回寫西門慶邊唱著《梁州序》,邊陪著孟玉樓、李瓶兒往花園外走,他們唱的幾段歌每段合唱最後都重複:“隻恐西風又驚秋,暗中不覺流年換。”

太妙了!不久,鬥轉星移、人非物換,盛極反衰,就像後來曹雪芹寫出賈府“忽喇喇似大廈傾”,蘭陵笑笑生提前二百年寫出西門府樹倒瑚孫散。“隻恐西風又驚秋,暗中不覺流年換”,由西門慶反複吟哦,張竹坡說“真堪猛省”。

2.盛宴點曲暗示衰敗命運

西門慶得了傳宗接代的寶貝兒子,又因給蔡京送禮,換回個五品官,生子加官,雙喜臨門,大開宴席。西門慶請清河縣頭麵人物都來參加官哥兒滿月慶典。薛太監劉太監“坐四人轎,穿過肩蟒,纓槍排隊,喝道而至”;眾武官周守備、夏提刑、荊都監、張團練,“錦繡服,藤棍大扇,軍牢喝道”而來。西門府鼓樂喧天、笙歌迭奏。兩位老太監在西門慶生子加官慶宴上點唱,把(金瓶梅》深藏構思透露出來。

酒席上武官尊重老太監,請他們先點唱。兩位太監點了三支曲子。曲子暗藏機關,暗示西門慶、官哥兒、西門府的倒黴命運:

第一支曲,暗示西門慶好景不長。劉太監點第一支曲:“兩個子弟唱個‘歎浮生有如一夢裏’。”周守備製止:“老太監,此是歸隱歎世之辭,今日西門大人喜事,又是華誕,唱不的。”這支曲子預告炙手可熱的西門慶到頭一夢,富貴榮華是過眼煙雲,萬事成空。果然,此後西門慶隻過一個生日就嗚呼哀哉。周守備說曲子是“歸隱歎世”,大大降低了曲子的悲劇性,是幫西門慶圓場的客氣話。

第二支曲,暗示官哥兒命喪黃泉。劉太監點下一支曲子,不提曲名提曲詞“你會唱‘雖不是八位中紫緩巨,管領的六宮中金釵女’?”又被周守備製止:“今日慶賀,唱不的。”這段曲詞出自元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演“狸貓換太子”故事:宋真宗的李妃生下太子,劉妃用剝皮狸貓取代,太監陳琳將太子用妝盒偷運出宮。這段唱詞就是陳琳唱的。劉太監點的曲子影射官哥兒命運。官哥兒出生後,潘金蓮曾惡狠狠地說:西門府鬧騰得活像生了“太子”。而西門府“太子”隻活了一歲零兩個月,就死在西門府“兩妃”爭鬥中,死在潘金蓮的獅子貓爪下。狸貓果然害死了“太子”。老太監送官哥兒的滿月禮物有福壽康寧銀錢和追金瀝粉彩畫壽星博浪鼓兒。無奈官哥兒既無福更無壽,生下就不康寧。將來李瓶兒睹物哭官哥兒,看到的恰好是老太監送的壽星博浪鼓兒。

《金瓶梅》作為《紅樓夢》先驅,寫到前人戲劇和詞曲,往往跟人物命運巧妙、密切、深刻相連。《梁州序》就是帶主題啟示意義的絕妙佳歌,“此景佳無限”後邊的“向冰山雪檻排佳宴”最關鍵,它預示了西門慶的命運:把美好宴會安排在巍巍雪山上、冰雕檻杆旁,太陽一出,豈不冰消雪融、全部報銷?《紅樓夢》將王熙鳳安排為冰山上的雌鳳,未必不是受《金瓶梅》“冰山佳宴”的啟示。

說“向冰山雪檻排佳宴”預示西門慶命運是不是牽強?一點兒也不。我們繼續往下看《金瓶梅》文本:第二十七回寫西門慶邊唱著《梁州序》,邊陪著孟玉樓、李瓶兒往花園外走,他們唱的幾段歌每段合唱最後都重複:“隻恐西風又驚秋,暗中不覺流年換。”

太妙了!不久,鬥轉星移、人非物換,盛極反衰,就像後來曹雪芹寫出賈府“忽喇喇似大廈傾”,蘭陵笑笑生提前二百年寫出西門府樹倒瑚孫散。“隻恐西風又驚秋,暗中不覺流年換”,由西門慶反複吟哦,張竹坡說“真堪猛省”。

2.盛宴點曲暗示衰敗命運

西門慶得了傳宗接代的寶貝兒子,又因給蔡京送禮,換回個五品官,生子加官,雙喜臨門,大開宴席。西門慶請清河縣頭麵人物都來參加官哥兒滿月慶典。薛太監劉太監“坐四人轎,穿過肩蟒,纓槍排隊,喝道而至”;眾武官周守備、夏提刑、荊都監、張團練,“錦繡服,藤棍大扇,軍牢喝道”而來。西門府鼓樂喧天、笙歌迭奏。兩位老太監在西門慶生子加官慶宴上點唱,把(金瓶梅》深藏構思透露出來。

酒席上武官尊重老太監,請他們先點唱。兩位太監點了三支曲子。曲子暗藏機關,暗示西門慶、官哥兒、西門府的倒黴命運:

第一支曲,暗示西門慶好景不長。劉太監點第一支曲:“兩個子弟唱個‘歎浮生有如一夢裏’。”周守備製止:“老太監,此是歸隱歎世之辭,今日西門大人喜事,又是華誕,唱不的。”這支曲子預告炙手可熱的西門慶到頭一夢,富貴榮華是過眼煙雲,萬事成空。果然,此後西門慶隻過一個生日就嗚呼哀哉。周守備說曲子是“歸隱歎世”,大大降低了曲子的悲劇性,是幫西門慶圓場的客氣話。

第二支曲,暗示官哥兒命喪黃泉。劉太監點下一支曲子,不提曲名提曲詞“你會唱‘雖不是八位中紫緩巨,管領的六宮中金釵女’?”又被周守備製止:“今日慶賀,唱不的。”這段曲詞出自元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演“狸貓換太子”故事:宋真宗的李妃生下太子,劉妃用剝皮狸貓取代,太監陳琳將太子用妝盒偷運出宮。這段唱詞就是陳琳唱的。劉太監點的曲子影射官哥兒命運。官哥兒出生後,潘金蓮曾惡狠狠地說:西門府鬧騰得活像生了“太子”。而西門府“太子”隻活了一歲零兩個月,就死在西門府“兩妃”爭鬥中,死在潘金蓮的獅子貓爪下。狸貓果然害死了“太子”。老太監送官哥兒的滿月禮物有福壽康寧銀錢和追金瀝粉彩畫壽星博浪鼓兒。無奈官哥兒既無福更無壽,生下就不康寧。將來李瓶兒睹物哭官哥兒,看到的恰好是老太監送的壽星博浪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