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和人情冷暖(3 / 3)

潘金蓮會巧妙地用俗曲羞辱嫡妻,也會巧妙地利用俗曲挑撥妻妾之間的關係,利用俗曲跟其他小妾爭寵。

李瓶兒進人西門府,西門慶妻妾都感到心理壓力。李瓶兒太有錢了!在西門慶心目中,她的地位自然跟其他女人不一樣。西門慶設宴慶祝李瓶兒進門。穿金戴銀、束玉掛釵、珠光寶氣、豪門富家氣派的李瓶兒出來,宴席上,不管被請的客人應伯爵等,還是來服務的歌女,都對她百般討好,歌女表現尤其露骨,“四個唱的,琵琶箏弦,簇擁婦人”,“見他手裏有錢,都亂趨奉著她,娘長娘短,替她拾花翠,疊衣裳,無所不至”。李瓶兒的金錢力量已壓得嫡妻吳月娘氣都喘不過來,潘金蓮又不失時機往她流血的心口撒鹽。

歌女討好李瓶兒,大唱“天之配合,一對兒如鴛似鳳”,“永團圓,世世夫妻”。這唱詞,不經行家點明,吳月娘聽不出有什麼不對頭。潘金蓮是歌伎出身,對歌詞特別敏感。一聽歌女如此唱,馬上找到下蛆良機,對吳月娘說:“大姐姐,你聽唱的小老婆,今日不該唱這一套,他做了一對魚水團圓、世世夫妻,把姐姐放到那裏?”潘金蓮機敏伶俐,話能說到要害處,壞能壞出高水平,她的挑撥立竿見影,“月娘歸房,甚是不樂”,宣稱再也不理西門慶。吳月娘和西門慶鬧矛盾,哪個得利?自然是潘金蓮,她更有機會掌控西門慶;吳月娘和李瓶兒鬧矛盾,哪個得利?仍然是潘金蓮,她可以打壓西門慶的新寵李瓶兒。潘金蓮居然能借一支俗曲製造兩對矛盾。

蘭陵笑笑生觀察人物心思細如發絲。潘金蓮跟李瓶兒爭寵,錨株必較,寸絲必爭。在唱曲不唱曲這樣的小事上,也得見個高低。有一次,西門慶跟潘金蓮、孟玉樓、李瓶兒三個小妾在花園玩,突然尋開心,叫孟玉樓彈月琴,潘金蓮彈琵琶, “你兩個唱一套‘赤帝當權耀太虛’我聽”。孟玉樓順從,潘金蓮卻不幹:“俺每唱,你兩人到會受用快活!”西門慶解釋:李瓶兒不會彈甚麼。潘金蓮說:“她不會,教她在旁邊代板。”命春梅取象牙板來叫李瓶兒拿著——請注意,隻拿著並不需敲——照潘金蓮看來,李瓶兒即便一個節拍都打不對,她也參加了為西門慶演奏,是服務,不是被服務。這個細節很小,卻很妙,潘金蓮爭寵爭到無孔不人地步。

潘金蓮經常賣弄懂唱詞。其實李瓶兒也懂。官哥兒被潘金蓮害死後,李瓶兒也病人膏育,她帶病宴重陽,點了首《折腰一枝花·紫陌紅塵》,歌詞像唱李瓶兒的處境和心情:“……啾啾卿卿呢喃燕,重將舊恨舊恨又提醒,撲撲簌簌,淚珠兒暗傾”;“怕奴家花貌不似舊時容”;“梧葉兒飄,金風動,漸漸害相思,落入深深井。一日一日夜長,夜長難握孤枕。……他那裏貪歡戀飲”。盛開的鮮花攔腰折斷,紅粉佳人冷落淒慘,情人卻在跟其他人貪歡。這,就是西門慶的情愛;這,就是西門府的“紫陌紅塵”。李瓶兒借歌詞做“心理獨白”,並沒傳到頗懂歌詞的西門慶耳朵中,他正和狐朋狗黨在外邊喝酒呢。在場的潘金蓮肯定能聽懂,大概也正因為聽懂了,為李瓶兒不久於人世而幸災樂禍。

李瓶兒死後,西門慶聞曲傷心,宴會上唱到《普天樂》:“想人生最苦是離別。花謝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西門慶聽得眼裏酸酸的。李瓶兒帶病宴重陽,點了首《折腰一枝花·紫陌紅塵》,借歌詞做“心理獨白”。應伯爵識趣地問:哥是不是想起過世的嫂子來了?西門慶其他妻妾都注意不到西門慶的感情動向,唯有潘金蓮既發現西門慶傷心,也知道他為什麼傷心,故意挑撥,向吳月娘點出:西門慶是因為聽到曲子想起李瓶兒傷心。

孟玉樓生日宴會上,吳月娘點支“比翼成連理”,西門慶卻下令叫小優兒改唱“憶吹簫,玉人何處也”。再次借曲抒發對李瓶兒的懷念。被換曲的吳月娘可能因為遲鈍,沒跟西門慶爭,潘金蓮立即當眾嘲笑西門慶,趁著優人唱“他為我褪湘裙杜鵑花上血”,故意把手放在臉上羞西門慶:“孩兒,那裏‘豬八戒走在冷鋪中坐著——你怎的醜的沒對對兒’?一個後婚老婆,又不是女兒,那裏討杜鵑花上血來?好個沒羞的行貨子!”西門慶的心思被潘金蓮戳破,隻能仙汕地自嘲。

“俗曲優勢”成了潘金蓮在西門府爭強好勝、挑三窩四的本錢,潘金蓮在俗曲上的所為,將一個尖酸刻薄的妒婦寫活了。

4.俗曲人人有份

作為寫市井生活的人情小說,《金瓶梅》的人物似乎個個懂俗曲。

如:春梅點俗曲暗藏心事。

春梅做了守備夫人後重遊西門府,宴席上請來歌女伴唱佐飲。春梅問她們會不會唱(懶畫眉》?她們恭恭敬敬地回答:“奶奶分付,小的兩個都會。”春梅點《懶畫眉》的唱詞非常對景。按照蘭陵笑笑生直接寫出的意思,唱這支曲是因為春梅“一向心中牽掛陳敬(經)濟,在外不得相會。情種心苗,故有所感,發於吟詠”。推敲唱詞《懶畫眉》將春梅抒懷寫得細致人微:“握過春來又到秋,誰人知道我心頭?”縱然做守備夫人,“凡事淫為先”的春梅哪像做西門慶心腹通房丫餐那麼快意?

馮沉君先生將《金瓶梅詞話》看作考察元明兩代曲子的重要資料,她的《古劇說彙》曾詳細考察《金瓶梅詞話》裏的音樂史料,結果發現,在一百回小說中,清唱達一百餘處,旁見於他書或作者可考的曲子有八十八條,來自《雍熙樂府》、《詞林摘豔》、《南九宮詞》、《太和正音譜》、《六十種曲》。

流行歌曲對《金瓶梅》描寫人情世態起到巧妙作用,影響了《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