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敲鏜鑼王老娘說書 擬匾額黃通理勸學(1 / 3)

王老娘、曹新姑二人,一抵一換的滔滔不絕,講個未了。這一段原也講得長些,講的時候,恰好畢去柔畢太太的船攏到了岸,正對著王老娘們說書的場子。畢太太停了船,打發人上岸雇挑夫。這人一去不來,畢太太到船頭上等候,望見說書的是兩個女人,便吩咐別的人看著船艙,她也上岸,擠在一群女人當中。略為一聽,聽聽這說的書不是尋常所有,猜著一定有人指授。又端詳王老娘曹新姑二人的麵目神氣,不像是說大書唱彈詞的。要仔細再聽下去,那雇來的挑夫等得不耐煩,到畢太太身背後催道:“不要聽了。”趁勢朝前一望,頓然說道:“這分明是我從前住的隔壁兩個覺迷庵裏的尼姑,再像是沒有了。”此話一出,畢太太不容心,也不開口。就有幾個人附和著說“是像極”。內中有個和尚道:“說穿了的確是的。”旁邊複華聽見大家這般猜疑,曉得王老娘們不關心,是不聽見的,又不好去關照,生怕當真鬧穿了,一時急智,故意同人家口角起來,高聲亂喊。那時聽的人就走散一半,畢太太也下了船。不多時,畢太太跟著行李挑子,到了張先生家,自然有些安排詢問的話,不必多敘。

卻說張先生家因為黃通理家,也盼望畢太太來得許久,略將黃繡球這幾個月裏的近事,並王老娘、曹新姑二人的事,都說了。畢太太道:“我已見過這二人,聽過她二人所說的書。”如此這般也說了一遍。當是就同到黃繡球處。

黃繡球開口說:“姊姊來得何以這樣遲?”畢太太不接應這句,開口說:“妹妹做得何以這樣新鮮?”黃繡球道:“新鮮是新鮮,你但聽見張府上告訴你的新鮮事,不曾看見我的新鮮人呢。”畢太太道:“豈但已經看見你的新鮮人,而且已經聽見你新鮮人說過書。”黃繡球道:“姊姊豈有此理,怎麼來了,不到我家,也不到張先生家,在外麵先住了幾天?”畢太太道:“我是即刻才到的,何嚐住在外麵?”張先生接著把話說明。大家笑了。黃繡球回頭問複華道:“既然如此,當時你倒不看見畢太太呢?”複華道:“聽的女人,都近著王老娘們麵前。我是在人背後老遠的,聽得人家議論,不去留心到女客身上。後來假意鬧散場子,又遠遠的照應王老娘們回來,故此就不曾看見了。”於是畢太太,同張先生、黃氏夫婦們暢談了一切,說是:“到家後病了幾十天,到上海因事又耽擱了幾十天,接著的信,正在病中,接不著的信,我是已到上海。在上海天天想動身,天天走不成,因此也就沒有複信,遲到此刻才來,連自己都料不到的。”

王老娘、曹新姑二人,一抵一換的滔滔不絕,講個未了。這一段原也講得長些,講的時候,恰好畢去柔畢太太的船攏到了岸,正對著王老娘們說書的場子。畢太太停了船,打發人上岸雇挑夫。這人一去不來,畢太太到船頭上等候,望見說書的是兩個女人,便吩咐別的人看著船艙,她也上岸,擠在一群女人當中。略為一聽,聽聽這說的書不是尋常所有,猜著一定有人指授。又端詳王老娘曹新姑二人的麵目神氣,不像是說大書唱彈詞的。要仔細再聽下去,那雇來的挑夫等得不耐煩,到畢太太身背後催道:“不要聽了。”趁勢朝前一望,頓然說道:“這分明是我從前住的隔壁兩個覺迷庵裏的尼姑,再像是沒有了。”此話一出,畢太太不容心,也不開口。就有幾個人附和著說“是像極”。內中有個和尚道:“說穿了的確是的。”旁邊複華聽見大家這般猜疑,曉得王老娘們不關心,是不聽見的,又不好去關照,生怕當真鬧穿了,一時急智,故意同人家口角起來,高聲亂喊。那時聽的人就走散一半,畢太太也下了船。不多時,畢太太跟著行李挑子,到了張先生家,自然有些安排詢問的話,不必多敘。

卻說張先生家因為黃通理家,也盼望畢太太來得許久,略將黃繡球這幾個月裏的近事,並王老娘、曹新姑二人的事,都說了。畢太太道:“我已見過這二人,聽過她二人所說的書。”如此這般也說了一遍。當是就同到黃繡球處。

黃繡球開口說:“姊姊來得何以這樣遲?”畢太太不接應這句,開口說:“妹妹做得何以這樣新鮮?”黃繡球道:“新鮮是新鮮,你但聽見張府上告訴你的新鮮事,不曾看見我的新鮮人呢。”畢太太道:“豈但已經看見你的新鮮人,而且已經聽見你新鮮人說過書。”黃繡球道:“姊姊豈有此理,怎麼來了,不到我家,也不到張先生家,在外麵先住了幾天?”畢太太道:“我是即刻才到的,何嚐住在外麵?”張先生接著把話說明。大家笑了。黃繡球回頭問複華道:“既然如此,當時你倒不看見畢太太呢?”複華道:“聽的女人,都近著王老娘們麵前。我是在人背後老遠的,聽得人家議論,不去留心到女客身上。後來假意鬧散場子,又遠遠的照應王老娘們回來,故此就不曾看見了。”於是畢太太,同張先生、黃氏夫婦們暢談了一切,說是:“到家後病了幾十天,到上海因事又耽擱了幾十天,接著的信,正在病中,接不著的信,我是已到上海。在上海天天想動身,天天走不成,因此也就沒有複信,遲到此刻才來,連自己都料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