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零六章神技
柳鶯亭上下,氣氛已經恢複了和諧。在大唐富二代官二代們心目之中,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阻擋他們遊樂的興致。唯一讓人不快的是,有人看見那位王源跟著秦國夫人單獨前往別處說話,這讓不少對秦國夫人有著覬覦之心的少年們心中滿懷醋意。
要知道,楊家幾位國夫人之中,唯有這位秦國夫人最不假以辭色,而韓國夫人和虢國夫人則要好上手的多,在座之中有數名少年便上過這兩位國夫人的床,唯有秦國夫人這裏卻一點機會也沒有。
不過,當看到秦國夫人和王源回來的時候,少年們的心情好受了許多,因為秦國夫人昂首走在前麵,那位王源低著頭走在後麵,兩人之間好像並沒有什麼勾當。看那王源的臉色,似乎也並無得到榮寵的喜悅,相反卻有些淡淡的愁容。看來秦國夫人大概隻是單獨叫他到一旁教訓了一番的樣子,而非自己所想的那樣是有著別樣的勾當。
楊釗笑眯眯的迎了上來笑道:“八妹,王兄弟,你們可回來了,李先生正要撫琴演唱《清平調》呢,再不回來便要錯過了。”
秦國夫人訝異道:“清平調?他肯唱了?他不是說過,李白離開長安之後從此不奏清平調麼?”
楊釗道:“是啊,不知怎麼他就答應了,可惜小妹不在此間,她最喜歡了,這可是太白專為她寫的詩,李龜年當場譜的曲,可惜隻那年在沉香亭親自唱了唯一的一次。”
秦國夫人道:“既有今日,焉能沒有以後,不管了,先聽曲兒再說。”
王源聽明白了他們說的是什麼,清平調三首是當年李白進宮時為了楊貴妃即席而作。聽楊家兄妹的口氣,倒像是李龜年作的曲調,當日隻奏了一次,便再沒有奏過。
見王源發愣,楊釗低聲解釋道:“當年沉香亭畔牡丹花開,陛下攜貴妃前往觀賞,命李龜年作新調唱歌,李龜年說要請人寫新詩方可。於是陛下命李龜年持禦用金花箋,宣召李白進宮,讓他立刻寫出《清平調》三章來,李白喝的醉醺醺的,讓高力士幫他脫靴子,隨後揮筆而就。李白離京之後,李龜年在灞河相送,說從此不唱清平調,陛下也不忍相逼。但剛才他居然答應了唱這曲子,真是怪事。”
王源點頭道:“原來如此,那可是我們的運氣了,我也好想聽一聽呢。”
楊釗忙拉著王源來到柳鶯亭前,秦國夫人剛剛落座,在虢國夫人耳邊低語了幾句,虢國夫人點頭,吩咐道:“請堂兄和王公子來亭上坐。”
楊釗低聲道:“還不謝?”
王源忙道:“謝夫人。”
兩人上了亭子,有人端過錦凳來讓王源坐在亭子一角,下方的小侯爺氣炸了肺,舉步往亭上走;秦國夫人皺眉道:“小侯爺莫要亂走動,擾了李先生唱曲兒。”
魏明晨叫道:“此人能坐在亭上,我卻無一席之地?三夫人,你給評個理。”
虢國夫人忙道:“也給你個座吧,上來吧。”
魏小侯爺揚眉吐氣,昂首上前,來到虢國夫人身邊,挨著她便要坐下,但見秦國夫人麵色慍怒斥道:“請小侯爺坐到亭角去。”
魏明晨僵著身子道:“夫人要我坐到亭角?”
秦國夫人皺眉道:“你沒聽見麼?我堂兄都不能同我們同席,你自然也不能,坐到亭角,否則便下去。”
魏明晨看著虢國夫人一臉的委屈,虢國夫人麵露難色低聲道:“坐下去便是,莫鬧騰。”
魏明晨氣的夠嗆,但也不敢放肆,自己端了凳子挪到王源身邊,在王源身邊坐下,狠狠的瞪了一眼王源,王源報之以揶揄一笑。
亭階之下,李龜年已經做好了準備,一隻竹笛,一副瑤琴擺在長幾上,李龜年則站在桌子旁邊,手中握著兩塊檀板,咳嗽一聲,微微朝亭上頷首。
秦國夫人輕聲道:“先生準備好了麼?”
李龜年沉聲道:“老朽準備好了,獻醜了。”
言罷檀板一聲響,全場寂然,李龜年雙手緩緩動作,將檀板置於胸前緩緩揮擊,檀板發出悅耳的有節奏的噠噠之聲,聲音由慢而快,李龜年手上的動作也越來越快,隻見幾塊紅色檀板上下翻飛,幾乎已經看不清動作和軌跡,但噠噠噠節奏鮮明,竟無一聲出錯,無一響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