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三六章反擊
殿上安靜了下來,高力士緩緩移步向前,掃視全場,手中拂塵輕揮,朗聲道:“各位有事便可上奏了。”
眾官員憋了不少日子沒上朝,肚子裏仿佛有奏不完的事兒,高力士話音落下,幾名官員便爭先恐後的搶著說話;一旁端坐的李林甫麵色冷峻,難掩臉上不悅之色。
但這些官員上奏的大多是些朝政瑣務,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事務,都是些老生常談之事。譬如什麼春日耕種農桑水利朝廷要重視,要求陛下抽空親自扶犁鼓勵百姓雲雲;什麼兵額配備招募,士兵換裝,武器更換等事務;什麼春暖雪化,棧道修繕;什麼各地祥瑞,天象之兆雲雲。
王源聽的昏昏欲睡,本就因早起而睡眠不足的大臣們也都眼皮低垂,有的人利用這個機會竟然悄悄閉眼打盹起來。
玄宗本就麵露疲倦之色,昨夜熬了些夜,無奈歲月不饒人,身子有些盯不住,本想取消早朝的,但想了想有些事情要臨朝處理,所以還是硬撐著上朝來。沒想到早朝一開始便遇到一幫蒼蠅般嗡嗡叫的官員們絮絮叨叨,心中早不耐煩。
小半個時辰後,玄宗終於忍無可忍,皺眉打斷一名戶部官員無休止的嘮叨,沉聲道:“這些事政事堂不是都擬了奏折一樣樣的報上來了麼?朕也都做了批示,今日為何還要重複一次?你們難道沒有更重要的事情上奏麼?”
幾名官員驚愕相對,不知所措。
玄宗道:“若無其他奏議便退下去,朕可沒閑工夫聽你們嘮叨。從今日起,若非重要之事,一概先報政事堂裁定,而後擬旨上奏,朕統一批複。你們不能體諒體諒朕麼?朕六十多少歲的人了,打即位以來數十年勤政不輟,你們就不能替朕分擔些?非要要了朕的老骨頭不成?”
群臣聽著這話有些重,紛紛磕頭道:“臣等無能,讓陛下受累了。”
玄宗擺擺手道:“你們也不是無能,你們隻是看不得朕清閑。朕這幾年上朝是少了些,你們有些人背地裏說朕的壞話,對朕不滿,朕心裏都明白。朕也操勞了幾十年,歲月不饒人,朕那裏還能像以前一樣精力充沛?再說了,朕若事事操勞,還要你們何用?”
“陛下息怒,是臣等錯了。”幾名囉嗦的大臣沒想到會引來如此嚴重的話語,嚇得麵無人色,磕頭不停。
李林甫緩緩起身道:“陛下息怒,陛下不要和他們一般見識,他們這幾個人的心思清楚的很,不過是趁著早朝時間說些廢話,引起陛下的注意,出些風頭麼?上朝之前,老臣已經提醒了他們,可是他們還是不聽。不過大多數同僚還是體諒陛下的身體的,陛下莫要生氣,傷了龍體可就得不償失了。”
玄宗麵色稍和,擺手道:“罷了,除了這些瑣事之外,眾卿還有什麼要事要上奏的,速速上奏吧。”
殿上一陣沉默,有些原本打算上奏的官員心中一輪,識相的閉了嘴。今日看來不宜出風頭,陛下的心情明顯不好,上奏之事還是先通過政事堂為好,免得召來不必要的麻煩,於是選擇沉默不語。
王源心中微微歎息,玄宗看來對政務有些倦怠了,身為大唐之君,雖不能說事事躬親,但臣子上奏的事情雖然瑣碎,也沒有說要人家閉嘴不要說話的。將這些事推給政事堂,實際上便是放縱李林甫更為專權了,誰不知道政事堂中是李林甫說了算。而且所謂的重要的事和瑣事之間也沒有什麼界限,李林甫大可以此為憑,大小事務一把抓了。看李林甫的臉色雖然平靜,但他的心裏怕是已經樂開花了。
“眾卿均無奏議了麼?那好,朕倒是有兩件事要說一說。第一件事便是關於範陽節度使安祿山給朕上的一道奏折,力士,你給念念這奏折。”
高力士躬身道:“老奴遵旨。”
說罷伸手從龍案錦盒中取出一本奏折來,展開讀到:“臣範陽節度使安祿山上奏:入春以來,契丹人對我範陽邊境騷擾加劇,臣率部與之交戰七次,七戰七捷,斬敵首級六千餘掛於範陽城頭揚我大唐軍威,士兵們也都士氣高漲。然臣手下兵馬已有折損,兵器盔甲亦有損壞,而且陣亡受傷的士兵也要撫恤。臣屢次上奏兵部,要求兵部批準撥款,撫恤死傷兵馬,增補兵馬缺額,更換盔甲兵刃馬匹等物資,但卻被兵部一一駁回。臣不得已上奏驚擾陛下,想問一問是何道理?前線兵馬浴血殺敵,後方有人掣肘,長此以往,臣如何能服眾?士兵們如何能安心殺敵?請陛下給臣一個解釋。臣安祿山拜上。”
高力士讀完,輕輕合上奏折,端端正正的擺在龍案上的錦盒內。
“此事你們可知情麼?是何緣故推諉此事?將士們守衛大唐邊境奮勇殺敵,戰死受傷理應撫恤,損壞盔甲武器,缺失的戰馬兵員理應補充,為何推諉不辦?誰之過?”玄宗冷聲發問。
殿上鴉雀無聲,眾人的目光看向左相李適之,因為李適之兼任兵部尚書,這件事恐怕隻有他知道原委了。
“李左相,陛下問你話呢,若老朽沒記錯的話,此事該是你經手的吧。”李林甫淡淡道。
李適之手持芴板緩緩起身來,行至龍座前躬身施禮。玄宗道:“李適之,這事兒是誰從中作梗,當嚴懲不貸。”
李適之咳嗽一聲道:“啟奏陛下,此事是臣下的命令,不準安祿山的請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