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此,此事也或許將是自己的一個轉折點。一旦自己重建南北衙禁軍,其結果將大大不同。禁軍重建成功之日,便是自己聲望水漲船高之時。到時候自己手握禁軍,誰還敢對自己不敬?
然而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如何才能完成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自己單槍匹馬肯定是不成的,需要拉個得力的幫手才成。
韋見素是不行的,這個人太過圓滑,兩頭討好,不肯得罪任何人。而且也讓人不太放心。最好是一個連王源都不敢輕易得罪的人跟自己搭夥,那麼事情受到的阻撓便會小很多。而這樣的人在成都目前倒是有一個,隻是需要自己去說服他,推動他,一旦他同意和自己攜手做這件事,則大事必成。
想到這裏,房琯渾身血液沸騰,伸手咚咚咚的敲打著馬車的車窗。一旁的隨從開了車窗探身問道:“相國有何吩咐?”
“停車,掉頭。”房琯道。
“相國……還是不要和那老東西一般見識了吧,難道您還要去和他理論麼?”隨從勸道。
“胡說什麼?本相說了要去軍營麼?掉頭去散花樓北壽王住所,本相要去拜訪壽王。”房琯道。
……
通州城中,經過兩日短暫的休整後,八萬大軍已經整裝待發。王源的目標自然是長安城。
大敗叛軍固然可喜,但這隻是平叛的第一步。穩住了蜀地的局勢,可以讓王源心無旁騖的兵發山外,後麵的路其實還是非常艱難的。雖然王源想給士兵們更多的休整時間,但是時間不等人。叛軍敗退出蜀之後會回援長安,而高仙芝的五萬多兵馬就在那裏,一個不小心可能會遭受叛軍的前後圍堵,形勢其實很是微妙。
王源可不想讓高仙芝陷入叛軍大軍的圍剿之中,高仙芝一旦出了什麼岔子,那可追悔莫及。故而,除了派人送信給高仙芝,要他暫時不要迫近長安,注意自己的安全等待自己的大軍於他會師之外,王源還要求兵馬迅速整頓完畢準備出發。
五月初二日上午大軍開拔,奔赴山外戰場。八萬大軍攜帶者大量的重型器械,物資裝備,像一條莽莽巨龍鑽入了群山之中。
神策軍上下將士的心情是複雜了,離開蜀地去中原作戰是他們一直的夢想,但同時也是巨大的挑戰。但在蜀地作戰是一回事,去蜀地之外作戰又是另一回事。特別是這隻神策軍大軍,他們建立起來到今天,還沒有真正的出劍南和隴右兩道作戰過,不少人其實心中是沒有底的。
但無論如何,重任在肩,朝廷的希望寄托在這隻兵馬身上,人人都感到責任重大,絲毫不敢懈怠。
兩天後,王源接到了朝廷送來的聖旨。所有將領都被召集在一起跪接聖旨,當內侍宣讀完短短的聖旨之後,所有人的表情都是奇怪的,詫異的。原本以為這是一份熱情洋溢滿是溢美之詞的嘉獎聖旨,但字裏行間除了簡單的表達了陛下的高興之外,其餘的全是一些諸如不要掉以輕心,不要自傲,不要辜負朕的期望之類的告誡之語。這在一場大勝後是很難想象的。甚是連一件賞賜的嘉獎之物都沒有,給人感覺這份聖旨背後是陛下冷漠的表情和眼神。
王源麵不改色的接下了這份聖旨,微笑安排人招待傳旨的內侍。之後語氣輕鬆的命眾將各自回營做自己的事情。當眾將離去後,大帳內隻剩下王源一人的時候,王源慢慢的仔細的將那封聖旨看了一遍。突然一伸手,將它丟到了火盆裏,靜靜的看著升騰的火苗將它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