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不念浮生sama、李又猛、滄寒尋寶、cz林生、100個可能等兄弟的票。Ωヤ看圕閣免費槤載ノ亅丶哾閲讀網メ..kàn..)
攻城進入第三日。第三日的攻城更為猛烈,李光弼幾乎派上了全部的兵馬從上午巳時起便開始猛攻長安。近十萬攻城兵馬輪番不斷,潮水般的不斷衝擊著城牆和城門。
午後時分,芳林門一度被攻破城門,但在叛軍悍不畏死的猛烈反擊下,城門被奪回。數萬新募的長安百姓被逼著用*堵住了城門缺口,然後以泥包沙袋石塊將整座芳林門的城門洞全部堵塞,讓攻城兵馬無功而返。
城牆也數度被攻破,回紇士兵和唐軍登上城牆,叛軍在史思明的嚴令下拚了老命的死戰,芳林門西側的城牆幾度易手,但終於被叛軍抵擋住了凶狠的攻擊而奪回。攻城方因為投石車的損耗嚴重,士兵的傷亡實在太過慘重,所以即便李光弼紅著眼睛要不間斷的繼續攻城,但遭到了李瑁和乞紮納力的一致反對。終於在傍晚時分鳴金收兵。持續了四五個時辰的第三日的攻城戰也宣告失敗。
第三日的攻城戰之慘烈遠甚前兩日的攻城,死傷的人數也甚至超過了第一天和第二天的總和。攻城方的死傷人數超過了四萬餘人,守城方的死傷人數也超過三萬人。整場戰事從一開始便是不斷的死傷人數的兌換,戰場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絞肉機一般隆隆吞噬著血肉和生命。戰事結束後的黃昏,如血殘陽照耀之下,城上城下遍地是屍首,幾無立足之處。在長八裏縱深三百步的戰場上,人馬的屍體堆疊,地麵上的凍土都成了紅黑色。冷風呼嘯而過,讓血液都凝結成了血冰,在夕陽下反射出暈紅炫目之光。
即便是紅了眼的李光弼,也麵對如此巨大的傷亡而瞠目結舌。三日攻城,十六萬兵馬陣亡近四萬人,傷者六萬,其中近一半的傷者恐怕難以康複或者淪為殘廢。傷兵營地裏人滿為患,被拖回來的傷兵滿地都是,到處充斥著淒厲的慘叫和痛苦的呻吟聲。
李瑁大帳中,李光弼和乞紮納力又爭吵了起來。而李瑁則臉色蒼白的呆呆坐在椅子上,聽著兩人的互相指責。
“李光弼,沒見過你這樣攻城的,你這是完全不拿我回紇兵馬的性命不當回事。莫以為你們和我們簽訂了借兵的協議,你們便可如此不拿我回紇兵馬的性命當回事。我回紇的每一名勇士都是千金難買的戰士。你們那兩座城全部抵給我們,也難以彌補我們的損失。我的士兵隻剩下了五萬能戰,你告訴我,我如何交代?”
乞紮納力頭上的小辮子飛舞著,手臂揮舞著,口中噴著吐沫,高聲怒吼道。他已經顧不得禮儀,顧不得大唐的皇帝陛下在場,他隻想大罵李光弼的無能。他後悔的要死,悔不該在那天被李光弼的斷指行為所感動,當時自己應該自斷二指和他對著來,這樣便刻意不必答應他回紇兵馬全部聽從他的差遣全力攻城了。現在十萬兵馬死傷過半,自己恐怕沒法跟骨力裴羅交代了。現在可不是兩根手指的問題,而是頭上的腦袋的問題了。
李光弼卻也不甘示弱,他也正心情焦躁的很,聞聽乞紮納力又在耍橫,毫不客氣的便懟了回去:“乞紮納力將軍,你回紇兵馬死傷慘重,我大唐兵馬便安然無恙不成?我六萬兵馬如今隻剩下了一萬餘。這一萬人還是陛下的親衛兵馬,也就是說,五萬參戰兵馬幾乎全軍覆沒,你還跟我算這筆賬?你們回紇人是人,我大唐士兵便不是人麼?我還告訴你,今日之局麵便是你導致的。前日攻城你若聽我軍令,第一日便攻破城池了,怎還有這後兩日的慘烈?”
乞紮納力怒道:“你又來舊事重提,那還不是你們要招降史思明,才導致第一日攻城不力?要怪便怪你的計謀不力。怪你事前根本沒有謀劃得當。”
李光弼反唇相譏道:“你倒是會推卸責任,莫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回紇人的伎倆。你們說了借我們十萬雄兵,然而你摸著良心告訴本帥,你的十萬兵馬全是精銳麼?本帥領軍多年,什麼樣的兵馬我一目了然,你回紇借給我們的十萬兵馬中有一半是濫竽充數之輩。都是老弱殘兵和吐蕃降兵。戰場上貪生怕死亂跑亂叫攪亂局勢的便是你們這些廢物士兵。我們都知道,隻是沒有點名罷了。你還在這裏蹦高罵低的胡鬧,你們回紇人的信用低下,心懷鬼胎,不可與謀。”
乞紮納力被戳破了真相惱羞成怒,高聲怒道:“我們回紇人好心助你們平叛,卻被你們如此詆毀。不可與謀是麼?那好,咱們一拍兩散,我馬上帶著我的五萬兵馬離開,你們的事情自己去辦去。”
“你敢!”一個陰冷的聲音在兩人的身後響起。
李光弼和乞紮納力回過頭來,見李瑁麵如寒冰,臉色陰沉如墨,整個人散發出一股淩厲之感。和平日李瑁的溫和平靜的外表迥異。兩人感覺到了李瑁身上散發出的憤怒和陰沉,均吸了口涼氣。
“當著朕的麵,你們已經吵了無數次了,你們還把朕放在眼裏麼?朕是大唐天子,在朕麵前的不莊重便是死罪,你們是不是覺得朕根本就是個擺設?嗯?”李瑁緩步走來,一字一句的說道。
“臣不敢!”李光弼趕忙跪地磕頭,連聲告罪道:“臣失禮死罪,請陛下懲處。”
李瑁皺眉看了一眼李光弼,轉頭又瞟了一眼依舊梗著脖子抱臂而立的乞紮納力,臉上怒氣升騰。忽然間李瑁厲聲喝道:“乞紮納力,你這蠻夷,還敢對朕無禮麼?還不跪下。”
乞紮納力驚愕不知所措,他確實沒把李瑁放在眼裏,事實上整個回紇人都沒把李瑁放在眼裏。然而李瑁畢竟是大唐帝國的皇帝陛下,其身上自有天子之威。作為域外野邦之民,對於實力雄厚的大唐帝國的威嚴和崇拜一直存於心間,此刻竟然有些腿腳發抖,喉嚨發幹。
“你回紇人受我大唐恩惠多年,否則你們早已被突厥所滅。現在我大唐有難,本擬你們是因為心懷感激才出兵助我。卻沒想到,你們並無感恩之心。若不知感恩,跟禽獸何異?朕對你們已經百般容讓,甚至願意以兩座城池為交換條件,你以為朕不知道你們的心思麼?朕隻是不願對你們太過苛刻罷了。而你們卻非真心助我,十萬兵馬半數老弱,而且還不聽我大唐將帥號令。現在死了點人,便要吵著鬧著要帶兵離開。朕隻警告你一句,今日你敢率兵離開,你們回紇人便是我大唐之敵。待朕平叛之後,第一個滅的便是你回紇人,叫你們知道背信棄義忘恩負義的代價便是全族皆滅。朕也不攔你,你要領軍離開,那麼現在便給朕滾。”